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2.
编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 ,编辑主体意识在编辑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着编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编辑主体意识包括现代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特色意识、超前意识、求异意识和模糊意识  相似文献   

3.
社科学报编辑的政治意识一般是指其在学报编辑活动中对政治领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包括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编辑的政治意识直接关系到其所筛选、把关、构建、传播的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构成有:导向意识是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核心;把关意识是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关键;责任意识是学报编辑政治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具有他的编辑意识。本文认为:孔子的编辑生涯应分为中年时代和晚年时代两个阶段;孔子的编辑意识可分为“文化积累意识”“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导向意识”三种类型。孔子中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和“文化传播意识”,晚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孔子编辑《诗》《乐》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编辑《书》《礼》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传播意识”:编辑《易》《春秋》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5.
浅谈编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编辑工作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具有良好的编辑意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编辑的关键。编辑意识包括定位意识、把关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受众意识等,需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编辑出版物中的差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其中编辑的问题意识淡薄是基本因素之一。本文通过两则编辑案例分析 ,提出了编辑“问题意识”问题 ,即什么是编辑的问题意识 (它包括了知识结构和意志结构 ) ,其重要性是什么 ,以及编辑如何具备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现代意识主要包括现代理念、现代视点、现代信息和现代手段意识.编辑现代理念的核心是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突破意识,编辑的现代化视点是编辑所刊论文观点创新与理论突破的前提,编辑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时代衡量编辑学识水平和刊物学术水准的重要标志,将现代技术运用于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则是一个现代化的编辑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而编辑意识是随着编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运作模式和编辑活动的新变化,编辑意识也要打破传统局限,在保持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的基础上,强化编辑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以改变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兼论编辑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编辑现代化涵盖两层意思一是编辑手段的现代化,二是编辑主体的现代化.二者互动互进,尤以编辑主体现代化为重.文章认为,增强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编辑主体现代化的首要选择.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当中对出版物质量所作的一种价值界定,指出版物质量的优化和高档次化.它是编辑主体的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等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窥视和论析了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生成的必然性、内涵特质及实施编辑主体品牌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与修改权行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的主体意识是编辑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认识,它指导和制约整个编辑的运作过程。主体意识存在偏差会导致编辑在修改文稿时产生错误的做法。为纠偏匡谬,走出误区,编辑应强化相关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正确行使编辑修改权,确保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本文作者对其过程曾做过一些思考,本文就是与此有关的几个思想断片的组合,涉及到的问题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遍问题及其在中国的特殊问题是什么?两者的结合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结果?为什么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标志和典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它又走过了怎样的路?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荣辱观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指引,在价值取向、发展理念、促进手段等方面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动力,创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 ,民族院校学生具有健康、稳定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职业观。但是 ,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健康因素仍然存在。我们要从民族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 ,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充实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下功夫 ,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与范式转换的特定历史时期,文艺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关于问题的问题.即我们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是有意义的,它相对于什么对象有意义,在何种历史、何种语境、何种层面上有意义,不同范式观对问题是如何设定与回答的,即对于今天文艺学的现实来讲,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假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方志敏瞿秋白在失去自由的狱中,他们的心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心境衍变会呈现怎样的过程,变化的心态又以怎样的行为显现,两人在狱中的心境有何差异及其“异”之产生的缘由,这便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17.
女性的价值选择与实现是女性解放的实质所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这一问题面临许多新情况.是成为事业的"女强人",还是回归家庭,或是二者兼顾,不同的女性选择着自己不同的的归宿.而作为一个整体,女性的价值是什么?整体女性又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选择?本文对此给予了较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教育模式是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条件要求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确立。教育模式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靠什么培养人和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出的人等一系列问题。海内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发展历程、模式特点、运作机制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海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特色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沈素珍 《东方论坛》2010,(4):54-56,93
《孟子》中的荣辱观丰富而深刻。该书对"仁则荣,不仁则辱"、"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无耻之于人大矣,……无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等的论述非常精当,发人深省。研究挖掘《孟子》中的荣辱观,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所知学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所知学的基本思路是将一切皆作为所知来处理,然而,“可知”并不能涵盖一切、将“可知”作为一个外延最大的概念违背了语言常规,脱离了“可知”这一术语能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实际用法。我们真正所知道的只能是各种不同的事实;不仅如此,无论是已知的、当下所知的还是可知而未知的都只能是事实。可以与事实相对应的是特定的陈述语句而不是特定的语词,故“语词只能表达所知”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与所知学认为“我们所考察、研究的都是我们所知道的”相反,真正需要考察、研究的恰恰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而不是我们所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