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区经济增速下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逐利执法行为再次浮出水面。结合舞弊三角理论,从借口合理化、机会和压力三个维度分析执法人员逐利执法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以发现:执法人员作为公共人和社会人的角色冲突,以及其通过有利比较和责任转移而实现道德推脱,是其实施逐利执法行为的个人因素;执法机关的强势地位和社会监督力量的不足及传统宗族观念的影响,是其实施逐利执法行为的环境因素;“晋升锦标赛”、执法部门财政预算不足等,是其实施逐利执法行为的制度因素。因此,禁止逐利执法行为必须从个人、组织、制度三个层面入手,逐级瓦解逐利执法生存的现实土壤。在微观层面,要以增加违法成本的方式来抑制个人逐利执法的冲动。在中观和宏观层面,要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组织运行机制改革,铲除逐利执法存在的制度性土壤,如加快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理性预算制度、改变领导干部晋升模式、推行行政诉讼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杜丽荣 《经营管理者》2013,(20):195-19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求有法可依,而且还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深化司法改革,保护合法权利,发展中介组织,切实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航运大国,海事政务受理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应该公开公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规范海事政务受理中的执法行为,有效保障海事政务受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使公众的合法权益:知情权、参与权等得到保证。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海事政务受理的现状及其其中的法律问题,给出好的措施,以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法律规范效力是一个“应该”的、相对静止的概念,是指法对其所指向的人的约束力或强制力,是对法律“生效”这一立法节点后的法律特征描述,法律实效是“实然”,是法律实施后法律与现实社会结合程度的描述,是人们实际上就像根据法律规范规定的那样行为而行为,规范实际上被适用和服从,是对法律实施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天下无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行政执法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之一,也是所有行政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行政执法,那些固定于纸上的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并在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形成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才能保障国家政策的实现和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是行政执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何峻 《决策探索》2013,(7):65-67
如何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公安执法实践中,规范和改善公安执法行为,增强公民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的自觉性,实现和谐执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盐城市公安系统在公安执法实践中大力推行"说理执法"新举措,实行执法理念和方式转型。盐城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有益  相似文献   

7.
卫生执法是社会卫生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卫生执法文化是特定领域内卫生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法治文化在卫生执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卫生执法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内容,具有时代性、人本性、法治性、技术性等特征,能够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实践表明,档案管理是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识别系统对卫生执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工作对卫生执法文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的出台,既是对收费公路权益转让行为的法律规范,也是对此过程中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规范。从法理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收费公路权益转让中出现的行政执法问题,对加快行业自律制度建设,提升行政执法主体在收费权益转让中的执法效能,进而更好地促进收费公路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它法定组织代表国家行使统治权的行为,也是国家管理的一种手段.但这一手段在依法治国前提下,必须是法律手段,即行政管理的法律化.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政府真正的生命",行政立法无论怎么健全,如果不能严格地去执行它,就不可能实现法治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徒法不足于自行".有了较科学的法律,还要人们来严格执行.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法治的实现只能是痴人说梦.当前,在我国行政执法领域里,严格执法,首先要求的是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起法律的绝对权威,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去行使行政权力.严格执法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依法",又要求必须"依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近几年呈不断扩大趋势。但是,由于其保护和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环境保护行政立法的滞后,所以存在着大量需要进一步健全的法律问题。本文将从分析现行保护区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旅游区保护,群众参与立法等几个层面论述其法律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的保障机制包含法律法规保障、资金保障、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用户隐私及互动沟通保障、信息素养养成保障、信用与行为管理保障、人才保障等层面,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是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义务规范配置活动进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佳燕 《经营管理者》2009,(24):270-270
传统公司经营理念受到质疑,"公司社会责任"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应运而生。本文对"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现机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郑利红 《经营管理者》2011,(3X):310-310
公民的个人权利意识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强,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就必然要求社会各个领域承认和尊重人的权利。对于法律来说,要充分发挥法的功能,就要使法律的施行充分关注人本身,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目标。在法律领域,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法律的人性化,并对法律人性化的涵义做出了准确的概括。一般认为,所谓法律人性化是指法律必须与人性相协调并尽可能以温情的方式得到施行。本文重点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分析了为何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温情法律,以及实现法律人性化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7,(8):12-17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好理想,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永恒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现代和谐社会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更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组织、调节社会关系和调整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吴玮 《管理科学文摘》2011,(25):144-145
当具有法律解释权的机关未对法律规范作出解释,或者作出的法律解释过于原则化时,行政执法就出现法律解释空缺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行政执法效率,无解释权的行政执法主体通常需要以自己的理解对法律规范作出非正式的解释并运用于执法。无法律解释权的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非正式解释只是对它在性质上的一种基本定位,它绝不是有权解释,而只属于一种不同于一般学者或公民的学理解释。行政执法主体的非正式解释对行政执法有·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是否合法与合理的问题,需要加以控制与监督。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应当对行政执法主体的非正式解释进行合法与合理性的司法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司法处理。  相似文献   

16.
应松年 《决策》2004,(12):12-13
现代法治政府的标准是,通过行政诉讼法,以及更基本的法律和公民的权利,来规范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电视调解类节目不断涌现并迅速走红后,由于其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其所具有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价值也引起专家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以电视媒体为例,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调解的功能和做法,寻求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公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来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一、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概述
  国内学者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模式设计上,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和微观方面的“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强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1“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则强调要从公民个体层面,将相关的法治理念和精神诉求深植于公民的人格系统,形成一种内涵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文化,而后又将这些价值观认同或公民文化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模式。2笔者认为,无论是外生型还是内生型培育模式,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公众的认同,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及有效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认同是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认同是个体对规则本身的意义认知,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唯有认同“人”才会不折不扣地遵从和执行制度规范。因此,如何实现大众对规则的认同,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效率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应当通过行政综合执法权,规范执法行为,逐步实现对城市的依法管理和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政府带头守法,重要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这是依法行政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政府第一形象。法律是讲程序的,钉是钉,铆是铆,不能乱来。因此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法的程序意识,最大限度地压缩执法"弹性",杜绝重复执法、粗糙执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促使行政执法做到严格、  相似文献   

20.
法律存在的意义在于其被现实所运用,法律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实现其所体现的价值,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经济法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维护秩序、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找到经济法的实现途径,对于推动经济法的发展以致推动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们界定经济法的概念、加强立法、严格执法、秉公司法、布道传道宣传经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