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11月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至此,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建立起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时间为2007年1月1日,实施范围将涵盖所有大中型企业.本文主要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背景、特征及创新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AS)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CAS),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IAS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但国际趋同是一个动态、艰苦的过程,同时两个准则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因此本文对现行的国际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关联方披露的部分进行了对比,以有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两个准则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一致,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许多重要变革,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我们企业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行,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完成其建设任务,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及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会计舞台的重要成员,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新会计准则在原《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推动、跨国公司经营效率的推动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历史,指出尽管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实现了充分的趋同.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国务院财政部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其目的是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以此为切入点,在分析公允价值基本涵义的基础上,揭示该准则颁布的主要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探讨我国近年来运用公允价值遇到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市场条件、公允价值信息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问题等。尽管如此,公允价值在我国依然得到重用。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执行该准则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保险会计标准共有三个,其中《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适用于非上市保险公司,《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适用于上市保险公司。国际保险会计准则主要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3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本文通过对国内保险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正与国际准则趋同,但在某些专业判断和实施细则方面仍存在差距。这些差异正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需不断讨论完善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会计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为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构建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本文对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的重点、难点、新旧准则的差异及衔接问题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执行新准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迫切要求会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统一和可比。本文通过回顾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简要分析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以及在国际会计准则实现本土化过程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婕 《经营管理者》2009,(17):216-216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许多新的会计理念和处理原则,是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步伐,本文阐述了我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准则从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新准则的变化及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志雅 《经营管理者》2014,(26):197-198
随着资本全球化流动进程的加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主要历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我国在会计准则趋同中的最新动向,结合我国在国际趋同中的经验与不足,从强化经济利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议新法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进一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财务通则》由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执行,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我国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意味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有望得以实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企业在利润核算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国际惯例的趋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考虑了国际因素,也考虑了我国特殊国情。本文就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方面进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发现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就无形资产的规定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依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新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对有的规则有些疑惑之处,本文就以企业长期借款利息计提的账务核算为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突破了传统会计理念——收入费用观的束缚,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会计理念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本文阐述了资产负债观的理论内涵,并对其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拉开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序幕。2012年5月17日开始已陆续发出8份征求意见稿,开始了更高起点的新一轮趋同浪潮。本文立足于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征求意见稿]》,从意见稿的背景、内容以及其预期的影响等多维度来解析意见稿的前因后果。并且就该意见稿所体现的准则变迁与国际化趋同展开初步探讨,最后评析和提出未来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是199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1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法律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准则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进行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这些国家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年摸索、总结的成果.我国会计准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应当借鉴这些概念框架中的合理内容,在基本准则中加以体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正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20.
商誉经初始确认后,其后续确认与计量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国内外理论界几种主要的观点分别进行论述;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的商誉会计处理正逐步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