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学礼先生专事"汉字生命符号"创新学说的研究,其著作虽尚未出版,而影响已经很大——任氏的"新说"被一些教授、学者、作家和诗人推崇备至。如"南京师范大学中文教授、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审、《实用大学语文词典丛书》主编、《汉语大词典》主要编纂人员"余清逸在为任氏大著所写的序言中就说:  相似文献   

2.
释“读”     
《辞海》上对“读”的解释是:读,照文字念诵;阅看,默读。古籍上对“读”字也有一种解释:“读,抽也”(《毛传》)。“抽,犹出也”(《郑笺》)。古人认为“读”有抽绎之意,这个解释我觉得非常之好,道出了读书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释“兮”     
<正> 电视连续剧《诸葛亮》片头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倚,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歌者读兮作希。电视台的电视剧如《卓文君》和其他有关节目,凡古诗辞中的兮字,几乎都如此读。唱者吟者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灵活多变,不易掌握。研究它的人,对它们的译释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是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虚词之一,为了使我们对“其”的用法有个全面的了解,本文试图系统地探索一下“其”的用法特点,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释“峰朵”     
“峰朵”一词,我国台湾省的《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释为“峰上之木枝也”,引唐贯休《将八匡山宿韩判官宅》诗:“黛青峰朵孤吟后,雪白猿儿必寄来。”明李奎《游天竺寺》诗:“白云嵌紫岑,峰朵开芙蓉。”看来,这样解释还需再作探讨。“峰朵”之“峰”字无疑是山峰之峰,而“朵”是木枝吗?贯休的诗句“黛青峰朵”,用“黛青”修饰“峰朵”。“黛青”是青黑色,远山的色彩常常是这样的,近山的色彩就不会是“黛青”色的。可是远山上的木枝却是看不清楚的,只有近山上的木枝才能看清楚,可是近山的木枝是不可能呈现“黛青”色的。李奎的诗句“峰朵开芙蓉”,这句可以解释作“峰上木枝上开着芙蓉”吗?山上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怎么可以笼统地说森枝上开着芙蓉呢?实在令  相似文献   

6.
成语“一问三不知”,不见载于《辞海》(一九七九年九月版)、《辞源》(一九七九年版)及《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四年版),惟于《辞源》及《辞海》增补本(语词部分)载有“三不知”的条目,其释意虽已溯及其源,然仍欠完备。“一问三不知”,是妇幼皆知的口头禅。然辞书无载,或是因其太俗,不堪登大雅之堂,或是编辑的疏漏?恕我见闻谫陋,爰在治学程中,缀辑旧闻,今愿借贵刊一角,试释其意,冀补辞书之遗,以飨读者。“一问三不知”——《红楼梦》五十五回: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内外发展经济学家均把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释为市场经济①,把追求自己利益的人称谓“经济人”,并据此概述了斯密的“经济人”思路要点,②包括市场经济学说。本文认为,上述诠释、称谓、思路要点不符合或不尽符合斯密的本意。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本意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市场经济;《国富论》阐述了包括“经济人”在内的“利益人”行为模式;市场经济是“利益人”实现、发展经济利益,“富国裕民”的经济制度和学说。  相似文献   

8.
杜靖 《创新》2007,1(1):119-123
“太阳三足乌”图案是古代东夷内部两大集团——日部族和鸟部族——图腾徽志的合一,是东夷内部通过战争与婚姻整合的社会事实投入到神话传说中的结果。此外,本文一反释“日”为象形文字的说法,提出了“日”为会意字说,并对作为性秽语“日”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艳 《唐都学刊》2011,27(5):110-112
古代的蔬菜是农史、饮食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说文解字.艸部》所收"藜"、"莱"、"藋"为例,单看解释,三字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通过考察可知,"藜"是古人常食较粗劣的野菜,"莱"为藜的别称。"藋"与"藜"同类,其"灰藋"一词得名之由是因其叶背面灰白且植株高大,并非因"枝叶翘趯"而名。"灰藋"后世方言音变也称"灰涤"、"灰条"。  相似文献   

10.
哈佛大学所藏良渚黑陶上的符号试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首届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和论著84篇(本),它标志着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高峰。为及时反映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本刊特增加大量幅推出“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王昭 《学术交流》2002,(5):132-134
自从索绪尔创立了现代语言学 ,它已经从符号本位逐渐过渡到人本位 ,人这一语言主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传情达意的辅助手段也不尽相同 ,广义地说 ,许多文化现象和社会行为都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任何非语言系统在文化背景下传递信息 ,都可大致分成“集” ,“分解成分” ,“组合方式”三部分。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对于这一点,学术界正在获得越来越高的共识。然而人们忽视或误解这一原则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学者关注于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这当然是抓住了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主要特色,但如果把这一区分当做其语言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忽视符号任意性原则在其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还有的学者把符号任意性原则等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约定主义①,从而忽视了这一原则的创新意图。如果说,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看作索绪尔语言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想法还只是不合适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3.
扬雄《解嘲》盛夸汉疆域之广大云:“东南一尉,西北一侯。”汉设“西北一侯”以控制西域各国,“东南一尉”以控制南方诸越。但“东南一尉”究竟何指?设于何地?史籍记载颇有异同。《扬雄传》注引孟康释“东南一尉”为“会稽东部都尉”。查《汉书·地理志》载会稽郡所辖: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的方面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其中任意性指的是孤立地看单个的语言符号,其"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而非任意性则比较复杂,它又表现为三个具体特征,即限制性、约定性和临摹性,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把语言符号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而观察到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语言符号的不同特征,相互之间不具有矛盾关系.对语言符号各种特征的理解应具有兼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九歌·东皇太一》的最后一句:“君欣欣兮乐康。”关于“乐康”的诠释,专家的释意颇不一致。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译为:“你高兴,我们喜洋洋。”是只译了“欣欣”而略舍了“东康”; 文怀沙在《九歌今译》中译为。“神啊;你多么愉快而又健康;”是把“乐康”直译为“健康”。这是根据王逸的《楚辞章句》:“欣欣,喜貌。康,安也”而来的。我们知道,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有许多注释是错谬不可信的。 《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乐康”即此“康娱”。“康娱”连文,《离骚》内凡三见,学者多所论述,早已正王逸…  相似文献   

16.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对这段文字中的“能”字,统编高中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均未作注释,似将它作为常见熟字处理,而在一些较有影响的教学工具书中,则把这个字解释为“能够”①。 其实,将这个“能”训为“能够”是谬误的。它不是能愿动词而是副词。清代学者王引之云。“‘能’犹‘乃’也”,并指出“声相近也”②。意思就是“能”的意义和“乃”是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古音是相近的。为了证明“能”“乃”在一些情况下的同义,他援引了《孙子·谋攻…  相似文献   

17.
渠作为人工开凿的水道,一直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千年来,在"水到渠成"的理解与释义上一直存在误读或歧解,相应地也波及了对于"渠"义的正确理解。"水到渠成"的正确诠释应为"在人工开凿渠槽的基础上,成功地引入外部水源,形成水流场面。比喻条件具备之后,事情顺利成功。""水到渠成"所涉各类中外文辞书在释义上亟待明确或纠正。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学术交流》2023,(3):180-192
“戏中戏”手法在戏剧、影视、小说等多种媒介艺术作品中广泛使用,但“戏中戏”一直是一个界限模糊的概念。从符号叙述学的视角重新定义“戏中戏”及由此延伸出的“X中X”概念,可以发现,复杂“戏中戏”是一种自我指涉式的叙述分层——嵌套分层。根据主次叙述层之间的符号结构关系,嵌套分层又可细分为聚合式嵌套、螺旋式嵌套和连环式嵌套等三种基本类型。聚合式嵌套是将文本组合段上的多种可能同时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平行的嵌套结构;螺旋式嵌套的诸嵌入层间存在螺旋上升的缠绕关系,后一个嵌入层以前一个嵌入层为基础展开;而在连环式嵌套中,嵌入层和被嵌入层的边界逐渐模糊,人物跨越边界,不断出戏入戏,搅乱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区隔。嵌套分层为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作品带来时间和逻辑的悖论,造成现实与虚构的混淆,具有独特的符号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  相似文献   

20.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