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半夜闹鬼     
吴启航 《新少年》2009,(5):45-45
妈妈给我买了一枝荧光棒,有半米多长,一指多粗,放射出晶荧的绿光。绿得像芳草,像翡翠,像宝石。我一晃动,绿色的弧线就在夜空划动,像绿领巾,绿丝带,绿柳条。又好玩儿,又好看。  相似文献   

2.
乡村鸟鸣     
余显斌 《社区》2012,(14):48-48
有句诗说,鸟鸣声是树的花朵。不知是谁的,听得人目光一亮,满心清绿,心里,一时,也亮起一片鸟鸣,带着绿色,带着花香,扯出一片乡村的雨雾。 鸟鸣,总少不了泥土的芳香,只有在乡村,鸟儿才叫得欢畅,叫得生动,叫得满山满谷充满生气。 最近,我回了一趟乡下。 乡下静得能让人听到露珠的呢喃.能听得到最小的虫儿振翅的声音。对于一个久在车声笑语中来往的人,对于一个过惯喧闹生活的人,那一刻,一个负重的身体,如突然解脱了无边的枷锁,那种舒心,实在是难以言传的。  相似文献   

3.
绿色环境是一系列人与绿色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绿色环境以人为本,人文因素是主体,占其主导地位。人的生存需要绿色环境,绿色环境能恢复生机,保持生态平衡是文化的象征,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与行为的标准。 绿色环境的宗旨是要使大面积大范围的树林和地被植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能生存发展,使大地先绿起来。先绿化,後美化,既绿又美的环境,没有污染的环境才能称为绿色环境。水是绿色环境的基本条件。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流就有交通。人气旺,道路通就能创造出绿色环境,绿色环境能阻断沙漠,平息沙化,消灭沙尘暴。从自然现象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很喜欢诗歌,喜欢它的短小精悍,喜欢它的荡气回肠;喜欢它的缠绵徘侧;那种轻扬飘逸,那种沉郁顿挫,那种豪放粗行的气势打动了我,经常是读着,读着,我的心就沉醉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3,(1):21-21
“我是绿色垃圾桶,爱吃剩菜和利饭,瓜皮果壳当零食,厨房垃圾交给我”“嗨,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危害大,千万不要随便扔,找我红色垃圾桶”……目前,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社区祠堂巷小区里,由社工和保洁员装扮的红、黄、蓝、绿四个会“走路”的垃圾桶,一边说喝着自编的《垃圾分类歌》,  相似文献   

6.
星星火炬     
《新少年》2003,(Z1)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给大地母亲披上锦绣衣衫,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中心小学积极开展了“我为绿化祖国做贡献”主题活动。队员们做“绿色小卫士”,担当护绿小标兵;做“绿色宣传员”,向周围的人讲护绿知识,宣传护绿道理;建“护绿小队”,精心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制“护绿小卡片”,为小树撑起爱的保护伞……队员闪亮的行为也感动了当地居民,大家纷纷投入  相似文献   

7.
张国强很东北。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那种口音,那种腔调,那种表情和那些动作,浸透松花江水的纯正东北味道,绝对不是演出来和装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刘行  文镜 《小康生活》2000,(8):22-22
绿壳蛋鸡,五黑一绿,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蛋为绿色,是罕见珍禽极品。养殖前景极好。福建省永定县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经过市场的跟踪调查,决定大规模养殖绿壳蛋鸡并取得成功。现将该公司的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春来白蒿香     
侯利明 《社区》2012,(12):43-43
春天来时,味蕾也在一瞬间复苏。晚上做势梦见一望无际的绿,嫩嫩的,诱人的绿色,转眼就变成香喷喷的一盘,馋得人口水直流。醒来后,就在怔怔地沉思陇悟,那一片绿原来竟然是家乡的野菜。  相似文献   

10.
要问本溪市明山区广场小学有何特色,一个字即可概括——“绿”,该校是市级绿色学校,在“新世纪,我能行”的体验教育中,队活动也围绕“绿”的特色进行。不信,你跟我们到广场小学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朱庆红 《社区》2012,(33):61-61
我一直以为咖啡豆生来就是棕褐色的,直到我来到法国波尔多市后,才知道咖啡豆的本色是绿色,绿咖啡经过焙烧后才成为人们常见的褐色咖啡豆,焙烧后的咖啡豆经粉碎,再用沸水冲泡或煮,才成为香浓美味的咖啡。  相似文献   

12.
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圣洁的色彩。古往今来,绿色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为它吟诵,为它挥毫。诗中用"绿"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其中有"淇奥绿竹"的比兴。两汉罕见,唐代颇多。用"绿"来描述春天的景象,唐代诗人甚见创意。贺知章的"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春风裁出"绿"的飘带。  相似文献   

13.
草原四色     
草原何止四色,如落霞余晖的点点镏金,如浮云群羊的辉映浓白,如暴雨压城的遍野黯灰,如孤立野花的孑然殷红,但所有的色彩,都在绿色之间融解;放眼天涯,无论一马平川,或是绵延丘壑,都铺了绿色的毯,让人沉湎的绿,让人迷恋的绿,而我们,在绿色之间疾驰,用短暂的旅程,窥豹一斑,见证草原的四张面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果洛纪行     
师永祥 《北京纪事》2017,(10):33-36
走进果洛 汽车翻过海拔4782米的尼卓玛山,眼前景观一下子由身后的灰色变成了水绿色.草地延伸到山顶,黄色、红色、粉色的野花一片又一片,清澈的雪山融水沿着山谷欢快地向东流去.那种绿色,是我在家乡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那是一种清纯透明的绿色,那是一种粗犷秀丽的绿色.同行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修东波告诉我,现在进入了州府所在地的玛沁县.  相似文献   

15.
头驼a 《市民》2006,(6):70-70
我的房子在一个绿树环绕的小山坡上,这栋居民楼与包围着它的树、和居住与其中的多数人一样,都颇有些年纪了。但是也像它的老住户们那样。老得不失体面。楼道总是打扫得很干净,绿色的瓷砖透着凉爽的锃亮。我的房子不大,但是足够了,有客厅有卧室有书房,都是我喜欢的模样。因为是顶楼,夏天会有些热,但视野也因此而宽阔。客厅有朝南的窗子;冬天阳光好的时候,我就躺在窗角的绿沙发上,以一个自闭症患者的方式享受季节的美好。  相似文献   

16.
爱情牛股     
子薇 《可乐》2008,(4):16-1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一天,我穿了件绿T恤衫上班,主管皱着眉说:"好好的穿什么绿衣服?上面还有个熊,真晦气。明天穿红衣服,最好背上还画着公牛队什么的。"原来,股迷见了绿色衣服和熊图案就害怕。同事赵朋坏笑道:"以后天天穿红,像新娘子一样。"他收起笑,认真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7.
林颐 《社区》2014,(6):54-54
“绿客”是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时尚,酷爱户外运动,支持公益事业,善待环境,有环保节俭意识的人的自称。几年前,我应网友“绿行天下”的邀请,加入了一个爱好单车户外运动的QQ群,不少驴友都是“绿客”。从此,我几乎每周都参加一次单车骑游。每次我们还自带方便袋,顺便捡起别人丢弃的垃圾。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学校——振能小学是广东省绿色学校。走进振能小学,只见满目皆绿:绿色的树,绿色的藤,绿色的花坛,绿色的墙,绿色的标志,还有同学们绿色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心林随笔     
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绿色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烦恼,没有太多的繁忙,就这么静静地感受着流动的绿意。眼前的,是大片大片的绿。都说人需要朋友,而在这个人烟全无的世界里,我却感觉不到孤独和  相似文献   

20.
柳思     
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其中就有村前屏障一样的一湾一湾的柳。春天来了,烟笼霭幕,绿得醉人,儿时的梦都染成了一抹绿色。祥和的绒绒的柳,是我人之初温暖的襁褓,"嘤嘤"柳笛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