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性过程模式强调成员甄选的实用工具性标准,如互补性技能或工作经验等,这一模式核心是高效;社会心理模式关注团队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顺畅的团队运作过程,更注重团队成员内部的凝聚力和精神情感层面的匹配,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稳定.本文结合了两种模式及创业团队组建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相关知识,基于稳定和高效的视角对新东方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通过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推论出如下主要观点:(一)人们的期望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呈负相关。高期望人群的构成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这些高期望群体是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最脆弱环节。(二)公众的风险意识与对变动的适应性显著增强,这为改革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但人们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远低于抽象的风险意识,对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具体风险,其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也有差异。(三)目前在中国社会各群体尤其是几大主要职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相对剥夺感,成为制约改革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作者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社会变迁中的群体心理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探索。阐述了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群体心理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群体心理结构、群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群体心理与群体意识、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职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创立群体心理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交往、娱乐、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然而,越来越多的宿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得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加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如何处理与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困惑。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并对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常宁 《现代交际》2010,(12):9-10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群体领袖的出现让大众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又进一步明朗了起来。群体领袖通过第一时间接触到大众媒体,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也成为舆论领袖,进而影响群体成员。群体个体成员的心理受群体固有的观念、属性、特征等的影响,并慢慢屈从于群体,从而达到整个群体的一致。群体领袖可以一呼百应,但也可以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或者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可能导致群体暴力和愚昧。本文从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群体领袖是如何对群体的心理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违法犯罪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恢复。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青少年回归社会,预防再次犯罪,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与干预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心理康复体系的建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些多样化的学生群体,这些群体由于自身特殊原因承受着家庭、经济、学业、就业、交往等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生活习惯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试,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群体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学业问题、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问题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如果心理压力得不到疏导和缓解会导致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陷入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校园安定和社会和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校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往往受到社会消费思想的影响,既有一般社会成员消费特点,又有自身群体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能力在不足以面对困难情境时产生的,可能会发生对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短暂紧急性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与存在性并存、潜在性与突发性并存、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的特点;按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分类为:适应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学习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恋爱情感型大学生心理危机、人际关系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境遇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经济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就业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综合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等。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影响一个人的事业、生活、身心健康等方方面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维护,需要人们不断经营。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人心理较为脆弱人际关系的构建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多角度探究大学生形成或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丽云 《社会学》2005,(4):13-19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社会文化中找寻本土概念以研究中国社会,是许多港台和大陆学者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其中“人情”一词更是成为了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出发点,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净  张瑞珍  秦永红 《职业》2011,(14):83-84
健康人格是指心理要素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它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表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是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但是,在当今职业院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认知失衡、人际关系障碍、心理调适能力和承受能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人格很少能够得到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学校所参与的各类正式或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交往.是大学生从中学生走向大学生这个质的变化的中介。正是这种文化交流与交往.构建了大学生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及个体对个体的文化认同平台。群体中的文化交流与认同,推动着群体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群体的文化规范体系,形成群体评价的文化价值标准,调节着群体成员的文化心理。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同类文化意识,提高群体及成员间的文化认同,寻求共识,建立起相容的文化规范,推动群体自尊心的形成,从而完成大学生社会责任自我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意义。 社会人际关系是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关社会发展的现代研究中,社会人际关系的模式及其功能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许多中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如费孝通在其早年以中国现实为出发点的研究著作《乡土中国》中,就曾论及小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他指出,中国社会当时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更多表现出“团体格局”的特性。“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代表了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众多成功人士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其中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当今是交流沟通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成为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素质.中职院校的学生,为融入社会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认为,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在总体上属于一般困扰程度,但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高校要关注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科差异、结合不同年级特点,把握女大学生心理特征、注重特殊群体的心理关怀,帮助学生尽快摆脱困扰,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宁 《职业》2009,(35)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特殊反应效果,是人际交往中常出现的现象.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认真研究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成为最富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百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经济第二,我国从封闭性的社会逐渐向开放性社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不平衡、贫富差距、教育文化的不均衡等矛盾突出,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涉及性格、人格、人际关系、情绪等多个领域,通过心理引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缓解个人与社会的矛盾,降低群体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