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宗教的表现和影响颇为复杂。一代伟人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作为为中华民族直接的解放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领袖人物,他对宗教的认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世界观,而直接影响着他所领导的革命活动、政党建设、国家的政治纲领和政策方针,值得注意。本文旨在探索孙中山对宗教的认识及观点,希冀对孙中山思想体系的评析有所裨益。一、对西方基督教精义的取舍孙中山于“1883年年底,在香港,和同乡好友陆皓东到‘纲纪慎会’教堂接受洗礼”①,成为…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认识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国民党人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与孙中山对这一问题的思想演进基本一致的,大致经历了建立联邦制国家、处于联邦制与单一制的两难选择中、倾向于建立地方分权基础上的单一制国家三个时期。孙中山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认识上的变化,是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变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的,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887~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学习。当时,被誉为香港“华人领袖”的何启正是西医书院的创办人。何启与孙中山的这段师生之谊,使孙中山受到何启很大的影响。孙中山曾说自己“受惠于何启之教”①。过去一些学者对此有所论析②。本文认为,何启不仅对孙中山早年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他甚至充当了代言人,而且“他的许多具体建议很快进入了孙中山的政治辞典”③。但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孙中山最终在吸取何启思想中的进步因素的基础上,摒弃其消极影响,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早年在香港受洗加入基督教,此后他虽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仍一直保持对基督教的信仰。但是孙中山对基督教义的认识、他所崇仰的具体对象前后却有甚大的变化。这种对西方宗教的信仰深刻地影响了孙中山一生的文化取向,显示出他摆脱中国传统文化束缚的力度。然而孙中山从来不曾同本民族文化完全离异,他的文化取向与宗教信仰经历了由重合到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试论民初孙中山在北京的政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8月孙中山第二次到北京,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与袁世凯的会谈,不能不说是大胆的策略应用;孙中山主持了国民党成立大会,国民党的成立作为历史演进的一个过程来看,有其积极意义;孙中山在民国建立伊始就提出要变农业的中国为工业的中国的目标,提出从修筑铁路入手以发展经济,还提出“开放主义”,引进外资,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孙中山出生于农民家庭。他于一八七九年十四岁时到檀香山,依靠他的大哥孙眉(字德彰)就读于意奥兰尼学校。孙眉于一八七一年到檀香山做雇工,后经营畜牧业发家,成为华侨资本家,所以孙中山本人也可以说是侨眷。孙中山于一八八三年入香港拔萃书院读书;一八八四年转学香港皇仁书院;一八八六年春入广州博济医学院附设的南华书院;一八八七年一月转学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长期受欧美的资产阶级教育,深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特别接受了美国林肯“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的思想,以后遂发展成为他企图创立民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论孙中山的民族观李永伦孙中山的民族观集中表现在其民族主义中,但二者又不尽相同。从理论上来说,民族主义是民族观的延伸和发展,而民族观则是民族主义的基点。所以,探讨孙中山的民族观,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而且也有助于认识其民主革命思想。本文想...  相似文献   

8.
自1841年起;香港就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强占之下[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广大港胞的心一直与祖国息息相通,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积极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同胞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支持和参与.一孙中山(1866-1925)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香港同胞一贯坚持的反侵略爱国斗争与这次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香港不仅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产生地,也是他及其战友建立革命组织、从事革命宣传、筹集革命经费、贮藏武…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整个一生,与香港有着很深的因缘。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长期与香港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香港,不仅是他革命思想的“启源地”,而且也是他开拓革命事业的“策源地”和“大本营”。 (一)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出生在距香港不到百里的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从17岁到28岁(即1883年—1894年)的12年中。在香港前后生活达9年之久。他在香港度过了中学和大学的青年时代。 孙中山的青年时代,正是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之间。在  相似文献   

10.
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其自身有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论述了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历史演进过程 ,将民权主义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 :民权主义初步形成阶段、民权主义深化阶段、民权主义新发展阶段。结合历史背景具体分析阐述了每个阶段民权主义的内容特点以及从资产阶级民权主义向革命民权主义发展的过程 ,深刻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主办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日至2l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各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论著无数,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文字也不少。但是,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实践中,考察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孙中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发展过程,讨论其变化和曲折。  相似文献   

13.
香港─孙中山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基地;香港工人阶级具有光荣的反帝爱国传统;香港在祖国的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时日的演进之中,有关“九七”和香港内地时政民情的报道越来越突出了,内地香港众多的媒体都推出了专题专栏报道,一批从业人员在为此奔波忙碌、尽心尽力。 “九七”临近,香港回归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事,人们迫切希望认识香港、了解香港。近年,中国内地的传媒纷纷增加了对香港的报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有别于自然演进的西欧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条件的回应。这种发生于两种文明和文化冲突之中的“后发型”现代化,就不能不存在一个对现代化的选择问题。这种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中国文化模式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进行这种选择的主体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天朝大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以极度复杂的心态开始了一个学习西方,以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说,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毛泽东,无一不在进行着这样一种选择。在这些选择中,康有为的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考察孙中山早期思想的发展轨迹。1894年以前,孙中山的主导思想是反满清。兴中会的创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形成。1903-1905年,他的民主革命思想臻于成熟,最后完成了从叛逆到革命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奋斗,探求救国真谛,寻找中国近代化道路,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全集》(1—12卷)则从一个方面记录了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理想和实践,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孙中山的一生育相当大的帮助,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一、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中国近代化所作的斗争。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近代化国家,是孙中山矢志奋斗的目标。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经历了一个从改良到革命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8.
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参访团到南京谒陵孙中山先生。近来,中山陵曾有的巨幅孙中山画像于抗战期间失踪及绘制者是“何须人也”,—时成了不少人的兴趣话题。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在1924年10月9日写给蒋中正的信是研究孙中山晚年的重要文献。孙中山在这封信中强调“以俄为师”,要全面理解这封信,必须对当时国民党内政治、思想、策略等方面的分歧作分析。孙中山“以俄为师”是真诚的,但对学什么又有自己的选择和考虑。他主要是主张学习苏俄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方法。他是以平等的心态去学习苏俄经验的,对苏俄的认识也并非那么单纯天真。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一八事变前后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与民族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事变前其边疆认识以蒙藏新为重心,将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等同,边疆区域范围的界定较模糊;事变后西北、西南边疆在其视野中地位开始提升,边疆区域范围的界定相对明确.民族认识上以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为基础,为现实政治利益的需要,忽视少数民族自身历史文化传统而提出宗族理论.与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同步演进的是其国家主权观念的逐步清晰,对中国从传统国家形态向现代转型,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抵抗外侮与民族分裂势力有积极意义.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局限性,其边疆观念与民族认识多以政治利益为出发点,在具体实践中并未彻底贯彻,宣传价值多于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