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绩效考核是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关键环节,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释放公务员工作活力的有效方式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每年超过百万报考人数所呈现的"公务员热"现象,另一方面是公务员队伍人才流失与贪腐频发所呈现的"公务员冷"现象。"公务员热"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铁饭碗"观念的影响,"公务员冷"则可基本归因于晋升机制不畅通和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务员制度面对的"一热一冷",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不少工作表现出色的公务员不满工作现状而盲目地想往上爬,最终被晋升到一个不胜任的岗位上,导致组织效率低下,这是典型的彼得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务员晋升制度中,通过分析公务员晋升机制中的"彼得困境"的原因,完善相关公务员制度,是破解"彼得困境"的关键。"彼得困境"产生的原因公务员晋升机制中"彼得困境"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务员法中以职定级、以职定薪的规定给基层公务员管理造成了很多困扰,基层公务员由于职务低、职务晋升道路不通畅,致使其薪酬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为了切实激励公务员队伍,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决定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推行中存在现实障碍,如政策实施的不公平衍生出新的"跑级"现象等。因此,需要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职级晋升文化氛围,以及建立健全职级晋升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在职级设置、晋升条件、职级晋升办法、晋升后待遇及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新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等现实问题。在给广大基层公务员带来益处的同时,职级晋升制度在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县乡关系盛行,过去的"跑官"将演变为今后的"跑级";职级晋升存在过程形式主义和结果平均主义倾向;高效有力的命令—执行式官僚体制受到挑战。为防范或减少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规范并完善考核程序,二是建立职级竞争与淘汰机制,三是完善职级晋升协调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职务晋升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公务员进行激励的有效方式,科学完备的职务晋升机制能够充分释放用人机制的活力,反之,激励机制则会陷入"贪腐怪圈"的沼泽。党的十八大以来,"拍苍蝇""打老虎"等一系列反腐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衡阳贿选案""塌方式腐败"等贪腐案例背后都隐藏着"带病提拔"的问题,"边腐边升""边升边腐"  相似文献   

6.
何海燕  王琼 《经营管理者》2009,(18):211-211
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在考核、工资、奖惩、晋升等激励制度中出现的"老化"现象所带来的问题,使其已跟不上当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节奏,因此,公务员激励制度有必要进行改革。而模仿更为灵活、更适应竞争的企业激励制度与其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如说是为目前较为混乱的公务员管理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7.
综合 《领导文萃》2014,(12):29-32
<正>近来,舆论有关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的争议,以及禁令之下公务员的"福利"和"收入"问题,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造就了"国考"之外的另类"公务员热"。普通公务员被置于尴尬境地改革,不进则退。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缺乏吸引力,人才蜂拥流向体制,显然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十余年下来,大量人才淤塞于体制,晋升渠道狭窄,而青春止不住流逝。他们的才华本该配置于市场之上,既实现自身价值,又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今却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因为沉重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包括公务员在内的7种职业成为当前中国人"过劳死"的高发区,其中公务员群体日渐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重要群体之一。相关数据显示,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会感受到压力,31.2%的公务员时常会感觉到太过劳累,1.6%的公务员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等极端情况。部分公务员的体检结果还显示,约70%的公务员身体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领导干部作为公务员中的特殊群体,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相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0,(15):12-14
<正>深圳经过酝酿20年,在全国首推公务员分类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类岗位建单独晋升渠道,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即便考上也不再具有官的权力,新进公务员全部实行聘用制,聘期一般3年。这还是原来的公务员吗?专家分析指出,深圳模式"迟早推广至全国"。对于根深蒂固的"官  相似文献   

10.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近年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基层公务员晋升和工资福利天花板困境,切实激励了公务员队伍。然而,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推行中面临政策文本之困和政策实施之困。因此,切实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基层的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加强前期调研,制订晋升方案;统筹考虑提级,横向择优晋升;动态调整指标,使职级晋升常态化;对标干部考核,严格晋升流程;加强指导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干部晋升"天花板"现象,即干部成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级别后,其晋升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少干部感到仕途到了头,再也升不上去,就像碰到天花板一样。这种"天花板"现象反映的是干部晋职无门的烦恼,其实质是目前我国领导干部晋升通道狭窄,缺乏有效、稳定、有序的干部激励机制和更加人性化的关于干部职业生涯的制度设计,结果就是  相似文献   

12.
李媛  李黎媚 《决策》2009,(9):38-39
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中确立的“双梯制”晋升法,拓宽了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改变了我国旧有的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被动局面,使公务员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权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和公共部门结构扁平化趋势使得公共领域中的公务员拥有的职业晋升空间依然有限。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务员制度确立之初,就将"永业"作为其重要制度内涵。20世纪7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务员"永业"制度提出了挑战,一种更具弹性、流动性的公共人事制度成为众多国家改革的取向。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国家的改革并未触及公务员"永业"制的根基。在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及运作的不顺畅,带来了公务员事实上"永业"的现象,产生公务员队伍活力不足、公共管理目标取向位移、尾大不掉等问题。因此,健全公务员的退出机制,结束事实上的"永业"现象是当前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主线。  相似文献   

14.
<正>职务职级并行政策出台后,引发了基层公务员对考核结果的强烈关注。基层组工干部对此现象应高度重视,引导广大公务员走出三个认识误区。一要消除考核优秀对职级晋升产生主导作用的认识误区。职务职级政策注重体现个人资历,在工资级别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基层公务员的现实工作生活状况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晋升通道不畅。受单位级别的限制,基层公务员在本单位获得晋升的空间有限。各级机关都可以招录新公务员,受编制限制,基层的优秀公务员很难通过遴选渠道进入上级机关,因而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工资待遇偏低。公务员现有的工资待遇是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机制存在晋升缺乏连续性、操作缺乏普遍性、激励缺乏负向性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官本位思想固化了职务的主导地位,中庸思想和平均主义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公务员分类改革的滞后导致部分公务员无法正常晋升职级。化解这些问题,须建立职务与职级、职级与待遇之间的交叉机制,探索建立破格晋升职级机制,建立“防触顶”的激励递增机制,建立科学精准的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管理学中,有诸多效应、法则和原理值得借鉴与参考.对于公务员这个群体来说,巧用"四种效应",便可更有效地提升其执行力和公信力. 巧用"鲇鱼效应".有刺激才更有活力,有危机才更有动力.可聘请媒体记者、企业代表、基层群众等不同群体组成"特殊监督组",对公务员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情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提职晋升的依据,促使行政更加高效. 巧用"羊群效应".羊儿跑得快,全靠头羊带.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三评三比三亮"等活动,让更多的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干部、模范公务员涌现出来,让大家学有榜样、做有样板,服务有标准、工作有规范,促使行政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辞职行为是基于对前景进行判断和分析,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反射效应、损失规避和参照依赖等命题解释了公务员辞职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要促进公务员健康流动,就应完善考核制度,畅通退出渠道,打破确定效应;降低工作压力,优化晋升渠道,规避损失;合理确立公务员工资待遇,减少参照依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激励保障机制由考核、职务升降、奖励、工资福利保险等环节构成。如何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公务员法》对此作出了若干规定。第一,《公务员法》在“职务与级别”一章中创设公务员职务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使级别成为公务员一个职业发展台阶,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可以通过晋升级别的渠道,来得到合理待遇。第二,将工作实绩作为公务员考核重点。在西方国家,对公务员主要强调工作表现和职业绩效。在录用和考核标准上,有的强调“专才”,有的强调“通才”,包括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等作为录用和领考核的主要标准。在我国,任人唯贤…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阶梯的多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进行了重新设计,为广大公务员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除综合管理类、增设了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职位类别,改变了单一化的职务设置;同时扩大了级别的功能,有利于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职务晋升困难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