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个体的发展及其可能性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个体的发展及其可能性空间楼慧心哲学之“终极”关杯;归根到底是对人类个体的关怀一个处于现代化启动初期和快速推进中期的社会,自然科学技术和相当一部分社会科学技术,都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前者为现代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所必须,后者则可为推进体制改革和保持社会...  相似文献   

2.
文化活动之所以成为文化的活动,就在于“物性”和“人性”在其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显在的和潜在的、相得益彰的呈现。在当代,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实践活动的文化蕴含越来越多地直接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方面.不但人们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增添了精神文化的含量,就连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的意味也逐渐普遍地呈现出来。因此,“在审美话语中寻找人类与自然固有的和谐关系”只能说是形式美学范畴中的必然课题,而使人成为“道德-文化”的人则是生活美学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人日是社会物质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人口的状况(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或者延缓”的作用。人口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经济问题,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规律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而且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 ,加速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文章就“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科技革命的开展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速人的现代化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本质上,“中国道路”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历史重合,社会主义方向、核心主导、市场支撑和依法治国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基本向度。在实践中,“中国道路”则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了最现实途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同时也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当代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各层面的重要范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邓小平认为,和平和发展,乃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整个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范畴。经济学研究发展,探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形式和速度;社会学研究发展,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揭示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后果;自然科学、综合科学也研究发展,目的不仅在于推动这些学科自身的发展,还在于进一步揭示发展一般本质。例如摘理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结果,是基于自身国情、坚持走自己道路的伟大创造。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现代化新路,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开创了现代化的新范式,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在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史上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将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也将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探索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潜存着实现人的本质的逻辑线索及其相应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指涉,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实现人的本质的价值遵循和实践路径。以人本逻辑战胜资本逻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态全新超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强化的理论价值;针对国际社会“异化”症结提供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方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发展的社会价值;在追求代际公平中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充实的历史价值。通过发展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国际组织建设、促进国际秩序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个体本质、社会本质和“类”本质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级组成部分 世界上有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是伴随新的经济关系的建立,新的政治结构、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建立。新的社会条件、新的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造就一代新人,而一代新人的出现,也正是这种新的社会生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社会现代化正是相对于社会传统而言的一个概念,社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全面摆脱传统的历史转  相似文献   

10.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达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现代化”一词。2 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思想界还曾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外部条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与政治的关系、现代化中“工业化”与“农业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现代化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是,对现代化的真正实践还是在2 0世纪5 0年代以后。我国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的事实,为尽快改变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1 在现代社会及现代人眼里,民主这一词眼似乎越来越与现代化已不可分离。除了科学与现代化的关系,现在看来,民主与现代化的关系亦正日趋明显地呈现在世界人们的面前。可以这样说,科学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物质世界”的现代化,而民主的高度发扬,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科学或生产力和民主这二者的充分发展,同为现代化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前提。没有科学,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同样,没有民主,也不可能是现代化了的社会。那么,什么样的民主又算是现代化了呢?民主在其现代意义上的内涵应该包括着些什么?时至今日,关于民主这一理论概念本身,恐怕仍困惑着不少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一词是用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概念;迄今为止,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最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候起,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现代化问题;因此,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当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之后,全世界处于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丧失了独立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所以,开放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化过程中,“善”的“善化”,伴随着“恶”的“恶化”;“美”的“美化”,伴随着“丑”的“丑化”,我们对此须有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重构、现代化创造人类社会新文明、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由“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4.
交通的技术文化是人类在克服人、物、信息位移困难的历史中日渐积累而成的。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新的交通技术文化出现。现在,交通已实现机械化,并超着自动化、智能化、美观化、实用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交通技术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交通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交往的条件和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居住意识与房改陈根香衣、食、住、行乃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条件,居者有其室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既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人类对居住问题的认识历来存在诸多分歧,早在1872年恩格斯就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和浦鲁东主义展开了...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与信息能力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相应时空尺度及约束条件下改善自身物信关系与结构,在距离可及性上实现趋利避害的基础性功能。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目前已高度发达的交通与信息能力,其实只是在生命进化早期形成实体移动和信息处理可及性本能基础之上的扩展。早期人类位移与交往的进步主要属于生物进化的范畴,但两足行走和超强的信息能力使其在所有生物中脱颖而出;文字和认知经验在农牧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得到极大攀升,人类越来越多驯化畜力、改善车船并兴建基础设施;而工业革命以来的交通与信息能力则更多依赖于矿石能源、科技与组织水平的提升。极大受益于科技革命的交通通讯进步,不能违反人类在生物进化阶段所形成的相关基础性本能。同时,我们仍需敬畏所有已经了解以及尚待认知的自然规律,并在面临又一次重大阶段性转换的关键时刻避免因无知而犯错误。基于进化视角的人类通史特别是文明“史前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界。  相似文献   

17.
重视对“广义政治”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政治”是我们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探索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它与“狭义政治”相对称,意指所有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共同特征和最一般本质。其基本含义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及其历史惯例或法律规范的社会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公共权力活动和过程。根据广义政治论,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政治生活如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阶级政治是人类社会特定的政治生活形式。广义政治理论为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管理意识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 ,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 ,微电子、计算机、通讯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带来了信息、网络化的经济走向。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特别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文从创新意识和管理创新概念入手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解决不同阶段而尤其是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创建、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它代表了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进步一边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过程还是结果来看,无不都在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向度,根本地区别于那些否弃“以人民为中心”的其他传统文明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符合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对现代化的伦理追求,它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而今天新出现的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新兴人类文明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爆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富于现代生存智慧的人们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则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发展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尝试性探讨。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人崇拜自然”、“人征服自然”和“人协调自然”三个基本阶段。在远古时代,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幼稚无知和对大自然的软弱无力,因而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产生了自然崇拜。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进入机器文明时代以后,人类越来越显示出“征服自然”、“主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