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其现实诉求和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个案中,H组织以主导、支持、推动等发展性角色从三个层面积极推动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行动:对龙舟文化进行包装,满足现代文化消费需求;搭建主体性参与的平台,增强社区参与的自主性与长效性;从主导转向提供协助性服务,搭建社区自治的内生组织。从利益契合到公共精神培育再到组织化行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利益契合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诱发性动力,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思想转变,在社区为本的组织化行动层面是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公共治理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梳理,认为元治理作为对治理理论的反思,其理论优势对于政府改善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基于元治理的内涵,剖析了公共治理下政府的行为逻辑,即政府应承担远景规划、组织引领、冲突处理的责任。研究发现,在元治理的视角下,政府提升治理能力需要加强内部治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扶持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强化它们的责任意识;平衡利益需求,有效应对治理失灵;构建治理主体互动平台,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左雯骐 《经营管理者》2009,(24):194-194
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多元合作的应对模式,民间组织在危机治理过程中要突出自身优势,发挥整合资源的纽带作用,以维系整个危机治理系统的良性运转。同时,民间组织应该秉持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的价值取向,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增进与政府良性的互动合作,培育社会资本,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同时,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形成共生性的多元主体联动态势,实现政府、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格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盐城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成功之路,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加快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开放多元的供给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的群众参与机制、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舆情表达激增,从而衍生出形态多样的网络公共事件,其释放出来的倒逼力量无比强大,改变着传统的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交往模式。在推进治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的各司其职的观念,构建整体治理机制。一是优化多元主体互动机制。以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切实将政府治理与网络参与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现代化表现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处理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有生力量,在我国社区治理、生态治理和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与实现形式,有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作管理,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间互动关系,将决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影响政府治理的效果。现实中,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摩擦,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缺陷,将会出现对抗式、依附式的关系模式,降低社会管理效能。因此,为了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调发展,论文选择从公共治理视角入手,立足博弈分析,通过收益比较,指出理性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应选择"合作"关系模式。并提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采取双管齐下策略,政府外部关系梳理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机制重建相互结合,共同营造良性互动的关系模式,形成合作伙伴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共冲突,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基层公务员直接和广大群众接触,在治理公共冲突中处在第一线,他们治理公共冲突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决定冲突事件解决的效果。所以,本文认为目前公共冲突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增加了解决难度,其次基层公务员在治理公共冲突中的能力还有很多缺陷,因此,提高基层公务员治理公共冲突的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李泽 《经营管理者》2009,(23):94-95
公共领域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话语渠道和治理形式,具有监督、批判和巩固政治合法性等重要功能,现代公共领域的培育与提升与我国构建中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天然的互动动力、互动平台和互动机制,二者的过程具有同一性。从公共领域出发,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是要建构一个以"政治人"为主干,坚持"服务人"和"效能人"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具备"道德人"思想的完整政府人格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国家、市场、社会三者间矛盾运动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公共治理机制的概念进行界定:为有效治理公共事务,由科层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有机融合而生成的集体行动新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演和对长三角经济区公共治理实践的考察,做出关于公共治理机制生成逻辑的理论解释:公共治理机制是转轨期中国国家、市场与社会三种力量矛盾运动的产物。具体来说,公共治理机制是在市场机制扩张与科层机制束缚的双重逻辑下,由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和公民社会有限性参与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区治理实践已由总体支配向专业治理转型。凭借专业性独特优势,社会组织成为社区专业治理的关键主体。然而,现实中社会组织专业参与遭遇社区系统解构,未能带来应然专业治理效能,而是陷入专业治理内卷化。通过搭建社会组织专业参与分析框架,从微观视角剖析社会组织专业参与在社区系统的解构过程可发现,社会组织专业参与失效,主要是受组织间权威性冲突、行政任务重、考核指标高、专业化过度、权威性不足、网络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要再生公共价值,再造平等网络关系,重构服务承接逻辑,构建社会组织行动系统,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系统,打造网络资源开发系统,破解社区专业治理内卷化困局。  相似文献   

12.
正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包括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个人等,但是,各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有差异的。中国有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治理模式也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中国的治理体制中必须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政府的负责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必须重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这里国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冲突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社会冲突从阶段特征上看,分为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其解决存在替代途径;非现实性冲突由现实性冲突发展而来,并在过程中掺杂着冲突主体的紧张情绪,非现实性冲突的发生会增加乡村治理成本,对乡村治理具有消极影响。两者的起因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不同,只有剖析乡村社会冲突,了解内部运行规律,才能找到有效化解路径。由赋权、参与、协作和网络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参与式治理更加注重治理主体间沟通、彼此尊重、互相合作,是一条化解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盛行的网格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再造基层管理组织和整合基层服务功能,在社会治理秩序层面带来一定的成效,但它背后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的逻辑。就社会治理层面国家—社会关系良性发展的方向来看,网格化治理的逻辑应从行政吸纳社会向国家—社会的双向嵌入演进,即在网格化治理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国家将自身的目的和意志借助网格化治理嵌入基层社会和社会主体依托网格化治理嵌入国家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明确了治理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路径。治理作为面向社会问题与公共事务的一个行动过程,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民在内的多个主体,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进行协调及持续互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者通过跨界协作,依托资源整合,追寻共同目标,彰显公共价值,在不同部门多元主体间组成公私合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事务管理具有系统性的治理结构,包含个体所处的载体环境、个体的认知判断、群体共同约俗的社会行动。研究表明,治理结构中多方当事人的个体角色与个体认知影响着个体与其他个体、个体与群体互动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公众在特定治理主体进行的社区治理,其复合领域专家、多方当事人、公共管理者等三方角色,愿意以理性、善意的态度偏好处理公共议题,可治理条件方能成立,并更能解决社会组织活力的激发、社会矛盾的化解、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全等公地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办学校的出现与发展为我国的公共教育注入了活力,有效的改善了我国政府一手包办教育的格局。但由于其尚处于幼年成长期,其发展面临许多问题。第三部门的兴起为民办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第三部门涉足公共领域,社会、政府及第三部门三元主体良性互动,相互合作。民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需要这三方力量的参与与合作,实现良性的治理。该文从社会的角度思考推动民办学校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升社会知名度,动员更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  相似文献   

18.
协同治理是地方政府突破"公共事务政府管理"局限,走出政策冲突困境的新思路,既是政策冲突治理的新探索,也是"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现实选择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行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政策利益协调机制等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政策冲突。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已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包括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在内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系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存在着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困境、政府间协同困境、新媒体的协同功能不强等难题。破解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主体性困境,需要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视角,推动政社协同,优化政府间协同路径,充分发挥媒体的媒介协同功能,通过多元主体的非线性互动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棘手问题具有跨界性、非结构化和顽固性的特点,因此被称为社会治理的"烫手山芋"。现代化治理要求棘手问题能够有效得到解决,但现阶段依然存在着利益多元化与价值碎片化、理性与技术失效、被迫放弃与责任缺失等诸多问题。网络化治理与棘手问题具有很强的耦合性,能够有效破除棘手问题治理困境。应构建良性对话与协商机制,搭建网络化治理的基础性平台,促进公共价值的生成,并通过多元利益主体公共责任的履行将公共价值转变为社会现实,真正有效地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