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4,(17):45-45
《周礼》说:“以军礼同邦国。”可见自古对于军队之礼也是很重视的,包括邦国之礼、哀丧之礼、宾礼、军礼等,均由大宗伯执掌。宗伯是古代六卿之一,专门管国家祭祀典礼的。前面我们讲了,凡举行大的礼节仪式,都要用上等酒的。出征之时,也要用酒激励士气,以壮军威。酒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勇武的、悲壮的、刚阳的。战争从人的内心来说,是不受欢迎的,可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战争过程往往与酒有着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3,(6):42-42
主讲:珊丹(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一级艺术评论)这一讲,我们为大家介绍熟悉而又陌生的舞蹈种类——芭蕾舞。当我们看到舞台上一个个身姿修长、亭亭而立于高高足尖上的舞者,迈着从容的舞步,带着优雅的气质,委婉而优美的抒发着情感的舞蹈就是芭蕾舞。芭蕾舞蹈代表性的作品,是大家熟悉的《天鹅湖》《仙女》《天鹅之死》《胡桃夹子》等。我国芭蕾舞蹈早期的代表作品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草原儿女》等。  相似文献   

3.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3):45-45
陶渊明的《饮酒》确实如王国维所说,已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蔡宽夫《诗话》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其闲远自得之意,自若超然之外。而诗境之所以超远、缥缈、空灵,达到无我无物之境界。而陶渊明所追求的这种忘忧忘俗的境界,又常常于醉酒中获得,此诗中“采菊”即暗含一个酒字,况其诗本自出于《饮酒》诗大题下,诗全写酒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2):45-45
现在让我们先欣赏一下著名的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相似文献   

5.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1):45-45
诗人陶渊明内心的压抑更深,在他虽然也有“猛志溢四海,骞翮思远翥”之少年宏志,但到底“淹留遂无成”而不得不“终死归田里”。他所要求的只能是“复归返自然”,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采菊?他道:“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是用菊酿酒,过着远离尘世、忘情脱俗的返璞归真生活。  相似文献   

6.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19):45-45
罗贯中《三国演义》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那便是关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曹操是善于敞开自己心胸的,无论横江赋诗,还是阔谈英雄,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在酒后。请看罗贯中此处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0):44-44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韩愈则讲得更具体,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相似文献   

8.
《老年世界》2011,(6):42-42
出自《春秋左氏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三种人生,即“三不朽”。具体来说,立德,指“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立功,指救危除难,建立功勋;立言,通俗来讲即著书立说,言足可传记。三不朽,是三种至圣的境界,其中,立德为上圣,如尧、舜、周公、孔子;立功为次圣,如大禹、后稷;立言为大贤,如老子、庄子、荀子、孟子、管子、孙子及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  相似文献   

9.
诗酒杂谈     
浪波 《老人世界》2014,(1):40-41
诗酒结缘,形成中国特有的诗酒文化,说起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见诸文字记载,《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咏酒赞酒,如“君子有酒,嘉宾式宴以乐”(《小雅·南有嘉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小雅·楚茨》),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4,(8):43-43
酒,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属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释名》说:“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怿而味美也。”最早写作“酉”,字形上像一个容器,说明是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其味道很美,饮了使人心情激荡,兴奋而愉悦。到后来,酒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料,人们发现了它许多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于是其功用就发生了变化。如《汉书》中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福之会。”后来梁《春秋纬》也有类似的说法:“酒者,乳也。  相似文献   

11.
天问子 《老年人》2008,(10):38-39
《尚书》原称《书经》,也可称作《书》,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尚书》对于上古史的记载,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共58篇,各有篇名,记载了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历史。但整个《尚书》的历史记载,除了最后一篇《秦誓》以外,都没有年月记载。虽然如此,它还是从公元前21世纪的尧开始,依时代先后,把这一部中国的上古史留给了后人。  相似文献   

12.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5):46-46
儒家历代代表人物。孔子,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公元前479年卒。颜回,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九年)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公元前481年卒。  相似文献   

13.
忧患意识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往往通过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批评揭露错误或问题等方式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问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美)贾雷德·戴蒙德著,江滢、叶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贾雷德·戴蒙德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认真反思的智慧结晶。他尝试通过对人类社会兴亡成败的案例分析,让读者了解文明社会选择兴亡成败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8):41-41
终日勤勤恳恳,时刻警惕自己,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乾卦”第三爻领悟到的。“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乾卦”第三爻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一爻辞的意思是:君子终日奋发进取,夜晚也不懈怠,要认真回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因此境遇虽然不好,但无灾难。句中的乾乾是勤奋努力,惕是警惕反思,厉是危险,咎是灾难。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世界》2014,(11):43-43
中国不像西方,有着一种成为人们普遍信仰并能统慑全体观念的宗教,即天主教或基督教;也不像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那样,普遍信仰某一宗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自的民族信仰,在他们的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模式中,有着独特的宗教规范。而儒家与道家最早不过是一门学说,  相似文献   

16.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16):44-44
中国自古就提倡“礼尚往来”,这往来对于国与国来说,就是外交。《笺》:“进酒于客日献,客答之日酢。”看来酒在其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的确,凡外交礼节中,酒绝对是不可少的。它不仅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真诚,而且大大烘托了气氛,融洽了感情,增强了团结和友谊。外交活动中多设酒宴,就是人们充分地利用酒的这种作用。因此,酒在外交活动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时起着“先行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4):46-46
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六经古称六艺,就是孔子所指定的教科书一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在儒家地位上升后,这些教科书被尊为“经”。“六经”一词,首见于《庄子·天运》,然而直到西汉,也还是记载为六艺(见《汉书·艺文志》),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经秦火一炬,从此失传,六艺自此仅余其五。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儒学在武帝建元五年取得独尊地位,朝廷从此设立了五经博士,儒学从显学成为官学,终于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而经学也由此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22):42-42
贪得无厌遗臭万年,这一认识是学习《易经》“益卦”第六爻领悟到的。“益卦”是《易经》的第四十二卦。“益卦”第六爻的爻辞是“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一爻辞的意思是:上层贪得无厌,不肯给下层利益,因而得不到下层的支持。还有可能遭到攻击,长此以往,后果必然凶险。  相似文献   

19.
李霞 《老年世界》2011,(12):42-42
古代的车马 在古书上我们常见“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中云:“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在战国之前,车马是相连的。通常来讲,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所谓御车即御马,乘马也就是乘车。  相似文献   

20.
傑理 《老年世界》2014,(6):44-44
《易经》作为最早的文明典籍,不但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民族文化的先河,甚至是汉语的先声、民俗的总脉,对中国的儒家、道教、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等系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