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法治价值观,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制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的新主张,强调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执政水平的至关重要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实质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法治意识,自觉掌握并科学运用法律知识,特别是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坚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合法性思维,即以是否合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合法性是法治思维的逻辑起点。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关键在于坚守法律底线,不断提高法律的执行力,破解法律执行中的四大困境。  相似文献   

4.
<正>法治既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更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大责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善治目标的实现。一、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由良法到善治的催化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所谓善治,从结果而言就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要确保这种结果的出现,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准则的法律必须是"善良公正之术"。实际上,法理应反映自然理性和社会正义,否则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实行法治已在我们党达成高度共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政目标。法治思维,就是让法律成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法治理念的背景下,按照法律的逻辑来  相似文献   

6.
刘涛 《领导科学》2020,(6):39-42
"官吏制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官治、权治与人治的关系上。具体来看,在现代治理变革中,"官吏制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人本价值理念遵循、现代为民服务目标导向、现代民主法治思维方式运用的消解。为此,应超越"官吏制约",转向法治化治理。首先,完善国家法律制度,尤其是增强民主法治思维;其次,健全权力运行体制机制,尤其是加强对权力的法律监督;再次,建立依法协同治理体制,尤其是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抓领导干部的关键在于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受制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政法思维和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等因素,因此,建构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培育法治思维的内在动力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倒逼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等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然选择。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美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群殴案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这起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发生在介于成年、未成年之间的中国留学生身上,不仅反映出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法律的无知,更折射出相关当事人缺乏敬畏法律的意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前国内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问题。笔者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应顺应法治潮流.在某种意义上,法治就是一种时代主旋律.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必须把握"法治"这一时代特征,顺应潮流,尊重规律,强化依法执政的理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水平. 一、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构成要素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法治能力的两大构成要素,强化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必须明晰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具体内涵. (一)法治思维 眼界决定世界,思维决定出路.法治思维是一种内涵化的法治能力.当前,各地在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重知识轻意识"的现象,法治的工具化主义倾向比较明显.我国学界关于"法"概念的传统认识对实践中的法治工具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根据"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论断,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得出"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是,实际上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统治方式或工具,更是一种意识或思维.  相似文献   

10.
程序正义理念作为司法的公正平等和公民自由平等权利的维护与尊重为基本价值的理性的法律理念,是建立法治社会、进行法制改革的重要理念。它的实现是和谐社会建成的推动器,和谐社会的建成则是"程序正义"理念实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自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确立以来,通过开展领导干部的普法、学法、用法等活动,行政领导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然而,认真审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领导违法行政现象还较普遍。究其原因,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障碍,不再只是行政领导的法律知识的贫乏,而是在行政过程中,行政领导还没有真正形成依法行政的思维方式,即使形式上能依法行政,但本质上还是政治思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来看,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却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关键。根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形式法治思维与实质法治思维对待法治之法、法律的确定性、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司法理念等问题大异其趣,各有贡献和局限。前者得之于规则的遵守,失之于机械、僵化。后者得之于情境因素的考虑,失之于超越规则,有瓦解法治的危险。现阶段的法治思维应当以形式法治思维为主,以实质法治思维为辅,这是比较两种立场的法治思维观和分析当今中国政法现状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一、法治认同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生成的逻辑起点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不能只重视制度体系的建构,而忽视非制度因素的完善,否则法治很难真正确立。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法律心理,是法治非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命题后,学界掀起了研究法治思维的热潮,并从不同视角对法治思维概念做了界定。虽然学界对法治思维的概念理解  相似文献   

15.
基层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而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与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应从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执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等能力,以及强化对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监督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指引着实践。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领导干部尤其要破除人治思维和政绩思维。党的十八大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求摒弃领导干部的人治思维,提升管理能力,引领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引领干部克服过多存在的行政思维,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权威,营造法治环境,纠治过于倚重行政手段、方式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14,(14):19-21
信访制度改革,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推进信访工作,借助法治的方法去研究信访制度在矛盾纠纷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机理,用法治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信访制度运行及其完善的路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信访制度在运行中严重偏离其应有的功能定位,由民意反映渠道演变成为解决纠纷矛盾,特别是法律纠纷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当前中国,法治的"工具意义"不言而喻。协调利益、定纷止争,大到国体政体,小到合同文书,莫不需要法律来规范。除此之外,法律更有超越一时一事的"价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正包含着尊重共同规则、尊重他人权利、尊重公共利益的法治价值。的确,如果说经济发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吹风     
《领导文萃》2015,(7):134-135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  相似文献   

20.
西方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话语:“法庭上见”、“找我的律师谈”,已为我们所熟悉,并让我们不断体会到了西方人强烈的法律观念和权利意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莱温斯基事件,现任总统布什及英国首相布莱尔因对伊战争情报有误而受到本国议院的质询,法国总理施罗德曾因染发遭到公众的诚信质疑等,西方的政治文,化与体制也让我们感受到西方深厚的法治传统。西方人对法律、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