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一是大幅降低了基金专业销售机构的准入门槛;二是新设了“增值服务费”内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第三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牌照”问题,有望改变基金的销售渠道格局。本文主要探讨《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颁布后对各个销售渠道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开始于1998年3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资本市场到货币市场、从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境内投资到境外理财的几大历史性的跨越,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成为我国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阳  李怀祖 《管理评论》2005,17(12):3-6
传统观点认为,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能够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本文利用股价同步度指标测度股价信息含量,借助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中美两国基金规模与股价同步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壮大并未显著提升股价信息含量,而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却加剧了股价的分化。本文认为,政府对市场的过分干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无法正常发挥职能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基金如何走出"边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闭式基金正处于“边缘化”状态我国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是从1998年3月发行封闭式基金开始的。短短五年内,封闭式基金发展十分迅猛,数量达到54只,基金份额为817亿份。然而五年的辉煌期过后,封闭式基金逐渐受到管理层、基金界和市场投资者的冷落,目前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管理层自2002年8月之后再也没有核准发行新的封闭式基金。虽然没有明文禁止发行封闭式基金,但此后管理层核准发行的全部是开放式基金,“重开放式、轻封闭式”的政策导向十分明显。基金管理公司的资源严重向开放式基金倾斜。从1998年到2002年,基…  相似文献   

5.
投资基金与专家理财——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国内封闭式基金的相关特性。对于2001年前上市的33只封闭式基金与同期证券市场从收益与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得到:33只封闭式基金其收益率的均值与同期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无显著的差异。基金不能给投资者提供超过同期市场平均收益的回报;基金的管理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构成投资组合时,更注重的是对投资风险的控制;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基金的管理者同样不具有预测证券或证券市场未来变化趋势的能力;33只基金其业绩总体上不具有持续性;投资基金不具有“专家理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去年3月底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又添了一支新军——证券投资基金。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已经走过了130余年的历程,但是对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而言,却是一个新生事物。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证券投资基金是金融信托的一种,由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方式募集),然后交由专业性投资机构管理,投资机构根据与投资客户商订的投资最佳效益目标和最小风险,把集中的基金适当分散于各种证券。获得收益后,由原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而投资机构本身则作为资金管理者获得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基金市场现存问题1.投资者还没能正确认识基金。现在许多的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投资股票,因为后者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高收益;或者认为投资基金不如存款,因为后者安全。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程度都略低。它是一种介乎于股票和存款之间的投资品种,并且注重长期投资成效。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其净值增长率超过股市,分红超过存款,达到了预期操作的目的。但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内居民金融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较低。2.制度缺陷。首先,在缺乏卖空机制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极大地制约了证券投资基  相似文献   

8.
马建勋 《经理人》2010,(1):106-107
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来看,机构投资者始终是市场的中坚力量。自1998年金泰、开元证券投资基金设立开始,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导方向。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60家,管理资产2.7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532支,资产规模2.3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从1996年开始引入机构投资者到目前来看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我国机构投资者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就目前来说,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资金规模上都还存在一定的落差,这也正是我国机构投资者一直不断努力的发展目标,在国家 “超常规,创造性”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政策下,形成了现在的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机构投资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稳定的影响及一些造成市场不稳定的原因着手分析,以来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和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投资基金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发展投资基金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投资基金中的“老基金”将逐步得到规范,投资基金的数量将得到不断增加,投资基金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封闭式投资基金的发展将与开放式投资基金的发展并重,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也将得到发展,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将明显增强,有关投资基金的法规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关键词##4投资基金;;发展前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封闭式基金相对业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泽县  刘斌 《管理评论》2003,15(12):17-21
本文针对基金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将DEA思想引入我国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建立了基于DEA的业绩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22家封闭式基金2000年至2002年间的相对业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目前证券市场环境下,多数基金处于无效状态,基金业绩不存在明显的业绩持续性和规模效应,但投资风格与业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绩效表现好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未来绩效表现是否也会好?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是否持续?这个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的关注.理论界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有效市场假说预言通过研究现有信息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这可以推论出证券投资基金无法持续创造好于大盘的收益率.实务界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大量的投资者倾向于购买在过去绩效表现比较好的基金,卖出过去绩效比较差的基金.这种投资行为是否理性?如果基金绩效持续,那么这种投资行为就是理性的.本文针对中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2001年1月1日~2004年5月31日期间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不能认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普遍具有绩效持续效应,但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大约1/3左右的子区间表现出了绩效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大众心里,投资基金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概念。但是,当银行利率连续下调、股市行情愈难捉摸时,经济界的专家们想到了作为大众化投资工具的投资基金,百姓也切盼投资基金能尽快走进自己的生活。投资基金亟待认清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广泛汇集大众投资者的资金,委托专门的投资(股票)机构进行各类投资与管理,然后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债券持有人的一种制度。投资基金在美国称之为共同基金。互惠基金,在英国和香港称为单位信托基金。其基本做法是:由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受益凭…  相似文献   

14.
<正> 97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在成熟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投资基金作为现代投资银行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  相似文献   

15.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华  廖小荣 《管理学报》2005,2(5):542-545,550
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引入到基金业绩评价中,以基金本身为参照物对各基金业绩进行横向比较,避免了整个证券市场环境,也包括经济、法律、政策环境等系统因素(外生变量)造成的影响.用DEA对2002年度我国46只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对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对DEA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刚  董雨  张伟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273-277
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是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自由交易,其市场价格相对于资产净值将产生溢价或折价.#本文通过引入噪声交易理论对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定价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封闭式基金的现实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基金的溢折价体现了投资者对基金未来表现的预期,而目前我国封用式基金出现折价的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99年底前上市的20家证券投资基金的净资产值数据为样本,运用独立性检验、自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切实、中肯的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中国置业基金”问世以来,我国投资基金业已取得了辉煌成就,到1996年12月底止,全国相继已有上百家各类投资基金设立,其中有近50家在不同层次集中交易场所挂牌上市,并且交易相当活跃,如在上交所挂牌的“沈阳富民基金”,1995年底的成交金额与199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1倍!但是,在投资基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投资基金认识存在偏差、基金设计不合理、政出多门及管理体制不顺等等。而产生前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投资基金立法严重滞后。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从立法入手,本文试图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王颖 《经营管理者》2011,(9):177-178
证券投资基金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商业信托,基金管理人负有忠实义务,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代理法律关系以及管理人对忠实义务的违背,往往会产生利益冲突交易。利益冲突交易本身是中性的,既可能产生正面效益,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应当对其给予合理的适度监管。我国目前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交易的法律监管还不尽完善,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以保护基金投资人利益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交易法律监管的几点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名牌公司丰田,目前是仅次于通用、福特的著名汽车公司。它1937年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历四代领导一棒接一棒,产品占全球市场10%,真正做到了“有路必有丰田车”。与我国很多企业只有10年的寿命相比,丰田为什么能历经60年仍充满活力旺盛不衰?就因为丰田制定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这套制度被誉为“丰田生产方式”。如一台机器停了下来,丰田公司的员工怎么做呢?他会这样找问题:“为什么机器停了?”(原来因为超负荷,保险丝断了。)“为什么超负荷了呢?”(原来因为轴承部分的润滑不够。)“为什么润滑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