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晖 《中州学刊》2004,(5):106-108
周邦彦的恋情词在清真词中所占比例较大,在艺术上有低回沉郁、哀婉清绝的鲜明特色,因而被誉为"词中老杜";但周词往往借抒发相思、描写羁旅的凄清来寄托思致,不仅缺少杜甫诗中所具有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且缺少杜诗博大精深的境界.因此,总体上看,周词难与杜诗匹敌.  相似文献   

2.
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体"以其独特的美学风貌,拓展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与李清照的"易安体"一道为词的"当行本色"做出了生动阐释,堪称宋词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清真词雅俗共赏,善于抒写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感受,创造性地开辟了"以赋为词"的新天地,拓展了特色鲜明的"柳七郎风味"式的"屯田蹊径",使词体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得到了多方面创新,为词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宋词艺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南宋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三家的和清真词是南宋词坛尊奉清真的典型代表,其词堪为清真规范词律之功的可信参照,可供了解清真词的审音用字之法,并勘正清真词传刻中的舛误,也是词家在实际创作中接受清真词的直观样本,可俾研究清真词影响南宋词坛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4.
杜丽萍 《兰州学刊》2012,(1):160-165
南宋词人推尊周邦彦的方式之一就是"和清真词",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遍和清真全集更是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三人的和词格律上恪遵原词,内容上和意为主,特色上各有千秋。在周词经典地位的生成过程中,"和清真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长英 《齐鲁学刊》2015,(3):118-125
北宋词人周邦彦从钱塘一路走来,青年时的漫游、中老年时的仕宦漂泊,足迹所至从江淮流域到黄河流域,呈现出了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丰富性。不同地理空间的山脉水文、社会习俗、文化积淀都会影响和冲击词人的内心世界,激发词人的文学创作欲望,基于地理空间变化的词风转移也就在情理之中。《清真词》中青年漫游时的荆襄词、长安词,九年选人任上的庐州词、溧水词,重返汴京和长安词的创作都展示出文学与地理空间的这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清真词题材虽窄,却不单一;境界虽不够深广却并非仅香艳软媚一途;其"疏隽少检"的经历经小说家夸大渲染,并影响后人对其词品的评价.人品对词品虽有巨大影响,但二者却分属不同的范畴.人品词品的高度统一在现实中未必尽然.周邦彦一生宦海沉浮,飘零不偶,既非斗士亦不属佞臣.他的词音律精审.皆有法度,境界软而不媚,艳而不俗,体现出词家的当行本色.  相似文献   

7.
晚期常州词派词人们对周济所示四家之学词路径多有沿袭,在以清真词为绝诣的基础上,将自身词学理论的宣扬与梦窗词的阐释很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个审美典范,指示学词路径。同时,他们又兼学东坡,取之清雄,变革周济的"退苏进辛"为"退辛进苏",实现以疏济密。在路径的建构过程中,晚期常州词派的词人们经历了树立梦窗为典范、全面体认东坡以及博采众长的发展过程,体现出词兼重大、疏密相间的文化取向和审美选择,反映了晚近词坛"疏密并收""清婉兼具"相融互济的状貌。  相似文献   

8.
梁森 《中州学刊》2005,(5):214-216
从诗风和审美范畴来看,李白诗歌存在壮美和柔美两个方面.属于柔美的一面大致可以概括为"清真","清真"是构成李白诗总体风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李白诗歌创作及审美观念中的"清真"与庄子美学、魏晋玄学及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诗人有着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从创作实际看,李白之"清真"表现了他对自然清境的悉心体悟和把握及其与山水的契合融通,也从男一侧面体现了他既超尘拔俗又热烈执著的人生品格.  相似文献   

9.
常州词派的词统建构始终处于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状态。其症结在于 ,建立统系 ,实即选择一种较充分发展的传统作为流派事业的起点 ,而常州词派的两代盟主 (张惠言、周济 )对嘉庆以前词坛的主要流别虽然不乏了解 ,却不承认任何一个流别足以成为常州词派的效法对象。常州词派词统建构的失误 ,造成了两个重要后果 :其一 ,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疏离的流派 ;其二 ,常州词派的创作缺少鲜明的风格标志。  相似文献   

10.
钩勒本是国画中的技法术语,清人借之来总结某些宋词笔法.清人所言宋词中的"钩勒"之笔意义有三:一是指描摹景物、渲染情感;二是指交代线索、照应前后;三是指钩转词意、收勒全篇.三种"钩勒"同名而异实,折射出清人对词学批评范畴直观而混沌的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济词学思想较前人更全面亦更准确地揭示出词之美感特质。其“词史”说强调词应反映与时代盛衰相关之“感慨”,极大拓展了词之内蕴的表现范围 ;其“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则从艺术构思与运笔方法等角度总结了词创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周济将能否引发接受者之自由联想作为其评词之理论与实践的最高准则 ,提出了重视接受主体的鉴赏思想 ;而“空实”说与“浑厚”说则说明其词学观念中已具备词中另有“境界”的初步意识 ,可视为词境理论最早之萌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词之美感特质的演进与历史之世变有着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而词学家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体认也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积累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说法.伴随晚清之世变,产生了大量史词,委婉曲折地反映出世变的阴影,正是晚清史词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清真词概论     
清真词向有集大成之称,历代词论家把人们称颂杜甫的话,又一字不改地用在周邦彦身上,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就将他喻为“词中老杜”,陈匪石在《宋词举》中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这仅指他在艺术技巧上综合前人之长而言,并不是指其词的内容像杜甫那样负海涵天,博大深厚。与他那精工的艺术技巧相比,清真词的意境与情感要显得贫乏单调得多,连王国维也惋惜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人间词话》)。清真词在创作方法上是北宋与南宋之间的转折点。他以前的词人,不论是豪放如苏轼还是婉约…  相似文献   

14.
两宋050101.gif (175 bytes)括词考     
檃括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檃括词即把词以外的文学作品微加增损,虽改其词而不改其意,改编成为可以使之入音律的新词.苏轼的檃括词可分为以古近体诗为原篇的櫽括词和以散文作品为原篇的櫽括词两类,前者主要停留在措辞的改编上,后者则明显呈现出创作的成份.南宋中兴期产生了篇幅比原作长的櫽括词;南宋晚期櫽括词的创作最活跃,檃括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且出现了制作檃括词的专业词人.檃括词的创作带来了词的制作的典雅化,具有提高士大夫作词动机的效果,而檃括词之所以在后世被忽视,与乐曲失传后把周邦彦视为宋词艺术顶峰的主流词学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清真词风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清真词者颇多,除南宋张炎、清代刘熙载等数人外,几乎历代词论家都对其词倍加赞赏,甚至被陈廷焯、王国维誉为词中老杜,千载一人。建国后,由于某种偏见和历史的原因,清真词倍受指责,这是不公正的。今天,对清真词重加审视,我们会发现陈延焯、王国维之誉是有一定道理的。周邦彦身处北宋之末,博采前辈之长而济之以才,自为一宗,又流风可仰,影响南  相似文献   

16.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陈霆不仅是成就突出的词论家,也是明代优秀的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或清楚流丽、绮靡蕴藉,或绮罗富丽、婉转绸缪,或豪迈旷放、清空冷峭,但都不离他的词论主张--即以"宋人风致"为词之极致.他的词作,可以说是其词学观念的实践标本,在"艳情"泛滥的明代,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从选本看周济词学理论之演进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乃继张惠言后常州词派之巨擘.从<词辩><宋四家词选>可以见到.周济更重读者接受层面与文学本位的理论倾向,这可以从编选者的词学观念之演进和选家主体意识之凸显两方面找到原因.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经周济之阐扬推衍始得以发扬光大,最终建构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在清代词坛上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平生事迹,《宋史》本传所记甚略。他是否曾至长安,本传亦失载。但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有云:“先生游踪或至关中,故有《西河》(长安道)一阕。惟此词真伪尚不可定,又无他词足证。至《苏幕遮》词所云:‘家在吴门,久作长安旅’。则以汴都为长安也。”今按:周邦彦至长安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词史观念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嘉莹 《河北学刊》2003,23(4):122-129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世变因素以及周济作为史学家的背景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