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张江姚“四人帮”猖獗横行期间,在被他们把持的舆论阵地上,狼烟弥漫。毒草丛生。一九七四年《红旗》杂志第三期刊登的署名李时的《秦统一六国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一文,就是“四人帮”亲自策划督制的妄图用以毁我长城的一支毒箭。这篇黑文一出笼,“四人帮”控制的各主要报刊,立即纷纷转载,恶劣影响,遍及全国。今天,在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战役里,我们对这株大毒草,必须进  相似文献   

2.
反动文痞姚文元,深通“捣鬼精义”,擅长以革命的姿态写反革命文章。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他打着“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旗号,抛出一篇《学习鲁迅反八股和反教条主义的精神》(以下简称《反八股和反教条主义》)的黑文。姚文元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借纪念鲁迅之机,以学习鲁迅之名,大反特反“教条主义的新八股”呢?只要翻翻历史老账,查查发表此文的背景,不难看出他的“醉翁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八年,“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一个亲信根据野心家江青的黑旨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黑文,首先提出“三个突出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则”。一九六九年,反动文痞姚文元在修改一篇文章时,又亲笔加了一段关于“三突出”的说明:“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从此,“四人帮”的反动喉舌就大作文章,把这个所谓的“三突出”原则吹得神乎其神,抬到吓人的高度。说什么这是“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啦,是什么“运用革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是新老反革命结成的黑帮。他们之中有的又是反动戏霸或文痞,他们有一套从文艺舞台走上政治舞台的反革命经验,很懂得利用文艺这个武器,来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服务。特别是去年,当他们的反革命战车加快速度的时候,拚命鼓噪要“写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并在他们导演下,大批毒草出笼,对无产阶级专政发起了猖狂的进攻。“四人帮”在江苏、苏州市的代理人及其同伙对他们黑主子的这一手,佩服得五体投地,唯恐跟得不紧,配合不力。于是,煞费苦心,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一手策划炮制了一株反党大毒草——八场大型话剧《急风暴雨》(以下简称《急》剧)。它是从“四人帮”反革命文艺模子中敲出来的,是“四人帮”授意策划的千人一面、百部一腔的反党毒草丛中的一株。只要查一查它出笼的前前后后,看一看它那漆黑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鲜货色,无非是一本“四人帮”的反革命帮戏而已。  相似文献   

5.
毒草影片《占领颂》是“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及其亲信党羽精心策划炮制的一株大毒草,是准备当作“排炮”向无产阶级进行轰击的一颗未出膛的炮弹。关于它的出笼背景、炮制经过,以及要达到的反动政治目的,《辽宁大学学报》第三期《炮制电影<占领颂>是为了篡党夺权》一文已有所揭露。本文准备对这个毒草影片为表现它的反动主题,而蓄意颠倒敌我关系,混淆路线是非的伎俩和阴谋,作进一步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6.
吴晗同志的《海瑞罢官》,邓拓同志的《燕山夜话》……都曾被“四人帮”加上“借古讽今”、“影射现实”的罪名,一棍子打入十八层地狱,作者也因此受到残酷的迫害。现在这些同志的冤案已得到平反昭雪,但是“借古讽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却还没有恢复名誉。即使在为这些同志平反的文章中,也多避口不谈甚至矢口否认他们有借古讽今的动机,认为说他们“借古讽今”是“欲加之罪”,是“莫须有”。文痞姚文元硬把“借古讽今”和“反党”,“反社会主义”联在一起,现在自然是没人信了,但在我们一些同志的心目中,总还觉得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借古讽今未免有点不得体。 现在应该是为“借古讽今”恢复名誉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四人帮”把自己装扮成“教育革命的促进派”、“新生事物的支持者”,到处煽阴风,点鬼火,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在教育战线,他们极力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教育革命成果,篡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妄图把学校变成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由“四人帮”一手豢养起来的那个《答卷》作者张铁生在山西太原市的一次黑报告,就是一株反党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是“四人帮”妄图扼杀教育革命,篡党夺权的铁证。  相似文献   

8.
何为同志是当代享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浙江定海人。他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抗战前夕,当时他还是十五岁的中学生,就在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路》。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抗日战争期间,何为参加了上海的救亡慰问团,秘密前往皖南新四军总部访问,返回上海后写成散文特写集《青弋江》(一九四○年出版)。解放后,何为在上海、福建长期从事电影工作,同时进行散文创作,先后出版了《第二次考试》、《织锦集》和报告文学《张高谦》等。“四人帮”覆灭之后,他青春焕发,文思飞涌,写出了许多散文。一九八○年出版了《临窗集》,这是他建国三十年来优秀散文作品的自选集,其中一半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作品。去年又出版了两本集子,《闽居纪程》是作者迁居福  相似文献   

9.
去年,为了配合王张江姚“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需要,反动影片《欢腾的小凉河》经过苦心经营,粉墨登场了。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一部以军队为背景的毒草电影剧本《千秋业》也在一家杂志的丛刊上相继问世。如果说, 《欢腾的小凉河》是“四人帮”旨在打倒中央到地方一大批革命干部的一支毒箭的话,那么,《千秋业》就是一发射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妄图轰垮大批军队干部、毁我长城的毒弹。这两部影片是长在一根毒藤上的两只黑瓜,所不同的是,《欢腾的小凉河》已经在银幕上表演了一番,噪聒了几声,而《千秋业》则未来得及登上银幕,就和其主子“四人帮”一起,被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  相似文献   

10.
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者周克芹同志,五十年代中期便发表过一些作品,但未为人们所注意.可是,到了一九七九年,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问世,便在全国范围获得强烈的反响.周扬同志誉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沙汀同志认为,“它不止是三年来反映在‘四人帮'阵阵妖风横扫下四川农村生活的佳作,就从三十年来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也相当难得”.(《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通信》)一九八二年,这部小说终于在新时期出版的大量长篇新作中名列前茅,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诗、词、文等都有卓著成就。在词方面,他首创豪放词风,对后人有深远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首创豪放词风的代表作品,历来脍炙人口,为人们所传诵。“四人帮”以所谓“儒法斗争”模式对苏轼及其作品妄加种种罪责;粉碎“四人帮”后,也还有人认为《念奴娇》这首词是“豪放的躯壳里装着虚无主义灵魂”,宣扬了  相似文献   

12.
接过批林批孔的旗号,打着“古为今用”的招牌,利用历史反党,这是“四人帮”妄图篡党夺权搞阴谋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个问题,经过近一年多来的揭发和批判,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梁效、罗思鼎之流御用写作班子,以及《学习与批判》一类帮刊,已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真是形势大好,人心大快。在“四人帮”的御用史坛中,除南罗、北梁一类黑班子外,还有象我校某教授那样的吹鼓手。由于他挂有一块“反孔英雄”的招牌,披着“学术权威”的华衮,身价自是不同,很快就被“四人帮”所看中。一九七三年八、九月间,“四人帮”的一个黑干将亲自派人把他请到北京,大作“批孔”报告。并对他“关怀备至”,待以“上宾之礼”;因此,他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口口声声讲;“中央”对我这样关心,不做点事怎么说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五年第二期《历史研究》,刊登了“四人帮”御用文人梁效、闻军炮制的《论李商隐的<无题>诗》(以下简称《论(无题>》)。这篇黑文,是“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被挫败后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哀鸣,同时也宣泄了这个反革命黑帮野心未遂的幽愤和咬牙切齿的仇恨。这是“四人帮”利用古典诗歌进行反党活动的罪恶铁证。  相似文献   

14.
《人为什么犯错误?》是刘少奇同志一九四一年十月在华中党校所作的专题讲演提纲。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目的,诬蔑这个提纲是“修正主义的大毒草”,“主观唯心主义的黑标本”,“合二而一的反动哲学”。然而,谎言掩盖不住事实,诬蔑无损于真理。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提纲并非什么“大毒草”、“黑标本”、“反动哲学”,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光辉的哲学论著。本文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谈重读这个提纲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翦伯赞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开拓者之一。翦伯赞同志从三十年代起,就努力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使史学研究和当时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解放后,他更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坚决批判资产阶级旧史学,批判以苏联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为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題的初步意见》一文,是他在一九六一年夏开始主编《中国史纲要》一书时,为我校历史系参加编写《纲要》的同志撰写的参考提纲,曾发表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明日报》,后又有个别修改。在这篇文章中,翦伯赞同志就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意见”。这些意见与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的《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的有关讲话相配合,坚决批判了当时存在于史学领域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和浮夸、浮躁等不正之风,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林彪、“四人帮”横行之时,史学领域是一个重灾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林彪、“四人帮”的黑干将戚本禹之流就给翦伯赞同志的《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扣上了“反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纲领”的大帽子。这完全是颠倒黑白,蓄意诬陷。今天,林彪、“四人帮”虽已揪出,可是流毒不可低估。翦伯赞同志当年谈的一些问题,至今仍为史学界所关心。因此,我们将这篇文章的最后改定稿重新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紧步其黑主子江青的后尘,拚命扭转斗争的大方向,在大搞“三箭齐发”的同时,又夹着一个批小说《生命》。在全省的范围内,几乎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不仅在文艺界,甚至在工、农、财贸各条战线展开对一个短篇小说的批判,这是罕见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已真相大白,这是“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精心策划的一个政治阴谋。  相似文献   

17.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动小说《我们这一代》,具有鲜明的尖锐性。这部名为歌颂文化大革命,实为宣扬林彪、“四人帮”的修正主义路线,名为歌颂我们这一代,实为吹捧他们那一帮的大毒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抓住这个反面教材,清算“四人帮”及其代理人反党乱国的罪行,联系批判林彪,有利于分清文化大革命中的路线是非,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人为什么犯错误?》是刘少奇同志一九四一年十月在华中党校所作的专题讲演提纲。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目的,诬蔑这个提纲是“修正主义的大毒草”,“主观唯心主义的黑标本”,“合二而一的反动哲学”。然而,谎言掩盖不住事实,诬蔑无损于真理。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提纲并非什么“大毒草”、“黑标本”、“反动哲学”,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光辉的哲学论著。本文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谈重读这个提纲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贺敬之是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成长起来的优秀诗人。他解放以后至一九五九年期间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收集在他的《放歌集》中。此外还陆续发表了《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等。在“四人帮”被粉碎以后,诗人又重新拿起由于“四人帮”迫害而搁置了十多年的笔,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发表了《中国的十月》、《“八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文艺批评的声誉不大好,有时几乎被当作"棍子"的同义语.这也难怪.因为"四人帮"的确把文艺批评当作棍子来使用,一篇评论文章不但可以扼杀几部作品,而且可以结果作家的政治生命.姚文元不是被江青封为"金棍子"的吗?其实,这条棍子不是金的,而是"四人帮"钢铁工厂里的生铁做的.姚文元之流挥动铁棍子,到处乱打,直搞得文艺园地里万马齐暗,百花凋零.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把文艺批评本身一笔抹煞.毛主席说:"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应该发展".文艺批评不但可以铲除毒草,而且可以灌溉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