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因素一种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也很大.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会诱发青少年犯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需针对大众文化传播的情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必要与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方面。本文就大众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其对青年价值观有何影响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化虽具有大众性,但它不同于当代大众文化.它是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比较薄弱的商品经济和民主意识基础上,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发展,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先进文化人的自觉推动,向着社会大众靠近和发展的文化.它的形成发展,它的思想理论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当代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在历史基础、原则立场、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年亚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体现的是处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的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方式、生存立场、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与人生信仰,它往往与嬉皮士青年、光头党、飞车党、朋克一族等青少年群体边缘性、颠覆性与对抗性的社会行为联系起来,展现了西方大众传媒与商业文化崛起过程中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主流文化既剥离抗争同时又适应调和的文化体验过程。"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学派"早期文化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成果之一,它不但奠定了"伯明翰学派"在西方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领军地位,而且充分体现了20世纪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7.
士人与大众文化心理的交融 --元杂剧三国戏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碰撞融合的角度重新阐述了元杂剧三国戏的文化意蕴.元剧作家在向三国故事取材的同时,大众文化层面的某些东西也随之进入到三国戏中.剧作家的士人身分,以雅融俗的思维方式,其以史写心的创作本旨,又使三国戏印有雅文化的色彩,个中寄寓着元代士人群体的复杂文化心理.这从仕隐矛盾心态的投注,忠君观念的强化,三国人物身分品格的雅化等方面可见一斑.这说明元杂剧三国戏是士人与大众文化心理交融的产物.这种文化层面的碰撞融合,影响着三国戏的文化内涵、人物特征与美学风格,也影响着罗贯中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孙玉萍在《甘肃社会科学》2 0 0 2年“论文辑刊”撰文指出 ,当代中国进入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期 ,开始了三大历史转折 ,因而中国当代的文化 ,也内蕴了三种文明 ,即农耕文化、大众文化和赛伯空间文化 ,呈现出多元开放、大众娱乐和年轻化特点。一、大众文化追求商业价值而不是历史价值 ,缺乏对生活底蕴的理性思考 ,它强调大众参与的平民性。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由以往政治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 ,也是从传统的审美文化创作向文化产业的转型。当代文化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处于当代主流文化位置的大众文化身上。 1 .大众文化对精英文…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化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产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大众读本。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打破了文化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并具有娱乐功能。但是,大众文化是非个性的文化,并且它还导致了消费者人格的片面化、同一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对话和结合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需要首先反思一下这种对话实现的现实的可能性,即对话双方的各自的真实境况.比如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招揽"是否只是一种失势后的不得已?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暗送秋波"是否也只是一种运作策略?而且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文化,它的背后是资本在指手划脚,这是一个你不能不承认的事实,也是现在很多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的这种资本逻辑的风靡.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文化是反映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当前进行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它进一步开拓了大众文化的研究领域,赋予了大众文化的政治性。文化霸权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支配关系,而是建立在自愿同意的基础上的领导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元文化格局的重组和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构,共同促进了文化霸权主义的历史性出台。大众文化既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气排球运动文化是大众文化与排球文化的综合表现.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气排球运动文化,认为它具有健康与张扬、竞争与协作、大众参与、时尚与消费等现代大众化特征,同时在迎合文化需求、强化文化本质以及增添文化亮点等社会功能上得到深化.气排球运动文化已经成为建设先进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主要体现为“五四”以来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探讨和文化实践。启蒙救亡思潮和文化接受的大众化导向深刻影响了它的产生、发展。“大众化”成为现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主要理论走向。文化世俗化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渗入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对此探讨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形成了互文性关系;市场经济也能造就批判市场缺失的文化指向;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可在大众文化建设中得以倡导;当代大众文化的阶段性失范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文化转向.大众文化建设必须坚守本土立场,弘扬民族文化是大众文化的内在需求.立足本土、调控文化产业、培育“大众娱乐精神”、艺术创作与大众文化接轨并主动面向世界是大众文化建设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零食正在成为我国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它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教育者的话语权,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挑战。而为了有效开展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进行文化控制,对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进行建构,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是近代以来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历程,中国的大众文化于此时初现端倪.然而,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发展历程,致使大众文化仅限于在少数开埠城市中发展.此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已经初具商业性、娱乐性、媚俗性和技术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相对地位、形象、家务分工以及亲子交流,都体现出了平等和睦中包含差距的性别画面;在学习与交往环境中,青少年女性表现出了一定的能力怀疑和人际焦虑倾向;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商业性大众文化及网络交往,都带给青少年女性一定程度上消极性别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