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意气风发的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从一无所有的小和尚,到登上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朱元璋仅仅用了17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这使得他在元末明初动荡的社会中迅速地脱颖而出,并最终走向成功。细细分析,朱元璋在用人方面,在立国前后呈现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明成祖(1360~1424年),名朱棣,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而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来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手中夺取了帝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明王朝迅速从战乱的废墟中走向极盛。其主要功绩有:积极组织人力浚通大运河、治理黄河,大规模营建北京,并最终迁都于北京;修纂  相似文献   

3.
正段祺瑞是北洋军阀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多次镇压革命运动,声名狼藉,然而,这位大军阀却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当时的军阀们,差不多都有抽鸦片的嗜好,但段祺瑞却没有这个恶习,不但他不抽大烟,还最厌恶别人抽大烟。民国初年,正是北京八大胡同盛极一时的时候,差不多的阔人都在那里花天酒地,但段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却从来没听说过老段去光顾流  相似文献   

4.
刘兴雨 《领导文萃》2006,(10):97-98
1896年。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军,一天,他发现少了一个人。那就是段祺瑞,他连忙问道:“段祺瑞怎么没来?”一旁的唐绍仪告诉他。段赶回家完婚去了,但已经发电报催他尽快来报到。段回家之前。并不知道被调往小站协助袁世凯练兵。接到电报颇感为难,一边是人生大事。一边是军令如山。  相似文献   

5.
袁红梅 《领导文萃》2008,(3):120-123
古语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决策者的素质和智慧是成败攸关的关键.纵观历朝历代的大决策者.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表面上的“无知”或“无能”。决策者自认无知,才能转化为有知。  相似文献   

6.
马社香 《领导文萃》2008,(17):115-118
1934年8月10日,段祺瑞在其子段宏业的陪同下到达牯岭,励志社按照蒋介石的意旨,请段祺瑞自挑一处别墅。据庐山老人回忆,段祺瑞住在当时特区230号,和黄郛紧邻。那一年,段祺瑞年满七十,春上在上海刚刚做完胃溃疡手术,身体虚弱,段祺瑞下野后常年吃斋,瘦削的身体看起来有点像皮影人一样。医生和友人很着急,劝他开荤增加营养,他摇摇头,说:“人可死,荤不可开。”医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他上庐山调养调养。  相似文献   

7.
章敬平 《领导文萃》2011,(20):89-91
穷其一生,政治家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今天,想起段祺瑞这个名字,我脑海中即刻浮现的.是他1926年3月18日长跪不起的那个背影。那个背影,是历史亲历者或历史记录者通过文字.灌进我的脑海的。  相似文献   

8.
段祺瑞是个醉心权术的“清官”。在民国初年这种乱得不能再乱的乱世,只要你胆量大脸皮厚,发财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比段祺瑞官小的  相似文献   

9.
案例简介:本期案例针对上海农工商多年来发展的得与失,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上海农工商虽然是计划体制的产物,但仍给人以启示。背景资料上海农工商上海农工商的前身是上海市农场管理局,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管辖着下属18个国营农场和在市区的5大直属公司,发展成为具有较为齐全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既有门类较多的加工工业,又拥有农场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基地的企业集团。但属下企业的发展状况不一。  相似文献   

10.
课改就是一场新的教学革命,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动口能力.区别于以前的一个老师,一支笔,一本书,老师上课"从一而终"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算一个优秀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11.
苏龙飞 《经理人》2011,(12):78-85,16
与前妻的婚姻财产诉讼,险些将自己一手创立的土豆网IPO葬送;6轮融资后,持股比例仅剩12.7%。一波三折的土豆网私募,CEO王微为何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相关风险投资机构中,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00,(2):130-133
  相似文献   

13.
西沉 《领导文萃》2009,(21):143-14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如何公正选人用人是古今中外执政者面对的历史课题,也是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事关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此,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看到,在显性文本条款制度下,  相似文献   

14.
唐代中期,宰相杨炎所提出的两税法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被称赞为"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其作为中国古代税制的转折点,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用干部是各级党委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经常讲,改革、发展、执政党的党风等等都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看干部问题同样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干部用不好,各级领导班子配不好,党的事业就不能成功。因此,选任干部一定要坚持“四化”方针,坚持正确的导向,要讲党性,讲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教学改革浪潮的到来,学校的各个专业的教研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笔者承担这学期数学专业组的第二堂公开课任务。课后笔者针对这堂公开课《指数函数》的教学课前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反思与自我评价,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引人注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自受命以来,火烧博望,东联孙权、据有荆州、攻占益州、夺取汉中、南抚夷越、西和诸戎,为三国鼎立的战略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兵微将寡的刘备也能够建号立国,偏安于一方。纵观诸葛亮的卓越建树,我们不难发现,在其长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对于人才的管理成为他取得政治成就、军事功绩的—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由于他本身具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特色,又严重地削弱了其管理绩效,影响了蜀国的存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用人术是韩非术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是一整套的用人授官的措施,韩非将之称为"因任而授官"。用人可以说是政治上的关键问题之一,韩非把能否  相似文献   

19.
用人的真理     
刘澜 《领导文萃》2008,(21):54-56
用人之长 用人的真理只有四个字——用人之长。用人当然不能用人之短,但是用人之长的道理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其中有两点深意,说深也不算太深,我们记住一个例子和一个比喻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用人的建议     
毛人 《领导文萃》2006,(4):47-49
妒忌心强的人不堪重任普通人难免妒忌别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说妒忌一定就是消极的。有时候,这种妒忌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如果妒忌心太强,容易产生怨恨,觉得他人是自己进步的障碍,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因此,妒忌心太强的人不能委以重任。目光远大的人能谋大事如果领导者是目光远大的人,对公司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且需要助手,那么,选用目光远大的人才,就是公司的理想选择。一个能共谋大事的合作者,往往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不凡的见解。这种人才,是领导者的“宰相”和“谋士”,而不仅仅是助手。瞻前顾后的人能担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