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进行文学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而巴蜀文学研究,可谓是这一热点中的焦点.谭兴国主编的<蜀中文章冠天下巴蜀文学史稿>[1]和杨世明的<巴蜀文学史>[2]均是对古代巴蜀文学所做的通代性研究,但作为古代巴蜀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宋代巴蜀文学,虽才人辈出,成就卓然,对其所做的研究却十分薄弱.祝尚书先生撰写的<宋代巴蜀文学通论>[3](以下简称<通论>)系统地梳理了宋代巴蜀文学发生、发展、衰微的历史进程,为宋代巴蜀文学研究填补了空白,可称为巴蜀文学断代研究的拓荒之作.其拓荒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解析<唐大和上东征传>、<延历僧录>等史料中对鉴真东渡及当时日本入唐僧的历史记载,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文化事件的影响及有关人物在宏观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命运,同时结合现代历史小说<天平之甍>中对鉴真及其周边人物形像的现代阐释,考察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反映,对于现代人在理解历史人物鉴真与当时日本入唐僧形像方面的视角变化及其现代意义会有许多帮助.  相似文献   

4.
<唐六典>根据唐玄宗的意旨编撰而成,对唐代及后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书详细地记载了唐代前期的设官分职以及唐以前职官制度的沿革,对于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唐六典>成书问题,重点分析<唐六典>成书时间、书成于何人之手及成书历时较长之缘由这三个方面,认为<唐六典>书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由李林甫进御给唐玄宗.  相似文献   

5.
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人侯继高,世袭指挥同知,历任把总、副总兵、总兵、都督佥事等官职,先后镇守广东、浙江等地.侯继高在任职期间,除了履行其巩固边防、防倭抗倭将领的职责之外,还积极笔耕,写下了<游补陀洛迦山记>、<补陀山志>、<全浙兵制考>和<日本风土记>等著作.其中<日本风土记>以五卷的篇幅,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日本当时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学、风俗、人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是今人了解和研究明朝人认知日本程度的颇有价值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的明治日本认识,不仅成为他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变法运动指导思想的主干.本文通过对清末摄取明治日本知识的概况、康有为获取明治日本改革思想的渠道,以及康有为编撰<日本变政考>时具体使用的日文参考读物等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康有为提出的"以日本为师"的口号,规定了中国近代变革运动的一大方向,意义深远,但由于当时有关明治日本研究的资料严重不足,加上浓厚儒家传统背景的重压,以及语言理解上的限制等,康有为对明治日本的把握,和当时的清朝官僚和其他知识阶层一样,依然处于零碎、肤浅的层面,不宜评价过高.  相似文献   

7.
清末留日学生译书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关史料证明,清末留日学生注重对欧美及日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书籍的翻译,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取向的产生,既是中日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清末留日学生译者群体文化倾向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西周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开始,到"中华民国"近代土地产权制度建立为终点,重点放在对清末民国的近代土地产权制度的阐述.分别从三个时期:清末时期(1900-1911年),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来展现中国近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通过对古代历朝历代的法典、<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大理院判决例全书>等具体法典条文的分析,从中国近代土地制度角度来反映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跻春台>是清末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书中大量运用四川方言俗语, 是近代汉语研究的珍贵资料.书中一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及映于贵州省安顺方言中.文章着重考释书中存在的安顺方言,试图从侧面挖掘并客观地以书面形式保留当今的安顺方言.  相似文献   

10.
大慧宗果禅师是宋代临济宗著名禅师,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在其生前及去世后,有多种版本的语录存世.本文概述了<大慧语录>的编辑情况,分析了<大慧语录>的别本、选本、全本三种型态及其相应的著作.文章最后描述了日本所藏汉文佛教文献目录中关于<大慧语录>的记载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