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红宇》,《荆棘鸟》与《蝴蝶梦》这三部小说中,相距百年之遥的三位作家,以不同的笔触塑造了三个“隐蔽”的主人公的形象,一个虽生犹死,一个阴魂不散,一个先生后死,虽都是故事中“隐蔽”的人物,但作者在写作手法上却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2.
张磊 《兰州学刊》2010,(4):141-144
果戈理是19世纪上半叶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对整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为俄国作家所接受和继承,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后来的左琴科、布尔加科夫、纳博科夫等。  相似文献   

3.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和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在各自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和《红字》里都使用象征手法来烘托爱情主题,尤其在景物象征上,两位作家都分别赋予了自然现象和植物以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的景物象征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对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爱情主题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舍伍德·安德森和沈从文两位作家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及表现主题对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与《边城》进行比较,指出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这个重大的历史转型期,工业现代化给乡镇居民带来的孤独、困惑与异化。由此可知,尽管其文化背景、创作手法、技巧相去甚远,但由于同处乡村城市化进程这一大背景,因而所揭示的主题相似。  相似文献   

5.
程涛 《理论界》2007,(7):195-197
亚历山大·勃洛克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他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作出了长诗《十二个》,体现了作家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本文从剖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认识诗作《十二个》,阐释了诗作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丁萍 《理论界》2006,(6):202-203
约翰·高尔斯华绥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银匣》是他完成的第-个剧本。在小小的“银匣”中,他充分而巧妙地运用了讽刺手法,从对贫富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自私两方面进行有力地抨击,突出了重大的社会主题。此外,了解作家的身世背景与创作特点,会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的讽刺意识与叙事特征孟昭连讽刺既是一种文学手法,也是小说观念的因素之一。早在史前小说中,讽刺就已经作为一种文学意识存在。神话中尚无讽刺因素,但在先秦寓言中,讽刺就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手法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手法”,而且还表现为明确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哈代和德莱塞同处于变迁的时代,大体相似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们创作中有某些相似的可能.而置身于两个国度和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决定着他们创作中差异的存在.文章用比较的方法,以两位作家有名的两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从创作主题、结构、创作技巧、方法等方面对两位作家的创作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紫姬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对人的本质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两位女性作家的共同偏好,并体悟两位作家创作中的女性观、人性观和婚恋观的异同及成因。  相似文献   

10.
《斩鬼传》是我国第一部纯以讽刺为目的创作而成的小说。从对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影响上看,《斩鬼传》的贡献是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比拟的。由于当时社会舆论和政治环境的压力,使《斩鬼传》在作者有生之年未能付梓;而在作者辞世之后《斩鬼传》却被广为刊布。《斩鬼传》在创作主旨、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发展起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马伯乐》是中国现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在香港时期,在贫病交加,个人心情极为恶劣的条件下所写的一部力作.书中描写了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混乱和狼狈,刻画了马伯乐等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惊慌失措纷纷逃跑的投降主义者的嘴脸.在当时给世人一个警醒,也给历史留下了一幅难得的战乱世俗图.通过作品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作家那爱祖国、爱民族、疾恶如仇的内心世界,也使我们在欣赏这部讽刺之作的同时看到了作家艺术个性的丰富性和创作潜力.从萧红创作的整体情况看,她并不属于讽刺作家一类,但她的《马伯乐》这部揭露中国抗战现实中“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的作品,却充分地显示了萧红出众的讽刺才华和独具的特色,展示了讽刺艺术的特有魅力.在《马伯乐》中,作家的讽刺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在对丑类给予辛辣讽刺的下面,深埋着作家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俄国文艺批评家谢德林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的创造者赖以出发的理想”萧红写马伯乐,是愤怒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主义,民族失败主义及亡国论,旁及各阶级落后层的麻木不仁和惊慌失措的逃跑主义.作家运用讽刺的手法对此表明了批判的态度,从而也展示了作家反对外敌侵略,反对投降,热爱祖国和民族的赤子之心.例如作家在对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代后期,以“幽默小说家”的姿态登上文坛而引起世人注目的老舍,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问世以后,幽默讽刺作为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一直保留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成为他的作品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在一些研究老舍先生创作的文章中,往往忽略他的幽默讽刺风格的变化发展,特别是在研究《四世同堂》这部全面而深刻地体现老舍先生创作风格的作品时,更不能不顾及这种变化和发展。这部作品,虽然仍保留着幽默讽刺的风格,但幽默由诙谐变得深沉,讽刺由温馨变得辛辣,而且冷静分析批判的成分明显加强。这种风格的变化,体现老舍先生创作思想的发展和对社会认识的深化,对加强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深化、丰富这种艺术风格意蕴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 自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列出“讽刺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并以《儒林外史》作唯一代表之后,“讽刺小说”作为《儒林外史》(下简称《儒》)的小说类型定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鲁迅先生抓住了《儒》最主要的美学特征,由此出发而对《儒》作出的高度评价是准确和公允的。不过,当我们在对《儒》进行比较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时,就不能仅用“讽刺”去囊括作品所有的审美特征。事实上《儒》除了通过对否定性人物、现象的讽刺去揭露批判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14.
《觉醒》与《寡妇赞歌》都是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主人公觉醒后开始身份建构为线索的小说。两部小说在叙事手法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但两位主人公基于相同目的的身份建构之旅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试比较两部作品中促进主人公觉醒的相似积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她们的影响,从而解释其身份建构结果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与其暴露明朝中后期黑暗现实的写实内容相对应 ,《金瓶梅》具有强烈讽刺效果且呈怪异性。作者运用悖论、反讽等讽刺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把人物众生相本质暴露无遗。同时 ,与悖论 -反讽文本相关连 ,作品呈现非主观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而为中国传统小说所缺乏。直到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探讨海明威第一本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创作风格 ,对研究其整个创作风格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在该小说中 ,海明威主要运用了场景手法、戏剧手法和嘲弄手法塑造人物的个性。场景是海明威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 ,场景是纲 ,人物个性和人物的人生观都围绕场景进行 ;戏剧手法是海明威最具影响的表现手法 ,人物对白栩栩如生 ,寥寥数语就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嘲弄手法贯穿海明威的小说 ,小说中的嘲弄是对人物命运的嘲弄 ,用浓缩了的笔墨来揭示人物痛苦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张恨水散文艺术的极致——《山窗小品》艺术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先生既是现代著名小说大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造诣很高的散文名家。其散文创作贯穿于整个写作生涯,在其创作总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艺术上独具风格特色。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确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创作中,《山窗小品》(作家生前出版的仅有的两本散文结集之一)最集中、最完整、最清晰地展示了张恨水先生散文艺术的总体风貌与基本特色,深蕴着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塑造大量运用了诗语难化的手法,错综使用口语与书面语体,钟情于谚语与歇后语,同时采用情节延宕、对比、分解、重复、曲笔、反讽等手法,与西方文论的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在陌生化理论下,其在语言上具有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扭结反常、诗语奇异化的特点;在情节结构上采用延宕手段以"阻挠和延缓"情节的直线发展,推迟了故事高潮的到来;同时运用曲笔反讽的手法,制造人物前后印象的差异,从而勾画出人物的灵魂,达到讽刺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小说、散文、童话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对我国新文学运动的重要贡献之一。《倪焕之》的主要成就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主要人物倪焕之和他的“同志”、小学校长蒋冰如,在乡镇试验所谓新教育的过程——他们的幻想、奋斗和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