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1990年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深情表达了党对我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就必须要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精神指的是五四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潮流。它包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个性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进步创新精神和科学民主精神。这些深邃的内涵体现了开放性、创新性和理性批判等时代特征。所以我们要继承弘扬五四精神 ,完成五四先驱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弘扬“五四”精神 ,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当代青年继承“五四”精神 ,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大旗 ,为振兴中华民族 ,贡献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爱国运动。以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励了“五四”以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继承“五四”先驱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传统;学习“五四”先驱者“铁肩担道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五四”先驱者勇于在中国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和勇气,积极开拓进取,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五四所高举的爱国主义旗帜,是理性的爱国主义,是要使人们从封建时代的传统爱国意识中挣脱出来,不去爱封建专制之国,不去爱腐败卖国政府把持之国,而去建造一个人民民主之国,主权在民之国。“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反帝的,但不同于义和团之类的近代…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邓小平同志关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其爱国主义思想主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对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青年素质结构中优秀文化传统素养的缺乏 ,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决不可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将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青年学生只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崇高的人文精神 ,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永立不衰之地  相似文献   

8.
100多年以前,我国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青年是发起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关键作用,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此,青年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开启了青年发起进步运动的先河.当代青年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新世纪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尤其要注重汲取五四青年精神中的深厚养分:体现斗争与创业双重特性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统一的爱国主义;对科学与民主的追求,实践积极的进取与创新。并将之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是革命文化的源头;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文化继承五四新文化爱国主义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与革命斗争互相促进,为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但五四时期以启蒙主义为特征的精神文化传统萎缩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文化在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之后,政治文化趋向成熟,物质文化得到重视,但精神文化滞后。重视政治文化、集体主义和传统是革命文化的突出特征,精神文化、个性主义和文化创新有待加强。革命文化是一个大系统,需要三个子系统互相促进方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1.
王朝明 《今日南国》2009,(10):53-53
5月4日,是中国青年的节日。90年前,“五四”运动的爆发,像一道闪电,撕裂了窒息的黑暗;像一点星燧,引燃了燎原的烈焰。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青年。  相似文献   

12.
五四精神是在五四运动过程中淬炼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内在核心,力求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科学民主是五四精神的鲜明特征,敢于破旧立新、勇于创新是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有利于激发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培育青年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青年一代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积极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坚持砥砺前行,在逐梦圆梦中坚守初心使命,把五四精神从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五四”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五四”精神是高度觉悟而又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五四”精神是坚持科学态度、热情追求革命真理和忠贞服从革命真理的精神;第三、“五四”精神又是认真学习、坚决坚持和勇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青年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青年知识分子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具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五四精神,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五四精神不同于五四旗帜或口号,五四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时代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同时五四精神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这些精神对于我们当代青年又有何借鉴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一初略探讨。一、自强精神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五四青年弘扬了这一传统,具体表现有三:第一,自主。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青年应该是“自主而非奴隶的”。因为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之下,中国人很容易养成一种奴性…  相似文献   

16.
"五四"精神是以反帝爱国为核心,由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探索与创造精神、奋斗与牺牲精神互相渗透、互相贯通而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距今86年了,但"五四"精神焕发出的时代光彩,对当代青年仍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让"五四"精神发扬光大,是当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批判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深层底蕴。五四批判精神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保守、专制的一面,引发国民救国图强的思考,确立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五四批判精神,以诚挚的家国情怀勇担历史重任,以敢于质疑的态度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同时,也要以反思的态度超越五四批判精神,认清五四批判精神中形而上学的一面,在批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同时确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五四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新时代青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时代青年应充分学习借鉴五四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民族危亡时形成的价值观和付诸的伟大爱国行动,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青年群体要发扬理性爱国主义;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最终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实现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青年运动,五四精神是青年们基于当时的国情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其最根本内容就是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承与发扬五四精神的基础上,新时代青年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更为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新时代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积极与信仰对话;坚守青年担当,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支十分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从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孕育、形成、从低迷到复兴、大发展和新飞跃五个时期。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约古老传统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继承和弘扬湖湘文化中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对推进湖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