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间办公室中,或多或 少都有一至二位抱怨型 员工。他们对工作、公司,甚 至周遭的人都甚感不满,表 现出一副愤世嫉俗的模样。 对付这些抱怨者最有效的 方式是:少攻击他们的抱 怨,多和他们谈谈个人的工 作目标。让他们把焦点集中 在工作上,多想想未来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抱怨话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埋怨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狐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 "这事我不知道啊?"抱怨的人很少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认为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究竟哪些员工最受老板们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优秀职场人和一个普通职场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行动力。拿破仑曾经说过:"行动和速度是制胜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应该具备马上行动的正能量。步入职场的很多人都在抱怨工作累和辛苦,其实要想不抱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行动起来。毕竟,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如果你  相似文献   

4.
正职场总有这样的人,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下班聚餐,只要和同事们在一起,他就在不停地抱怨,抱怨老板,抱怨上级,抱怨同事,抱怨下属,甚至抱怨自己。我把这样的职场人称为职场"怨妇"。这里的"怨妇",并不仅指女士,也包括男士。职场"怨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抱怨别人;第二种,既抱怨别人,又抱怨自己。不停抱怨别人的人,相信我们在职场上都碰到过。在这种人的眼里,上下左右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5.
现实工作中,部分基层干部工作勤勤恳恳却难以令群众满意,任务层层压实却难以满足群众具体诉求,工作程序完整周到却引致群众反感,甚至尽职尽责、诚心服务却考核结果欠佳,呈现出"干部叫屈,群众抱怨"的工作怪象。事实上,引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供需"失衡,难以兼顾整体;协作不足,难以全面对接;标准不一,难以合理指导;挑战不断,难以充分应对;责大权小,难以彻底解决。想要破解"均不满意"的怪象,就必须明确组织具体职能、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完善基层资源配置、统一制定标准、完善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中级技术人才紧缺,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许多用人单位抱怨人才难觅,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却又普遍感到找工作难.这种学校"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形势的要求.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大专类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我们比本科学生少一年的学习时间,如何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是我们高职、大专院校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身在职场,不少人有身不由己的感觉,有时是陷入应酬不能自拔,有时是疲于开会苦不堪言,有时是遭遇"规矩"无可奈何,尽管抱怨烦琐、麻烦、自捆手脚,却被一个"都是为了工作"所掩盖。对此,笔者提出这样一种理念:不妨"简单一点"。  相似文献   

8.
赵强 《领导文萃》2010,(23):117-120
<正>我经常听到一些牢骚满腹的员工抱怨:"工资这么低,活儿却要干那么多,凭什么?""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薪水,这不过是一种利益交换。""工作就是为了拿薪水,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儿。"  相似文献   

9.
正1.抱怨:杀伤力最大,辐射面最广。抱怨是团队中最易传播、辐射最快最广、最具杀伤力的"负能量"。抱怨让自己和他人陷入负面情绪中,消极怠工,一个人会传染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会传染整个公司。2.消极:最易动摇"军心"。这种人往往内心能量比较弱,而且行动力不强,总是在瞻前顾后中蹉跎了  相似文献   

10.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5,(4):50
习主席提出的不敢、不能、不想,全面概括了反腐机制。如何让政策法规"落地",则是执行层面的核心工作。不敢是恐惧被动的力量,不能是主动选择的力量,不想是平静升华的力量。力量的层级需要逐步提升。从不敢的恐惧开始,逐步提升是一个上升曲线,体现领导人的智慧。——去年10月19日,光电产业专家耿立建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不敢"、"不能"、"不想"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00,(1)
“这件事总得有人做,嗯,就我来吧。我想我可以应付得来的。”办公室里有这种希望做得多,但又爱抱怨自己做得多的烈士型人物吗?他们工作十分努力,常常让别人觉得有罪恶感,他们神经紧张,感到压力沉重,也会让周围的人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1.用抱怨吸引注意力。每个人都难免向朋友倾诉,抱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不满,但是一两句就足够了。如果不停地抱怨,就只会让交流变得沉闷,让你变得无趣。2.只表达自己,忽略眼前对话。当别人表达观点时,你不管不听;而当别人询问你的意见时,你就滔滔不绝。这样只会让别人心生厌恶。3.一心多用的交流。即使你是个一心多用的高  相似文献   

13.
陈宁 《经理人》2004,(4):76-77
前房龙说:“当世界抛弃了你,而你又无法改变时,你才有权利抱怨。”可事实上,我们周围却有不少蹲在经理座位上,却以“抱怨”为工作常态的经理。并且,这样的人,在天马行空的营销领域,也一样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与一位做领导工作的朋友闲聊,他不无抱怨之意,认为自己做了许多工作,却不被人理解,甚至成了"受气包"。仔细想来,这实质上是涉及如何对待批评的问题。读了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对待批评的做法,深受教育。他曾说过:"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听下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15.
赵平 《科学咨询》2003,(11):32-32,33
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不少中国人开始享受生活的富足和稳定,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却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在一年中原本最鲜艳的季节中,人们感受到的却是恐惧与不安.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很多人明明说的是为别人着想的话,是对别人有帮助的话,却总是把好话说坏,以至于把人惹急。1.好话中夹杂抱怨。在鹰愁涧,菩萨让小白龙变成马给唐僧骑,但马上没有马鞍,于是唐僧让孙悟空去找条船。孙悟空说:"师父,你好不识时务啊。这荒山野岭的哪去找船啊?这马是小白龙变的,你管他有马鞍没马鞍,骑上他肯定能过去!"孙悟空一上来先抱怨唐僧不识时务,就算后面的话再有道理,唐僧也难愉快地听下去。2.好话中夹杂批评。王智带着新员工小崔做项  相似文献   

17.
领导论丛     
正年轻干部要敢把"冷板凳"坐热孙萌有一些年轻同志是名牌大学出身,认为自己学识好、能力强、品行佳,却工作辛苦、待遇不好,又没有获得关注和提拔,产生了抱怨情绪,激情也渐渐消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提拔过快并不是好事情。不愿坐"冷板凳",何不首先仔细掂量一  相似文献   

18.
抱怨是什么?它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宽容地说,抱怨属人之常情。"居长安,大不易",难道不许别人说一说苦闷吗?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外一回事。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如同说,全世界的人合伙破坏他的成功。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后,非但不轻松,心情往往更糟;怀里的石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常言说,放下就是快乐,包括放下抱怨,因为它是心里最重的东西,又是最无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苦活儿、累活儿、急活儿多,加班加点是常事,所以不少同志存在着抱怨心态,尤其在年轻干部身上表现得颇为明显,着手开展工作前首先要抱怨一通,抱怨周末上班、晚上加班,抱怨工作节奏快、任务重,抱怨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一人抱怨,往往周边人跟着心烦,满满的负能量充斥着大家的内心。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影响着年轻干部的自我认知判断,影响着工作质量和效率,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年轻干部的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一些部门领导抱怨下属能力不行、干不好工作,或者说下属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等.事实上,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部门领导应着眼的是解决部属"能干"和"想干"的问题. 解决下属"能干"的问题,是部门工作能否做好的基础.部门领导要使自己的下属有足够强的工作能力,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搬掉铁交椅,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