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法律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在本刊主持了两期“法学中国化”的栏目,发表了十余篇笔谈文章,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我们认为,关于这一命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需要作长期探索和深入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思索,我们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作为法律的价值追求。和谐所能容纳的内涵,也许不只是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平等、效率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不具有和谐的宽广胸怀,它们与和谐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西方社会科学中的任何概念都不像和谐这样显得博大精深。和谐能包容西方法学所倡导的各种法律价值,但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概念。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能显示法学中国化的概念。因而我们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就这一命题继续进行讨论。和谐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向中国整体性文化的回归,这正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优势。我们已引进西方法学的许多概念,都可以涵盖在和谐的名下重新探讨。从现在的报刊文章中我们看到,各个学科的人士都在谈论和谐社会的建构,涉及问题的各个方面。所以,以建构和谐社会为契机,在和谐精神的指导下,可以加快法学中国化的进程。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需要方法,借此东风,我们也可以使法律方法论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法律方法论是建设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是值得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山东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今年继续就“和谐社会建设、法律方法和法学中国化”展开讨论,欢迎各位同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我们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需要以法律整合把社会中多元化的不和谐因素转变为建设性的综合体,使多元化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价值主体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存、共进步和共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同时,和谐社会又能够使多元化因素及法律整合增显价值。因此,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法律整合对于和谐社会的效益性和持续性价值、以及和谐社会对于法律整合的增值性促进等方面入手,论证了和谐社会与法律整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法律方法与和谐社会有共同的建设目标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达到这些和谐目标,就需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利益冲突。当今中国社会,利益分化明显,社会矛盾尖锐突出。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于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从而协调现实生活中的不和谐状况,“把矛盾控制在社会变迁的可承受范围内”[。1](P5)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制度化地控制与解决社会纠纷,不能在制度框架内消解社会矛盾,那么,社会的矛盾就不能依靠正式法律制度去化解,而可能采取非制度化的方式甚至是暴力的手…  相似文献   

4.
从法学角度分析,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法理意蕴。在现代和谐社会中,法治既是其首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动态发展均需要法治作为保障。为此,本刊以"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为题,特组织国内几位法学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笔谈,以期能为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热点话题提供一个新的观照。  相似文献   

5.
我国侵权法律选择方法与规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二秀 《学术研究》2012,(10):61-66,88,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一大进步,其中关于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定更是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新法中有关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选择方法与法律选择规则的融合以及法律选择规则的细化,也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然而,新规定还存在确定性不足、法律选择方法的运用不明确、与其他法律的规定不协调等需要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高级层次。但,和谐社会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法律的规范、道德的推进和文化的培育。这是我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资源配置论》中阐述过的一种观点,在这里以结业论文的形式提交给党校。  相似文献   

7.
“和谐”作为一种理念由来已久,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所论述;古典自然法理论也以其天才的设想和完备的论证使后来的法学家们孜孜以求。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以“和谐”为理念、以古典自然法理论为依托的。当自然状态被赋予“和谐”的理念时便成为新的自然状态,取得新的形式——和谐社会;当自然法被赋予“和谐”的理念时便成为新自然法,并以“和谐”作为基本的法律精神。现实社会以及法律自身的矛盾涵养了新自然法和谐社会中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8.
人在历史之中。无论作为类的人,还是作为个体的人,都和历史交融在一起。因而,人命中注定地漂浮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之中,无可逃避地要对自身历史进行思考、想象,不仅反省过去、思考现实,同时,也筹划未来。雪莱说,“啊世界,啊人生;我在攀登它的顶峰!”自由主义反对“人为”地设计历史,强调历史的自发性,但是,这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设计。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无疑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人们普遍的历史叙事欲望,“和谐社会”正是这种历史叙事的理性结晶。由于新的生存空间的开拓、新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意识的介入,有关“和谐社会”的历史叙事,也许要比以…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宪政层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评价和保障的法治社会.在当代社会,政府的法治性是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关键,公共权力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强化对公共权力的法律控制,保证其取得的合法性和行使的规范化,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法治的促进与保障,在和谐社会与法律供给的共生互动逻辑关系中,和谐社会所包含的身体与心灵、个体与社会、国内与国际、人类与自然、规范与价值等方面的和谐要素,需要法律能够提供满足个体身心的和谐、协调利益关系的和谐、促进世界关系的和谐、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及聚合价值体系的和谐等多维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文章从物质基础、重要保证、精神支撑、活力源泉、关键所在、根本保障六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律对社会冲突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平 《齐鲁学刊》2006,(2):146-14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最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协调;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和兼容性.在我国,尽管法治建设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并为和谐社会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法治建设仍需要通过合理协调国家、社会团体、私人等各种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目前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均衡现象作出必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原则,是和谐社会构建对行政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公正为基础的市场导向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发展的核心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能够得到保障和满足的社会。人权是人依据其自身的本性和尊严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人之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并不可剥夺的权利。建立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保障人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一直是法律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各项制度所应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重大目标。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尤其应该以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应该把公平正义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以此来带动和推动其他社会制度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的实现,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道德选择有利于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而应通过加强道德环境建设、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等来引导个体道德选择。从根本上说,应遵循由外及内的逻辑理路,对人的道德选择进行引导,不断提高其自觉、自律意识,强化其责任感,从而实现自由道德选择,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