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程的预设性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学生被迫游离在课程运作的边缘,学生的课程意识亟待激发和创设。课程自身发展的特点要求课程建构应该围绕学生开展。从课程文本分析的视野探究学生课程意识的创立,即是从学生课程的目标意识、建构意识、实施意识、评估意识和享用意识探讨学生课程意识的创立,课程文本在学生课程意识创立的背景下分别演变成自传文本、发展文本、生活文本、生产文本和美学文本。课程文本在学生课程意识创立下的演变趋势,引发学校课程理论深入思考学生课程运作参与模式,启迪学生体会学校课程发展理论的含义与形态。  相似文献   

2.
正课程分为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充分调研并反复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编写了一些具有能仁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如《江海人文》、《发明创造》、《演讲与口才》、《篆刻》、《"筋舞"飞扬》、《机器人》等。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校本课程就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人?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课程忽视了实现学生的精神自由这一应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儒家课程思想从课程价值、课程知识以及课程实施三个方面体现了其蕴含的精神自由向度。这启示我们应将课程视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树立具有生存论意义的课程知识观,注重意境化的课程实施,以此促进学生精神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背景下的选课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也存在选修课课程资源建设滞后、学生选课功利性过强、缺乏理性思考、教学管理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等问题。关注学生自主选课的问题,并探寻有效的对策,具体包括:树立整体意识,合理规划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资源;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提高学生选课的理性;加强教学管理;构建科学的选修课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师课程参与,渗透教师从事英语课程专业活动的各个方面或环节,包括课程理解、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育人为本”理念下的英语教师课程参与,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师课程参与不是孤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而是涉及教师角色、学生形象和课程形态的整体变化.英语教师课程参与需要教师的自主、自信和自觉适应,需要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对学生的了解、尊重.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建设学习团队、吸纳学生参与和推行教学单位层次化,促进英语教师课程参与.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6所高校2323份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女性学课程受众的主要特征为:在不同教育层次学生中,女性学课程受众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专科生、本科二三年级学生、本科一年级学生以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涵盖不同性别和专业,但女生高于男生,人文社科专业学生高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女性学课程受众社会性别意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鉴于女性学课程受众所具备的上述特征,女性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以保障该课程的受众规模,满足受众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女性学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种学习环境中所习得的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它具有隐含性,却能对学生产生强烈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基础阶段各门课程中学时最多、教师和学生期望值最高、对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最关键的一门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核心课程之一的综合英语课来说,任课教师理应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挖掘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致力于实施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几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分为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周密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确立德育教师学校主人翁的地位,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却在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不重视英美文学课程是导致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英美文学课程去边缘化必须增加课时、丰富课程种类并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英美文学类课程真正发挥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权利体现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各个环节。一些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受到专科时期课程政策、标准和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课程权利的不平等。从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权利界定入手,分析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师生课程权利不平等现状和矛盾的种种表现,提出了实现师生课程权利平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指出了我国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不持续、更新少、共享难、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质量要以学生满意为最终标准,对于目前开展的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有顶层设计,要做到网络课程的真正共享,需要从政策层面规范各学科或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可以以网络课程完成的科目和学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计划内自由选修网络课程,学分不受地域和学校限制,跨校选修,全国认可;为此网络课程应给与学生自主空间,具有学习过程网络监控、课程考核和学分认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协商课程与领悟课程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协商课程是让学生参与并修改课程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批判、探究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领悟课程是指各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由正式课程决定并影响运作课程。协商课程与领悟课程的相同之处在于均是针对以泰勒模式为主流的现代课程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有相同的立论基础,强调还原课程的本真价值,强调师生的平等和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同之处在于协商课程更强调协商过程,反对教师独裁,是外显的;而领悟课程强调领悟的过程和结果,反对忠实地执行课程,是内隐的。  相似文献   

14.
舞蹈编创课程是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而设置的重要专业课程。师范类大学的舞蹈编创课程群包括舞蹈编创理论课程、编创技法课程和舞蹈实践课程等3类课程,每类课程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利于从理论基础、舞蹈技法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传统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问题,分析课程论文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探讨课程论文的实施模式,通过3届学生的实践,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封闭的、贫乏的、单一的、纯结论性的课程资源必将妨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能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情境性的课程资源能提升知识的价值,实现情感目标,开放性的课程资源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创新能力,过程性的课程资源能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新课程标准下课程资源时,采用开放性、情境性、过程性、多样性、针对性、构建性等策略,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7.
依据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特点、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情况,对较少学时设置的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体素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不断下滑的现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从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体系、课程范式、学科课程结构、课程与教材评价制度等5个方面的阐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学生签证共包括六种:570类是单独的英语强化课程学习类学生签证;571类是读中学课程的学生签证;572类是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的学生签证;573类是攻读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签证,包括大学本科课程、研究生文凭课程和研究生证书课程;574类是攻读授课式或研究式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的学生签证;575类是申请就读大学预科、预备课程或其他不授予学历、文凭或其他正式学历的课程的学生签证。申请所有类别的学生签证均需填写157A表格。经济能力方面的要求相同点:申请人所提供的资金证明中的每一笔存款都须是在其申办签证前六个月就已经存入银行…  相似文献   

20.
高师声乐集体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声乐集体课程是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形态上。与声乐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相比,高师声乐集体课程具有实践性、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