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斗富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热衷于享乐,过着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并四处挑选美女,他的宫女超过了一万大关。为了维护荒淫奢侈的生活,晋武帝和权贵们做起卖官的交易。卖官的人可以大捞一把,买官的人又可以去成倍地剥削老百姓。晋武帝"上梁不正",权贵们的"下梁"自然也东倒西歪了,奢侈的风气一天比一天上升,"斗富"成了当时豪贵们的一种时尚,几乎处处在斗人人在斗。开国元老,太尉何曾一天三顿饭要花费一万钱,还认为"无处下箸";他的儿子散骑常侍何劭则要用二万。但是,尚书任恺免官后更厉害,每顿饭都要花一万。  相似文献   

2.
<正>西汉时期,汉武帝之雄才伟略在历史上颇负盛名,但到了武帝执政晚期,国家形势却急转直下,整个社会危机重重。司马迁评价说,"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历史地看,西汉王朝能免于"亡秦之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的改革,尤其是吏治改革。治大国如烹小鲜。"最厉害的厨子,不是用山珍海味做满汉全席,而是要把已经串味儿的饭菜给正过味儿来。"汉宣帝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厨子",面对种种棘手的治理难题,准确把握了改革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战略。指正确对待、妥善处理暂时的不稳定,把维护较长时间、较高水平的稳定作为战略目标,以此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合理配置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资源和要素。一是要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二是要深入推进"党政统揽、部门履职、政法担当、企业担责、群众参与"的"大维稳"格局,三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汉宣帝不失为明智的皇帝,尽管他不得不作出尊崇武帝的姿态,但实际上一直在纠正武帝的错误政策,任用官吏,恢复经济,减轻百姓负担,缓解社会矛盾。事实证明,宣帝只是利用了武帝这面旗帜,并没有坚持武帝的错误政策。正因为如此,他才实现了西汉的中兴。  相似文献   

5.
正公元279年,晋武帝派大将王浑、王等领兵20万进攻吴国,王浑管长江下游,王的水军则负责从成都沿江而下到建业(今南京)。晋武帝还下诏,王到了下游要受王浑节制。次年正月,王浑所部攻破吴军主力。部下建议王浑迅速引兵渡江,直指建业,王浑却想与王会师后,共同见证大胜利的历史时刻。王抵达三山后,却独自领兵直指建业。很快,吴主孙皓到王营门投降。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关系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在城市基层执政基础稳固的基础性工程。如何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新情况社区作为城市社会基层单位,是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何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作为城区党委、政府,能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真正落实到基层,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局稳定,是区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目前,影响城区发展稳定的因素很多.在城郊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是村级组织薄弱。城郊农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财力巨增,但文化发展相对较慢.管理滞后,致使各种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稳定.影响了执政基础。城郊农村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二七区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农村矛盾多发、基层政权建设还不完善等问题,探索了一条“一学习四评议两规范”的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可疑的独尊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14,(24):86-89
正汉武帝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件影响到千秋万代的大事。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二千多年。当然,秦制和秦政,也因此变成汉制和汉政。这并不容易,因为武帝的祖先都不喜欢儒家。比如刘邦,是只要一看见儒生,就忍不住要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的。武帝尊儒,不怕得罪祖爷爷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地方党组织尤其是地方企业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层企业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以人为本,通过建立稳定、和谐的企业领导关系,实现企业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平 《领导科学》2004,(21):4-6
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合上,第一次全面、系统、集中地阐发了党在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既领导伟大事业、又推进伟大工程所必须遵循的一些更具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十条基本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比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人民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08,(15):116-116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春天,发动宫廷政变掌握朝中大权的赵王伦想当皇帝。于是,他便在一天上朝时当着群臣的面对晋惠帝(司马衷)说:“昨夜我梦见我父亲宣帝(司马懿)对我讲,现在只有我出来当天子,天下才能太平;再说,我本是你爷爷,文帝(司马昭)的亲兄弟呀,即位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历史性任务,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始终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点,建立健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核心和推动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中坚力量。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重点在于按…  相似文献   

13.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1,(11):118-118
晋武帝时期,益州地区空出一个监军位置,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个叫唐彬,一个叫杨宗。方案报到晋武帝那里。这个唐彬,能力很强,但是很贪;这个杨宗,廉倒是廉,能也或许能,只是不勤,天天浸泡在酒里面不出来。一个是贪政的,依靠贪污腐化做动力去行政的;一个是醉政的,酒海肉林,革命小酒天天醉。就这两个角色,你说选谁?晋武帝的决定出乎大家意料。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南疆又作为一个主要农业产地,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丁秉 《管理科学文摘》2011,(24):151-154,158
实现党的现代化是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执政60多年来,我们党已经实现了在思想理论、组织运行机制、执政方式等方面的部分现代化,但和时代的发展变化相比较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创新理论,调整组织结构,扩大党内民主,改革党a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寻找一条更加快速稳定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县级既是中央、省、市政策、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县域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县委书记作为县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其政治素质、执政能力、工作热情的高低不但事关一个地方的稳定与发展,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危机治理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新时期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增多,对党的危机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突发性事件来临的时候,我们党总是能够集中全党的智慧化解危机,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危机治理能力的提升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地方党委是一个地方的领导核心,既是执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又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者,加强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维护一方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合法性是当前政治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理论上它构成执政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中它有助于避免执政的合法性危机,有助于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我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在实践中的贯彻实施,已成为执政合法性最为重要的资源。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合法性结合起来研究,既可以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又可以使我党的执政合法性获得稳固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战略眼光出发,完善执政方略、健全执政体制、科学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才能促进发展、深化改革。解决我国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进步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