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闲聊中听到这样一件事,企业离休干部常某易地安置回原籍定居,每月原单位给他寄发离休费以及各种补贴时,把邮寄费算到他头上,从离休费中扣除。为此,这位老同志很不愉快。请问,按有关规定,这笔邮寄费该由谁负担?  相似文献   

2.
政策问答     
《老友》2015,(1):25
一、近期有部分省直单位老同志询问如何报送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有关信息,现答复如下:省委老干部局、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直单位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相关信息报送的有关通知》(赣老发〔2009〕28号)就省直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相关信息报送通知如下:一、各主管部门将当月变动情况在次月10日之前报省委老干部局,由省委老干部局汇总报省财政厅核定下月生活补贴发放数。二、离休人员发生变动的,主管部门应按要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法     
关于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的问题问:我们是企业离休干部,这几年离休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往往前清后欠,令我们十分苦恼。据说,省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对保障我们按时领取离休费有何新的举措?吕梁志梁等答: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山西省财政厅、山西人事厅、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晋组通字〔2001〕35号),就个别地方和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保障覆盖面不全、保障程度差等问题,要求各地、市…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襄汾县有离退休干部2300余名。为了确保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到实处,襄汾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从而彻底杜绝了离休干部“两费”前清后欠的问题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了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一、建立完善离休费保障机制。一是行政单位和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财政按月足额发放;二是企业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全部由财政发放;三是在财政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离休干部离休费的发放…  相似文献   

5.
政策问答     
《老友》2013,(7):34-34
1.自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提高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的通知》(组通字〔2011〕29号)以来,部分《老友》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文件中"基本离休费"的含义以及"生活补贴"发放方式等问题。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现答复如下:(一)组通字〔2011〕29号文件所称"基本离休费",是指本人离休时计发的基本离休费和离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离休费之和。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2,(8):39-40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设区市市委老干部局,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赣企业: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离休人员与国家机关离休人员离休费平衡工作的通知》(赣府发[1999]32号)精神,企业离休人员(含“建老”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参照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转发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赣民发[2012]3号)规定的标准和时间执行,  相似文献   

7.
一次,深入到一位离休于企业的老干部家中,询问“两费”落实情况时,这位老同志从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堆长达三年未报的一万多元的药条子。我不由愣住,问道:“厂里没报销,咋不向上反映。”老同志讲明情况后说:“饿死不告状。”听后,感慨万端。 老干部是何等高尚。他不是不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并非不懂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因他深知,近两年所在企业不景气,保离休费单位 已尽了努力,在企业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2,(8):39
赣人社发[2012]38号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设区市市委老干部局,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赣企业: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离休人员与国家机关离休人员离休费平衡工作的通知》(赣府发[1999]32号)精神,企业离休人员(含"建老"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参照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转发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赣民发[2012]3号)规定的  相似文献   

9.
我叫杨德,是繁峙县光裕堡乡一名普通离休干部。大前年已到离休年龄,但我不愿退,心有余悸,怕离休后,待遇落实不了,受人冷落。前年办理离休手续时,乡里为了欢送我,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还特地从县城请来了摄影师,大家与我合影留念。当时,虽说我表面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4,(2)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行业单位,省直有关部门:根据赣府厅发[2003]45号的精神,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从2003年7月1日起提高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凡2003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休手续的企业离休人员,比照赣府厅发[2003]45号文中对我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末,是长治县干部离休的高峰期,当时,由于企事业单位正处于变革之中,尚未定型,因此经济很不景气,不少单位发不了工资。因此,企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踢破”了县委、县政府的门槛,要求领导给他们解决离休金和医药费不能按时发放和报销的难题。小河无水大河干,企事业单位经济不景气,县财政自然也很紧张,县财政只给在职干部发工资,单位没有办公费,办公费用都由本单位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政法系统的老干部,贾升贵老人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职位上离休以来,一直为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呼喊奔波,为“依法治国”发挥着余热,博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赖。为人称道的是,他在75 岁高龄时依然热情不减,历时1 年半,行程2500 公里,为身在异地的离休老干部的合法权益讨了个公道。 原籍昔阳县的宋某,于1944 年参加八路军离家,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后来转业到北京从事教育工作。离休后思乡情切,可是回家探亲却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土改时分给他的3 间瓦房, 1986 年被其胞兄借换《土地房产证…  相似文献   

13.
邵玉田 《老友》2011,(8):66-66
我要介绍的这位86岁的电脑迷,是住在我楼上的.邻居。他名叫徐寿山,1942年参加革命,1948年入党,长期在盐城地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曾担任过县总社、专区合办处、地区农资公司等单位的领导职务,1985年离休。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老年大学的李洪宝校长已79岁,他离休前曾任原崂山县委书记,1992年李沧区成立老年大学,他出任校长一千就是14年。学校刚组建时,硬件设施跟不上,学员不多,李洪宝经常跑有关单位,筹措办学资金,广泛宣传,学校很快走上正轨。学员从最初的10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700多人,从最初几门课,发展到  相似文献   

15.
我爸爸禹明,今年68岁,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他爱好新闻和文学。18岁时开始搞新闻工作,一搞就是三十多年,后来又主办了近二十年的文艺刊物,一直到离休。 我爸爸离休后,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但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写的东西更多了。特别是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共50多万字,一部叫《爱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军队某干休所离休人员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某干休所的年龄≥80岁的离休人员2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综合健康状况和跌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调查中207例研究对象[男性195例(94.2%),女性12例(0.58%)],平均年龄85.99±5.28岁;其中131例离休人员既往有过跌倒史,占总人数的63.3%,男性125例(64.1%),女性6例(50%);80岁以上离休人员跌倒发生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大,跌倒的概率增大;经分析显示,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常服药、常饮酒、静力平衡、动力平衡态、步态等。结论本研究离休人员中,高龄离休人员的跌倒发生率很高,严重威胁离休人员的身心健康,需要加强干休所与家庭照顾的联动作用,让离休人员安度晚年;离休人员跌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的用药、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预防跌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3,(9)
王祖元今年80岁,是铅山县紫溪中学的离休教师。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离休后继续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受到人们的称颂。王祖元老人乐于助人,经常解囊资助生活困难的老人。他家住河口镇,常去镇敬老院看望老人,问寒问暖。逢年过节,他从自己离休工资中拿出二三百元捐赠给敬老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97岁,离休前曾担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48年我36岁,但参加革命已经11个年头了,在晋绥二分区山西神池县任青委书记。南下时,我们是  相似文献   

19.
夏江 《老友》2010,(9):24-24
谢祖茂是峡江县巴邱小学离休教师,现年80岁。谢老于1981年11月离休。因学校工作需要,他一直留用到1993年3月才离开  相似文献   

20.
胡春同志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离休老干部,蒙古族,生于1926年。离休前,历任内蒙古农牧学院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纪委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