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什么是帮派?百度里有这样一段解释:旧时多指因同乡、同行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小团体,现亦指在组织内部拉帮结伙进行非组织活动的小集团。帮派是个自古以来的顽疾,唐文宗曾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无奈慨叹,留给后人"朋党兴,政事乱"的历史警示。领导干部"入帮",不管动  相似文献   

2.
正朋党兴,政事乱。唐朝末年,面对牛李党的纷争,唐文宗发出了"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慨叹。此后出现的北宋新旧党争、明末东林党争、清末帝后党争,都反映出历史上的"圈子文化"一直是困扰封建官场的一个顽疾。"圈子文化"的形成与残存延续,与众多从政者的依附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至今天,在消极腐朽"圈子文化"的惯性影响下,这种"依附式"从政心态仍残存于一些从政者心中,并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值得认真研究。一、"依附式"从政心态的本质解读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官场中的"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圈子"本指"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作半径的封闭曲线",即圆,在官场中常用来指代因地域、兴趣爱好等结合成的利益群体。"圈子"由来已久,古时官场结成攻守同盟的朋党、乡党、同年等,其本质是一种利益联盟,利益是"圈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干部"小圈子"现象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过去的朋党、宗派那样严重,但其客观存在,影响深远。搞"小圈子"的领导干部,只图小集团的利益,而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不对人民的利益负责,不顾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诗豪"刘禹锡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学之士,在他的作品里,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政治家的气魄、胸襟与风范。我们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忧国不谋身"的胸怀、"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忍、"振臂犹堪呼一掷"的执着和"天使所长,不使施兮"的悲愤。刘禹锡的政治悲剧既是当时朋党之争的产物,也是他刚健不挠的性格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窦怀贞(?—713年),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睿宗、玄宗朝宰相,历任清河县令、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濠州司马、宰相等职。窦怀贞极擅长投机钻营、趋炎附势,早年依附于韦皇后,娶韦后乳母王氏为妻,被人讥之为"国家奶爸",后又攀缘太平公主,与之结为朋党,图谋废掉唐玄宗李隆基,最终政变失败,畏罪自杀。一、宰相之子,初入仕途政声满  相似文献   

7.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4,(11):91-93
正宋朝的"庆历新政"是从改革人事制度开始的,而断送这一改革进程的罪魁祸首,也恰是一起恼人的人事纠纷。在制定改革政策时,尽管改革派官员用心照顾了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但由于朝廷派出的按察使巡视各地时检举弹劾了许多无能、老弱、贪污的官员,且"恩荫"制度的改革,又使不少心怀侥幸的人失去了当官的希望,于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对新政进行诽谤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多,守旧势力和权贵们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关于"三顾茅庐"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是易中天先生依据《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等史书记载所推测的"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的说法,抑或是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里关于"三顾茅庐"的详尽描述,都肯定"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三顾茅庐"已被人们定义为重用人才、礼贤下士的千古经典。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为了赢得领导者信任而进行的政治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刘备为了凸显领导艺术、集聚人才而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戏。二者的博弈,才是"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下面,笔者逐一分析之。  相似文献   

9.
<正>官员在位日久,阶层便易固化——你升到哪一阶,他爬到哪一级,都像安钉子似的,固定了,非圈内不能进位,非山头不能占位,非派别不能分位。清朝自顺治至康熙,几十年间,朋党之固化,让一代雄主康熙都头疼:"朕听政四十余年,观尔诸臣保奏,皆各为其党。"不是同学不推荐,不是老乡不提拔,不是亲属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其他人哪进得来!  相似文献   

10.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地缘政治环境孕育了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生态,进而内生出了迥异于西方的"政治向心力"制度偏好。中国古代的朋党之争、三个华人社会的体制比较以及"明星村"治理结构的案例分析证明,"政治向心力"的制度偏好并非空穴来风。当代中国继承和发展"政治向心力"传统,必须与发展民主法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封建专制社会君臣关系的实质。在这种关系中,“臣”对“民”来说虽然高高在上、说一不二,但从根本上说仍是任君打杀的奴才走狗。在危机时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度地覆天翻的义和  相似文献   

12.
<正>《晏子春秋》有语: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晏子作为齐国的国相,每天上朝时,总是弊车驽马,车辆、马匹与职务十分不相称,看见令人觉得寒酸。一次,齐景公问他是不是俸禄太少,不够使用?晏子回答说,陛下恩赐的薪俸,不但足以养活臣下父、母、子三族众多家人,连诸亲好友也多多少少能照顾得到,所以,"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后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同学会、同乡会的组织,多有抱团取暖之意,大部分时候传递的是正能量,但有时也会产生负能量。南人北人之争,反映出用人方面在地域上的不公正倾斜。而地域性朋党如浙党、楚党、齐党、东林党的出现,则反映出各地域政治力量间的复杂较量。因科举而生的同年会  相似文献   

14.
正自唐末五代至北宋仁宗年间,中国政治舞台经历了一个由武人专政转向恢复文官体制、重建士大夫政治传统的嬗变过程。随着士大夫自我意识的重新崛起,传统政治中的朋党现象也日渐发展,并产生若干新特点,影响了宋代政治走向。朋党成为宋代政治突出现象从宋仁宗时期起,官僚集团中的朋党之争日益盛行。朋党问  相似文献   

15.
<正>"郎潜白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汉武帝刘彻退朝后,偶然来到郎中令官署,看到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官。武帝带着几分好奇问老者:"你是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得到升迁?"老者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姓颜名泗,在文帝时就入宫为郎,至今已历三世。文帝主政欣赏文臣,而我喜武少文;到了景帝时,他重视任用年长的臣属,而我当时相对年轻;等到陛下君临天下,又倾向起用年轻后生,而我已年近迟暮。"听完颜泗一番陈述,武帝暗动恻隐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官本位的传统的国家,“官面子”之大自不待言。面子最大、最威风十足的“官”,当然要数那些个垄断了第一人称“朕”(秦以前人人可用,秦朝开始为皇帝专用)的皇帝,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官面子大矣哉!从皇帝往下数,各级官员的面子也都大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曹操,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许靖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直以来,人们都将这句话理解为:曹操在国家处于和平稳定时期可以成为栋梁之臣,当国家处于混乱时期则成为枭雄或奸臣。这种理解是将这句话中"治世"、"乱世"都看做偏正结构,然后再和后面"能臣"、"奸雄"又构成偏正结构的双偏正短  相似文献   

18.
史载,大唐开元盛期,唐玄宗与其侍臣有段对话。臣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玄宗曰:“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李隆基所说的“天下肥”、“为社稷”,当然是指“国强民富”,他是否有这么高的境界姑且不论,但他所说作官的原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据宋史记载,宋孝宗曾抱怨伏节死义之臣难得。右文殿修撰张栻回答:"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意思是说,这样的臣子当从犯颜敢谏之人中去找。一个人如果平时连冒犯上司提意见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危难时刻舍生取义呢?孝宗又说难得办事之臣,张栻回答:"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不是这样的人。"办事之臣好懂,那么,何谓晓事之臣呢?  相似文献   

20.
从奴到臣     
正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的分水岭。"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安史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国内藩镇林立。而与此同时,在不经意中,唐朝的皇宫内部也在发生改变,最典型也最致命的便是宦官完成了"从奴到臣"的转变。以前,宦官仅仅是皇帝的家奴,现在,宦官已经从奴摇身一变成了臣!"从奴到臣"的发端,应该说是从李隆基时代开始。在李隆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