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健全机制选拔好干部。要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有机会,有德才、有能力、甘于奉献的优秀者有位子;要把选拔干部的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完全亮给群众,把选用干部的权力交给群众,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范小新 《领导科学》2003,(19):14-15
组织部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时刻牢记公道正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把人选准用好,把党员、干部、人才队伍管理好,把基层组织建设好,从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坚持执政为民、牢记公道正派,必须做到在干部政策和用人导向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好一个人,就树起了一面旗帜;用准一个人,就能促进一方发展。选人用人必须注重德才,注重实绩,注重公论。要注重德才,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前提下,把选用干部的标准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干部德才标…  相似文献   

3.
在与基层干部接触的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一些"没干头"与"没奔头"的情绪流露。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也反映了基层干部的一些现实境况。广大基层干部,面对群众,他们是干部,而且是代表了党和政府形象的干部;面对党和政府中的高级干部,他们其实也是群众。处在这样一个特殊位置上,他们面  相似文献   

4.
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的关系,对帮助其提升心理能量、焕发工作热情、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1619位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比非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工作认同更强,对工作任务的应对风格也更积极;编制外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应对工作任务的风格,比其他编制类型的基层干部以及编制外非党员干部都更积极;工作认同强的基层干部,创新倾向更明显,保守倾向更弱;事业编制的基层干部中,工作认同对创新型应对风格的预测作用在党员群体中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强化工作认同对基层干部提升心理能量、焕发工作热情、更好服务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派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丰富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增强机关干部服务群众本领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一些下派干部思想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服务意识淡薄,不愿、不会或不想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代表的各地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不断创新,如定期开展民调,把干部的评价权交给群众,把群众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等等,干部考核正逐步从"官评官"走向"民评官"。上海部分地区在基层社区干部考核中,也在试点采纳"民评官"考核法,让广大民众"零距离"检验基层干部的工作成效,居委干部的工作怎么样,百姓说了算。"春江水暖鸭先知",关注并完善基层干部"民评官"考核机制,对改善党群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说话讲究艺术性,是基层干部主动接近群众、布置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么干部如何注意讲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最近,人民网推出“百姓与基层干部”网上问卷调查,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百姓如何看待基层干部。调查显示,对于基层干部作风,“缺乏责任心、作风浮夸,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和“高高在上、好大喜功、盲目决策,追求短期政绩”的干部“政绩冲动症”,成为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组织部门担负着抓好自身活动和参与组织指导整个活动的双重责任,要在选用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和改进作风上突出"三化",自觉走在活动前列,切实走好走实党的群众路线。选用干部要"群众化"。一要坚持群众公认。组织部门选用干部要充分体现群众认可的原则,把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的一个基本原则.落实"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不仅需要考准考实十部创造的政绩,而且需要科学分析政绩考核的结果,对干部的德才素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为充分运用十部考核结果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45):15-15
最近,四川接连发生干部因地震造成的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缓解灾区基层干部心理压力,帮助群众重建精神家园,四川4所  相似文献   

12.
正要多用加法,让好干部脱颖而出。进一步优化干部选用机制,拓宽选人视野,畅通晋升渠道;进一步优化干部培养机制,紧贴发展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和实战式锻炼,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增加优秀干部的有效供给。要善用减法,让干部轻装上阵。进一步优化考核办法,减少文山会海和任务摊派,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健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新疆沙雅县把夯实基层基础,树牢"在一线识干部、让基层出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将选拔干部的视角向基层一线倾斜,积极探索培养选拔基层干部的有效途径,拓宽了干部培养选拔渠道,激活了选用干部的源头活水,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正基层干部是直接面对群众、承担基层基础工作的群体,其工作状态、能力素质、心理健康状况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调查职业中,公务员有54.88%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群体之一。2011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下发《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浙江省委办公厅也于2015  相似文献   

15.
在强力约束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干部将推脱、作秀、保守式不作为当成一种"政治智慧",形成阻碍脱贫攻坚的"延时效应"。建立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帮助干部健康成长、深化为官不为治理、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纳入容错纠错区间的关键三要素分别为:无意及无个人利益的错误、负面影响或损失小的错误、不违反国家法律的错误。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协同、容错纠错标准的模糊、政治生态与文化的熏染是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立难的主要原因。要秉持发展理念、明晰容错标准、推动有效协同、辩证选用干部,建立脱贫攻坚中基层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谢宝兴 《领导科学》2006,(10):30-31
一、干部德才素质的作用过程干部的德才素质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形成岗位工作成果——把岗位成果付诸实施形成最终成果三个基本环节。作用于岗位职责。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特定的职责,这些职责的基本内容包括出主意、用干部、办实务等方面。干部的德才首先在履行这些职责中体现出来。在出主意方面,主要是运用观察记忆能力收集信息,了解情况;运用综合思维能力归纳概括各种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运用判断抉择能力权衡利弊,作出决策,等等。在用干部方面,主要是运用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和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机制,鼓励干部到一线去“赛马”,敞开大门请群众当伯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注重“两个一线”,在强化“三个优先”中进一步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注重“两个一线”,即“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注重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我们要牢固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不断完善“一线制”选拔干部的模式,从体制机制上让机关干部想下去、下得去,让基层干部留得住、上得来.要优先提拔使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对县级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的乡镇工作经历做出硬性规定,要求新提拔的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的乡镇工作经历,主要领导干部要有两年以上乡镇领导班子的任职经历.要优先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对机关优秀人员提拔担任实职的,全面安排到乡镇任职;在机关提拔的,只明确职级,不进入班子.要优先考虑基层干部的待遇,对乡镇干部调任县直机关工作的,实行对等安排;县直单位职位空缺时,优先补充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同志.同时对长期在乡镇工作、德才表现突出的同志,实行职级分离制,对乡镇干部发放专项津贴,鼓励干部到一线锻炼、在基层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共湖南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在衡山部分乡镇调研时提出,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不能像"葫芦掉进井里",转一圈,露个面;要像"秤砣掉进井里",沉到底,深入群众中去,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该语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道出了基层工作的真谛.基层干部要在工作中做"秤砣"式干部,笔者认为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重点项目指挥部干部的监管、考评一直以来是干部管理的难点和盲区,如何规范和加强对这些干部的管理,考准、考实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的德才表现,既是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重点项目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近期,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针对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中追求工程进度与体现群众满意存在偏差等问题,探索将重点项目建设和谐度测评引入干部德才考评体系,在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层干部职业焦虑的表现县区基层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承担着贯彻政策、引领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繁重任务。同时,县区政府也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之一,作为县区一级的干部,绝大多数终生都要在本区域内工作,突出地面临着认同难、晋升慢、待遇低等问题,很容易导致职业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