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哲 《山西老年》2014,(5):18-19
早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就已关注东北地区的抗联抗日斗争。长征到达陕北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毛泽东再次以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事实作为"中国有力抗日,有力来收复失地,并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2.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在艰苦复杂的抗战局面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根据地政权,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改造,坚持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运转有效,在组织、政策、运作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创建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党的作风和文化教育方面创造了极为丰富、有效的历史经验,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根据地的成功执政历史经验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升,正确的执政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党内作风建设,以及政策的灵活运用确保执政的长效性。当前,有必要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并得出规律,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武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歌谣。分析东北抗日歌谣产生的历史原因、内涵及其精神实质,认识到东北抗日歌谣是东北抗日军民表达思想情怀、鼓舞斗志、号召抗日救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文化作用。东北抗日歌谣集中体现了东北抗日武装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除了正规部队外,许多民间抗日团体在全国各地涌现。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有两位爱国老人组建了抗日"老子军",希望能奔赴前线杀敌。后来因为蒋介石的劝阻,兴起了一个来月的"老子军",最终未能走向战场。  相似文献   

6.
李春光 《中华魂》2017,(1):48-52
1938年12月20日,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遵照党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奉命率师直属队和343旅686团等部近5000人,代号"东进支队",离开晋西,奔赴山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此间,杨勇将军任686团团长兼政委。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抗日动员,突出表现为以顽强和长期的军事斗争感召广大民众,深入乡村社会为民服务打动民众,以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抗日宣传方式引导民众,以全面深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凝聚民众,以革命根据地与日伪、国民党统治区的横向比较启迪民众。正是经由广泛深入的抗日动员,山东抗日根据地达到了抗日动员的目标,并为此后革命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936年12月12日,他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发动了西安事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从"拥蒋剿共"走到"逼蒋抗日"的过程,是诸多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从东北军的兴旺、失去领土到最后将要损失殆尽也是促使张学良抗战思想的转变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的伟大精神,内政和外交辩证统一的领导艺术,制定了完整的"抗日外交政策",对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蔡廷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其抗日斗争生涯可以分为赣南筹谋抗日、淞沪武力抗日、福建联共抗日、海外宣传抗日和两广发动民众抗日五个时期。蔡廷锴抗日斗争活动集中体现了对抗日、团结、民主三者的共同追求,蔡廷锴在实践中完成了由近代地方军事势力集团将领到爱国民主人士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杨朝彬 《山西老年》2013,(10):23-23
我出生后没几年,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所有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教育人民奋起抗日。我村在太原上学的孙立功回到村里,组织我们这些少年儿童坐在草地上唱歌:"九月十八又来临,不分党派大家一条心,先要复国土,再来讲和平,全国的人民都觉醒,一心要赶走日本兵。"  相似文献   

12.
蔡廷锴在福建事变策划过程中曾提出过"拖一二个月"发动事变的主张,这与其"反蒋"政治主旨有关,是蔡廷锴关切福建事变政治命运和发展前途的结果,福建事变迅速败亡的事实证明,蔡廷锴的主张在当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福建事变迅速失败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指责蔡廷锴个人军事指挥方面的责任。蔡廷锴是福建事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救国价值观的主导下积极组织领导"联共反蒋抗日"活动,为这一时期爱国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廉洁政府"的政治纲领,进一步建立与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实行以法治为基础的综合治理,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贪污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在滇池之滨风景如画的昆明西山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高入云表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每当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驻足这里,面对那一行行令人回肠荡气的碑文时,不禁思绪潮涌,久久不能平静。三千名机工回国为抗日旅居南洋各地的广大华侨同胞,虽然身在异域,但他们的心却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在一起。当孙中山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相似文献   

15.
战后70年,大陆对抗战历史的认知走过了一条由偏颇到客观的路程,但基于全社会对抗日历史始终如一高度一致的肯定,这条认知之路总体上线索分明。大陆的抗日文学创作和研究也因此始终兴盛。台湾对于抗日历史的认知显得路程曲折变化多端,"解严"之前,遵循的是国民党的正统历史观,抗日文学创作和研究曾经繁荣。近二三十年,由于本土势力的日渐强势,台湾文坛几被本土文学论者独霸,在媚日反中的喧嚣声中,无论是反映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历史的"抗日"文学,还是表现国民党人在大陆奋战八年的"抗战"文学,都已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6.
胶东抗日根据地在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的过程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根据地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双减"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合理合法又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是,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不是源于传统的经济因素,更多的是非经济的政治因素。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避免人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作过许多论述。他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论述了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和有关战略战术原则 ,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问题。这些论述 ,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吉明 《中华魂》2013,(10):14-15
中华民族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蒙受了巨大的苦难和损失,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尤其是在华北,几乎每个家庭都经受了苦难,同时也作出了贡献。我的父辈同样如此。我家住在被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的冀西阜平县。抗日战争时期,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阜平县的抗日军民,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华北各地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开辟抗日游击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本文重点记述了开滦、枣庄、淄博、烈山、华丰、六河沟(磁县)、焦作、井陉、阳泉、大同、石圪节、太原西山(东山)、灵山等煤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斗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民族危急关头,全国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洪流当中。江苏基督教界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作出了贡献:开展抗日宣传,激励教众放弃"和平主义",奋起抗争;联系国际友人,争取国际援助;利用特殊的身份背景救助难民、救治抗日伤员;抵制日式基督教的入侵。在抗日活动中,江苏基督教界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广大教徒面对强暴的侵略者不屈不挠,坚持斗争,最终和各界民众一起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