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经常出现因"躲""拖""堵""懒"等心理所致的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不到位的失范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干部要突出"快",第一时间发声;聚焦"准",主动精确回应;把握"度",恰到好处应对;着力"效",提升舆情处置力。  相似文献   

2.
<正>领导机关转变作风,就是要把下属的利益需求和期盼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为基层办实事、为下属解难题,增进感情、改进作风。感悟一:领导干部只有不摘"无花之果",机关才能不开"无果之花"。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盯着机关"甜果不多,苦果不少"的问题,改进自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功利主义作风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把脉",找准单位建设的关节点,抓住机关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不搞"政绩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干部既要远离"小兄弟"、不搞"小圈子",又要慎待"小爱好"。这既是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的需要,也是培养高尚情操、养成严谨作风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从个人理性来说,领导干部有"舒服"需求,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转变为享乐主义。从公共理性来说,为了让人民"舒服",领导干部应该习惯"不舒服",跳出"舒服陷阱"。领导干部要防微杜渐,避免受到"舒服病毒"的感染;在掉入"舒服陷阱"之后,要敢于承认错误,以"壮士断腕求生"的精神重新建构免疫系统。组织应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与考核机制,帮助领导干部跳出"舒服陷阱"。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疲乏"困境,表现为"低头拉车不看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思维僵化。消除领导干部"政治疲乏",可塑造正向激励,引导全面担当;营造民主氛围,塑造良好组织文化;提升学习意识,适应时代要求。领导干部以知识链与能力结构耦合消除"政治疲乏",要理清能力突破的科学思路,建构知识学习的有机链条,寻求知识链转化为能力结构的核心路径,以行动变革突破自我上限。  相似文献   

6.
<正>近一年多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无数"苍蝇老虎"纷纷折戟落马;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权力被陆续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此厉治背景之下,一些领导干部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选择了"官而不为"——消极对抗者有之,耍滑避事者有之,明哲保身者  相似文献   

7.
<正>要用好"望远镜",把准前进的方向。领导干部在定计划做决策时,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不计较一时一地之荣辱得失,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用好"放大镜",涵养容人的雅量。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涵养容才雅量,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异、容人之失,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用好"广角镜",勇纳治世的良方。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开言路、勇纳诤言,  相似文献   

8.
在共享理念下,部分领导干部将公事"共做",业绩"私占";职责"共担",权力"私握";任务"共分",资源"私用";精力"共付",利益"私享"。究其根本,在于领导干部身份不明,位置不清;担当不足,责任缺乏;诱惑增多,优先得利;制度欠缺,监管乏力。想要规避共享理念的异化、公私界限的混淆,就必须引导领导干部科学把握多重身份,明晰"我是谁";精准锁定服务对象,明晰"服务谁";夯实组织存续基础,明晰"依靠谁";提升思想认知高度,明晰"发展谁"。  相似文献   

9.
人民群众的"脸色"是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的"晴雨表",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表明你的所作所为群众是肯定的;相反,他们"脸色"很难看,说明你的工作群众不满意.人民群众的"脸色",也是领导干部形象的"显示器",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对错、处理问题的偏正,都能从人民群众的"脸色"中反映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会看上级领导的"脸色",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还要会看人民群众的"脸色".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中国,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很危险"。危险何在呢?我以为,险就险在我们的干部日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的"再生父母",领导干部如果脱离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能不危险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恰似鱼水关系。战争年代,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军队,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一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只有守纪律、讲规矩,才能不出事。陶铸对自己"约法三章":不准迎送、不准请客、不准送礼,周敦颐一生践行"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他们都是领导干部做人处世的楷模。党员领导干部应追求"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任何时候都应保有自己的"初心",不能因为职务高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干群关系日益恶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中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如此一来,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下降,"当官不作为"的现象有扩大趋势。因此,如何找到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平衡点,既"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引导领导依法用权、规范用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充分促进领导干部发挥积极性,做到造福一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表达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更是领导干部发挥职责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把握语言艺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空洞说教、才疏学浅,官话套话、无的放矢。因此,领导干部要善用以下语言技巧:与上级领导说话讲究"实",与同级说话讲究"理",与下级和群众说话讲究"情",与外单位同志说话讲究"度"。  相似文献   

14.
曾志 《领导科学》2012,(24):52-53
对于领导干部的"助人为乐",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事情即使是好事,也不能去做;有些好事善事,老百姓可以做,但领导干部不能做。据报道,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777人。其中不乏领导干部"助人为乐"的案件。比如,领导干部帮助上级"办好事",帮助个别人"办好事",帮助朋友"办好事",帮助长辈"办好事"等,从道义上说,这是"助人为乐",没有错,但事实上,领导干部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地借用了手中的公权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有了外在的"他律",还得有内心的自律,才能形成真正的纪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果说,八项规定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约束,这"三严三实"则揭示了问题的内核:领导干部要加强修为来提升作为。首先要勤于修身,懂得如何律己与用权,实实在在的做人谋事创业。那么,领导干部如何修身?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底线就是雷区,不可触碰。领  相似文献   

16.
<正>一段时间里,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些领导干部"边贪腐边干事",贪腐的胆子很大,干事的成绩也很突出,他们既是"贪官",又是"能吏",出现了腐败猖獗与发展繁荣并存的现象。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当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干部不贪腐也不干事,出现"廉而不为""廉而失能"、懒政怠政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和约束公权运行,"零容忍"反腐治吏,出重拳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出现了"不自在"现象,认为"舒适度"降低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为官不为"现象。如何实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合拍,既能让领导干部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用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让领导干部在"不自在"的情况下"舒适"从政、积极作为,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18.
<正>领导干部讲政治,要务虚,更要务实,要担当。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也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和境界。是否敢于担当,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觉悟的"试金石",也是判断领导干部胸怀、勇气和境界的"大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党委(党组)主要负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腐败是侵害人类社会健康的毒瘤。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作为其"身边人",虽职位不高,但身份却非同寻常。由于其拥有特殊的身份,有的代领导干部收礼送礼,或为领导干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有些领导干部愈发像个演员,他们只注重表现自己以获得权力,却没有作出什么实际的贡献。这在西方叫"剧场政治",这种领导风格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对我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将其视为政治民主化、开放化的一个时代特征,应运而生了一些善于"表演"、善于掌控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结果就是,好像不擅长"表演"、不精通营造气氛、不善于鼓动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