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从严治党力度,因违反党纪、政纪被处分的干部不在少数。仅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就已达七万多名。但是,这些受到处分的干部,真正属于需要拔掉的"烂树"的只是极少数,多数仍为"病树",属于"问题干部",还有康复的机会。现实中,受处分的"问题干部"大多能直面问题,及时整改,逐渐走上正轨,但也存在一些干部不能正确面对处分:有的认为前途渺茫,思想消沉,一蹶不振;有的  相似文献   

2.
正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力正风肃纪,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仅2015年,全国对违反纪律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的20万人,给予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的8.2万人。对于这些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看法。测评要素: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能辩证地、客观公正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犯错误受处分的干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干部犯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  相似文献   

3.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审查,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撤销其正省级职级待遇。程维高曾担任河北省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重要领导职务,本应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他放松了思想改造,个人主义恶性膨胀,自恃位高权重,目无党纪,独断专行,最终走上了严重违纪的道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在中纪委公布的给予程维高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中,特别提到了因如实举报问题而遭打击报复的郭光允。郭光允因揭发检举贪官污吏而挨整十几年,以至于九死一生。如今这个反腐败英雄,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在本期“热点透视”栏,新华社记者江山、高鲁剑以《程维高让我进了看守所——郭光允详述反腐败艰险历程》为题,对郭光允为什么要坚持揭发程维高,他是怎样几经生死考验的,他现在有何感想,进行了详尽的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没有党员意识,没有党纪观念,必然会走上违纪违法之路。"齐鲁工业大学党委原书记徐同文的狂,是众人皆知的。他颠倒自己与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关系,把任职期间高校的发展成果都记在自己身上。还经常以"大学之父"自居,热衷于演讲、作报告、上电视,组织班子为自己著书立传,宣扬功绩。2014年4月28日,徐同文因涉嫌严  相似文献   

5.
<正>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人称"史上最严党纪",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断曝光通报的违规违纪违法的案例,凸显了我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  相似文献   

6.
<正>党纪与国法协同的首要路径是完善党纪国法立法阶段的衔接。建立党纪国法立法机构协调机制。党纪制定应当借鉴发展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定程序。由有"立纪"权限的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制定和公布。有"立纪"权限的部门要加强和立法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尤其是在党纪与国法共同调整的领域,两部门应当共同开展立法调研、立法论证,把有可能产生的制度冲  相似文献   

7.
正"断崖式降级"是十八大之后执纪部门处理"问题官员"的补充手法,以区别被"双开"又移送司法的落马方式。公开报道的最新一例是四川省委原副书记、原省长魏宏因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珍惜组织多次给予的教育挽救机会……违纪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降为副厅级非领导职务。降级作为《公务员法》以及《领导干部任免条例》等党纪法规所规定的处分类型之一,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并不常  相似文献   

8.
时政资讯     
<正>《关于坚决纠正和防止纪律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问题的通知》印发中央纪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坚决纠正和防止纪律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组织部门、受处分人所在单位等,采取自查自纠、交叉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办结案件的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开展一次全方位"拉网式"检查。近年来已开展过专项检查的,要针对薄弱环节和易发多发问题开展"回头看"。《通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答好信仰"答卷"。年轻干部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带头接受锤炼,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答好学习"答卷"。年轻  相似文献   

10.
正"经怀化市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贺慧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建议按程序免去其怀化市地震局局长职务,对其违纪所得38,127元全额上缴市财政。"4月14日,湖南省纪委通过官方网站三湘风纪网,对怀化市地震局原局长贺慧明违纪案件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坚决转作风、反"四风",较好地净化了党风政风。但是,仍然有一些党员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正有位同志因违纪受到组织调整后,新单位没有安排他的办公室,这成为他心里的一个疙瘩。组织上了解这个问题后,及时协调加以解决,这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有位在同级干部中最年轻的同志被处分后,一度认为前途完了,没希望了,变得郁郁寡欢。组织上发现后,经过耐心细致的交心谈心,他终于敞开心扉:没想到组织还要我!我要重新站起来,用行动报答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9月,抚顺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府原市长栾庆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2月,栾庆伟受到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收缴违纪所得。2016年7月,栾庆伟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经查,栾庆伟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搞权色交易。栾庆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担任大连市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不时有因领导违法乱纪,东窗事发,身败名裂,进而导致其生活秘书也"颇受牵连"、身陷囹圄的事件见诸报端。乍一看,好像是生活秘书遭受了不白之冤,所谓一人受刑,"株连九族"。然而仔细考察,未必如斯:固然领导违纪犯法会产生"磁场效应",对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生活秘书有一定影响。但生活秘书最终被苛以刑律,则说明其在领导"犯事"的过程中一定或多或少起着参谋、策划、帮助、辅助的作用,即一样触犯了相关党纪与国法。如领导的某次受贿,本身就是生活秘书与行贿人的积极促成;领导自身违法犯罪,生活秘书也"东施效颦",亦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反腐败斗争初见成效,根治腐败和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时机日渐成熟,党内监督的四种形态正式被提上日程,成为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布局。党内监督四种形态的存在,需要制度载体来具体落实。作为党内监督第一种形态的常态性批评教育,须以党员的批评建议权为基础;作为党内监督第二种形态的党纪轻处分,以党组织和领导诫勉谈话、警告处分等制度为基础;作为党内监督第三种形态的纪律处分,应以政治问责制度为基础;作为党内监督第四种形态的法律制裁,是以推动法律追责制度为基础。现存的党内监督制度在特定形势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不断优化党内监督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党内监督四种形态的预设目标。概括来说,针对四种不同的党内监督形态的制度建构,可以尝试从下列四个方面着力完善:畅通党员批评建议权的行使渠道、强化准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轻处分、政治问责制度化和确保既定贪腐罚则落实。  相似文献   

15.
受处分党员干部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包括:带来国家损失、危害群众利益、损坏党员干部队伍形象、诱发形成"破窗效应"。当前各地有关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有益探索总结起来主要有: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帮带机制;跟踪管理,让受处分党员干部不掉队;健全考评机制,完善受处分党员干部启用通道;全方位监督,确保教育管理出实效。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全国统筹,抓好顶层规划;实行差异化教育;建立"解除处分不解除关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据     
《领导文萃》2011,(15):140-140
监察部:78名厅级干部在工程建设治理中受处分 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表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举报3.31万件.立案1.72万件,结案1.56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273人。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违纪行为给高校管理工作提出难题。在依法治校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违纪行为却呈上升趋势。学生对处分有异议,便会引发校园与学生纠纷,实践中学生状告母校案例不在少数。减少矛盾纠纷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学生违纪证据收集以及处分中涉及法律问题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治病为了救人,党纪审查的目的不是要打垮一个党员,而是把他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犯了错的党员干部主动交代。限期交代开始增多去年较早为"问题干部"创造条件的是贵州黔东南州。当年2月,该州启动"铸廉行动",发布《关于敦促有贪污贿赂行为的人员主动交代、自首的公告》,全面敦促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党员干部,于3月底之前主动投案。一名纪委干部告诉记者,这种创造条件、限期交代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袁芙蓉 《领导科学》2012,(27):24-25
本文的"告状"是指极少数下属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信息,依据自己的判断,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反映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主要领导违纪违规违法"事实"的一种行为.具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把手确实存在违纪违规违法现象,下属出于公道正派而具名告状;另一种是极个别下属为了达到个人升迁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等目的,出于对一把手不满而报复,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编造事实而匿名告状.对于具名告状,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需要通过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而对于匿名告状则需要一把手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妥善应对,破解难题,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广角》2001,(7):44-44
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了河北省省委常委、副省长丛福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并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给予丛福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已罢免其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