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MSVAR模型分析1952年~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用bootstrap仿真实验检验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利用状态相依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简化解释MSVAR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状态转换的时点,可以明确地确定两种状态,即国内或者国际环境不稳定,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1;国内和国际环境稳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2。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动态非线性关系,在国内和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较长期的正效应;在国内和国际环境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不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并且具有比稳定状态时冲击影响更大、延续期短的特征。进出口贸易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原油价格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油价波动对我国一些重要经济变量,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油价波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经济指标变化的Granger原因。通过VAR(2)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不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但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通过对总需求的拉动及成本增加这样两条途径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内会使失业率增加;增加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整体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及我国的经济变量复杂多变,由国际油价、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这五个变量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总是与促进就业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注意到,近年来各国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从前。以亚洲为例(亚洲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菲律宾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被誉为至少15年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同年菲律宾的失业人口却增加了31.3万人。亚洲开发银行作过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3%,可以增加1%的就业岗位。而到了90年代,同样增加1%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却必须达到7.8%。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经济以4.3%的速度稳固增长,可是世界失业率仍保持…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9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化和城镇化的作用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化和城镇化的共同作用与碳排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边际作用较小,三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滞后性,当只有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化或城镇化的因素存在时,对碳减排是有利的,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人均水平也符合上述结论。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对中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美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决策探索》2004,(10):41-4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出现了难得的高经济增长、高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即“双高双低”.创造了连续100个月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1997年到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4.5%、4.3%、4.2%和4.2%:1999年.美国的失业率只有4.1%.为30年来的历史低点: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只有2.2%。也是10年来的历史低点。1998年~2000年.美国联邦财政出现了继1947年~1949年之后久违半个世纪的3年连续盈余。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美国政府大力推进政府改革、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对称性。但文章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出了非对称性,故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中国的非对称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9日,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在广州2003年物流世界年会上作了题为《全球供应链下的经济发展规律》的演讲。中国经济没有过热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有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质问。对此,萧灼基认为,中国经济没有过热。看待经济增长是否合理,要考察各项经济指标是否协调。衡量一个国家的增长情况有四个指标:GDP、国际收支情况、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我国2003年的GDP增长率为百分之八点多;2003年的国际收支情况总体是比较好的,无论是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都达到顺差,外资规模也超过2002年;2003年通货膨胀率大概是1.5到1.7,属于轻微…  相似文献   

8.
资源消耗、污染控制下经济可持续最优增长路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节能减排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将耗竭性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稳态的经济可持续最优增长路径.讨论模型的平衡增长解,并在平衡增长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经济可持续最优增长路径的必要条件,即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人力资本积累效率与时间贴现率之比应满足一定的动态关系.通过对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和模拟检验发现,消费跨期替代弹性、时间贴现率、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物质产品部门和研发部门的产出弹性、污染的产出和控制弹性对稳态下的经济增长率、污染排放增长率和资源消耗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狭义货币及其各组合分量的需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和狭义货币的需求函数.实证结果表明现金、活期存款和狭义货币与收入、价格水平、利率和货币化进程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之和,原因在于中国存在货币化现象,货币存量的增加除了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经济货币化的那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县域经济的增长差异非常大;结合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地理位置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业发展水平与县域人均GDP增长率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工业化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作用;城镇化发展能对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的增长发展世界瞩目,能源紧缺和CO2排放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为了研究我国GDP增长与传统能源增长率和新能源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分析出我国对传统能源的严重依赖性,也警示我们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急迫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影响抚养比的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分析得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影响抚养比的最主要因素,而失业率则是次要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抚养比呈正相关,失业率与抚养比呈负相关。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是降低抚养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黑龙江省1980~2006年的GDP与能源消费数据,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是非能源依赖型的。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曾宝兰 《经营管理者》2014,(32):193-194
一直以来,在讨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多大的影响时,人们主要侧重关注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忽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且是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即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进口贸易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转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肯定有结构问题,但从2010年开始的连续经济增长下滑,主要不是内部结构问题,而是外部结构问题。理由是,中国经济下滑的同时,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下滑,而且幅度更大。新常态这个名词实际上是美国华尔街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当时这些华尔街的经济学家认为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高、金融风险攀升等风险。从欧美经济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出发,构建包含数据要素的适宜性技术进步理论框架,采用二阶泰勒展开对多要素CES生产函数进行近似表达,根据Solow的核算方法进行经济增长率分解,系统考察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偏向性要素配置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理论研究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判定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要素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1)要素效率(投入)增长率变化与要素效率水平或要素禀赋结构水平是否一致。若要素之间是替代关系,方向一致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若要素之间是互补关系,方向相反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当方向一致时,可以通过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小选择适宜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方向推动经济增长;当方向不一致时,无论选择何种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方向都会抑制经济增长。(2)是否偏向效率高或禀赋丰裕的要素。对技术进步偏向而言,技术进步偏向效率相对高或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促进经济增长。对要素配置偏向而言,当要素之间是替代关系时,要素配置偏向效率相对高或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促进经济增长;当要素之间是互补关系时,要素配置偏向效率相对低或禀赋相对稀缺的要素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选择技术进步偏向效率高的...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十堰市积有实施大市场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运行出现新的转机,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1.77万元,增长13.5%,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计划的1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指标的101.4%;财政收入完成计划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计划9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均自然增长率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一年,也是加速发展的一年。为此,十堰市长赵斌提出全市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社会收入按可以口径增长8%;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相似文献   

18.
赵洋 《决策与信息》2010,(8):100-100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研究考研人数变化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考研人数关于失业率与大学生人数的回归模型,并发现考研人数的增长存在不合理的驱动因素,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是系统考察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比较匮乏。本文在一个引入市场化与不完全契约的内生增长模型中,从市场潜力角度考察了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力扩大会提高长期增长率,市场化改革则通过扩大市场潜力对增长率的正影响,而促进长期增长。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省份38个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发现这一结论显著成立;在控制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禀赋、FDI、市场竞争、多样化与专业化及变量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何煊 《管理与财富》2009,(12):20-20
地方财政收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以毕节地区经济运行数据为基础,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旨在强调地方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