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在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和持续进步的线性进化观带来经济发展、物质丰裕的同时,也使人溺陷于异化生存之境,引发道德缺位、信仰缺失、责任与诚信意识缺乏等诸多问题;重新反思儒家文化,抉发儒家“道德主体”等思想,既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是应对现今社会道德危机,为“超越精神失落,主体责任感缺乏”的当代德育教育提供可资镜鉴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智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4)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爱物惜物 ,取以时度”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 ;“真善美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教育和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秦红增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48-51
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伦观、个体内外和谐的修养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纪真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12)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的特征。“人性本善”的假设使儒者只知“仁以扬善”,而不知“智以驭恶”。传统伦理文化在处理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言与行的关系上往往未能起到促进“善”的作用。中国传统伦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断裂,面临重建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胡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6)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伦理意义体现在对"仁"的高扬与彰显,这一论点符合我们对中国社会德性论传统的认识,但这种只强调动机而较少关注道德实践结果的倾向却遮蔽了传统慈善事业重"善"的事实。中国传统慈善是以"仁"的道德情感为动机,以"善"的实现为目的的道德实践。"仁与善"共同构成了慈善伦理的双重道德哲学意涵,并在慈善事业上具体表现为"养"与"教"。传统慈善"教养兼施"的模式可以在伦理型文化之中实现自洽,但近代以来,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崩解后,"仁养"与"善教"发生分裂,两种慈善事业路径分别孕育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3):349-351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际信誉和中国未来的时代问题。其生成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打破这一道德缄默,关键在于培养企业的伦理人格与打造合力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张春梅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7,20(3):349-351
中国企业的“国际道德缄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际信誉和中国未来的时代问题。其生成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打破这一道德缄默,关键在于培养企业的伦理人格与打造合力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张嘉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87-90,104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大门被迫打开以后,经过较长时期的中、西学相互斗争、渗透,逐渐走向近代化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与幻觉;鸦片战争惊醒了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时期的客观环境和阶级局限制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和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9.
林心雨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29
伦理人性论从存在理由、目标方向、具体约定三方面影响道德建设。人类精神层面的存在及其对人性的自我追问是道德建设存在的主体内在依据;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伦理人性论区别于其他侧面人性理论的重要标志,为道德建设预制了目标方向;伦理人性论要求具体道德规范设计必须合乎人性,才能使道德获得尊重和信守。这三个方面贯穿于道德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孔子虽处春秋乱世,但其"仁"思想普照于世几千年仍光彩不熄。从自爱到孝悌再到泛爱众,无不彰显孔子推己及人、和为贵之高尚。利用孔子"仁"思想与道德关系的辩证统一,通过"学"、"思"、"省"三步阶梯内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形成良好的培育大学生的"仁"心;通过"礼"、"言"培育大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12.
白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5)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由于反动势力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前一个任务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完成。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先后都归于失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指引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戴冬冬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42-45
在分析了华商文化的基本商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华商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独特价值.论证了华商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获得成功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华商文化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大一统的整体观念在现代管理中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其"人和"思想是现代"双向对称"管理模式的真实体现,是未来企业激烈竞争的"调和剂".华商文化思想必将对现代的企业管理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中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兆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93-97
《新青年》杂志对科学问题的探讨已上升到科学主义层面,并与中国新文学有着内在的学理逻辑联系。崇高科学的历史语境,使科学精神成为强势话语,决定了写实主义(包括自然主义)在现代中国的独尊地位,也使反科学主义的、按“进化论文学观”演变流程应处于前列的“新浪漫主义”退居其后。就历史理性而言,中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对科学主义的抗衡,是逆历史潮流的,但它们的价值选择却指向了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负面成分的批判,趋向了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罗建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人生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基本关系。中国历代思想家对此作了非常深刻的论述 :人格乃安身立命之最贵 ,仁信乃为人处世之根本 ,公忠乃善待社稷之核心 ,知天乃持续生存之前提 相似文献
16.
陈贻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Z1):205-208
文章指出:以德治国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从而使以德治国思想与依法治国思想有机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涉及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思想是“和平”、“合作”、“信义”。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晚清政府外交思想中的传承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表现为“天朝大国”的以“抚”为特征的恩威兼施;从中法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表现为以“信”来“保全和局”;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表现为借助列强之力维持和平;从八国联军战争到辛亥革命,表现为“委屈求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民国政府外交思想中的传承是:从广东国民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思想为主导;从南京政府成立到“七七事变”,表现为对日妥协有“度”以及努力促和;从“七七事变”到抗战结束,表现为立足于战争,不放弃和平,并以“信”求和。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思想中得到了很好传承。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2):5-11
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就是要突破“洋魂西话”对“中魂汉话”的遮蔽,化“洋魂西话”为“中魂汉话”。自己讲,讲自己,不是排斥西方哲学,而是“知己”,知己是为了更好地知彼。知己知彼,才能平等地交流、对话。在中国哲学语境下,中国哲学是指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道的体贴和名字体系。惟依此规定发现中国哲学创新的三条游戏规则,即核心话题的转变,诠释文本的转换,人文语境的变化,才能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形式——和合学。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发源于西方的近代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力量型"科学,它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可以为克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作出贡献.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对于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这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程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发掘与利用关涉到中国现代和谐科学体系的建立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