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运输业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民航运输业以其自身的优势,极大丰富了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给民航运输业带来大量运输需求,促进民航运输业的产品升级。面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利益矛盾等问题,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完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职能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协作能力、合理规划航线网络布局、强化人才培养等,进一步加强民航运输业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海洋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海洋产业也呈现集聚化发展的趋势,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采用区位商指数对浙江省的海洋产业集聚度进行了计算,之后,通过实证的办法验证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对浙江省海洋产业持续集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些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四川省2003~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相关性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的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相似文献   

4.
陈继武 《经营管理者》2013,(23):111-111
房地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正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经济社会为房地产业提供发展的肥沃土壤,而房地产业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两者具有不可瓜分的关系。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房地产业具有区域性特征,为此我们协调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将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在了解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互相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全面评判,为两者的共同发展寻找协调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要求政府转型。现实需要是推动政府转型的强大动力。政府转型是政府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自身的变革,以适应社会环境变迁并与之保持新的平衡的过程。政府转型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既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有改革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要总结中国政府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审时度势,英明决策,推动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改善党的领导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两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问题的提出:未来 中国的天堂地狱之争 吴敬链先生曾经常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语来表达对当前中国改革的看法: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很快就要上天堂了,我们也要下地狱了。其谓天堂,就是说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市场化、法制化的国家;其谓地狱,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改革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当前的中国或许就处在这样一个交叉口上。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文献中系统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是邓小平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在30多年后的今天,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难以让所有人感到满意,甚至备受批评。很多学者也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滞后性的命题。站在忧患意识的视角看待这些批评,不在于肯定批评者的非理性,而在于要让他们在释放心中不满的同  相似文献   

9.
废除封建的土地关系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履践了一条“之”字形的轨迹,即从五十年代的合作化,到八十年代的包产到户;再由今天的土地承包到“新农合”(通常专指“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我这里是借用,泛指当前农村各种组织形式的联合经济)。  相似文献   

10.
红叶 《领导文萃》2010,(20):38-39
首先.应当怎样评价清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不能把这类导致当权者下台的改革,看作是“失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前30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那么后30年改革则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的精神开展制度反腐,恢复和重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制度反腐已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金石。33年的反腐败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所造成的缝隙,恰是腐败滋生蔓延并易发多发的生存空间。展望党的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历程.在紧迫的政治环境下,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并借鉴了诸多的改革途径.本文从党的建设的视角,运用历史和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党内民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突破口作用,并藉此探索政治体制改革背景下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何晓 《管理科学文摘》2011,(27):124-12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相互促进,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使之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提出了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今年,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改革举措将会被优先推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道出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动因.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跳跃式的发展,科技与知识越来越主导着我们生存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萧功秦 《领导文萃》2010,(20):37-38
一般而言,政治体制改革超前与滞后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个人认为,清末改革的失败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改革一样,都是属于政治超前型。实际上,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来看,当时的筹备立宪改革由于日俄战争的影响而提前发起,确实是过于超前了。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展比较缓慢,法治建设遇到重重阻力。而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体制内的一些干部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抵制”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相较此前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提出要深  相似文献   

20.
洪珊瑚 《科学咨询》2007,(23):40-41
在传统修辞理论中,转喻和隐喻被当作修辞格来看待.而现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则认为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它们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转喻涉及同一个认知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基于事物之间的临近性(contiguity),着重于自身的特点;而隐喻涉及的是两个不同的认知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根据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resemblance).但是,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是标量的,不是离散,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连续体(continuum),转喻一隐喻连续体存在着一个模糊的、交错的中间地带.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试图通过引证分析转喻与隐喻之间存在着的这种既紧密又复杂交错的互动关系,说明转喻在人类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