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分析中小企业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认识不足、核心价值观缺乏、家族色彩浓厚、创新精神不够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化是其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但是,目前国内信息化研究大多是以大型企业为对象,很少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则通过对目前政府的企业信息化政策、中小企业自身和中小企业信息化软件市场竞争特点的分析,指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进行行业细分是一条适宜的发展之路。同时文章也简要描述了对将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管理伦理的建设,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管理者道德素质不高、企业员工缺乏伦理意识、信息制度不完善,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伦理缺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伦理建设,应从提升管理者的伦理素质、提高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增强信息透明度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在江苏省,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江苏省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因此企业信息化对江苏省中小企业意义重大。但是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资金投入力度小、信息化人才匮乏等问题,政府、中小企业和系统开发商三方面应该共同努力,促进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实现信息化,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直受人关注。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在认识、资金、服务等诸方面存在着问题,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为此,必须从强化意识、集中资金、优化服务体系的角度来做好信息化的准备工作,完成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体化,加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和建设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信息化建设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了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原则 ,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转轨经济中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状况下我国中小企业还缺乏长足发展的优良环境。实际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的问题,但在这些国家通过制度建设得到了相应的妥善安排,日本、美国、德国、英国、俄国、韩国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典型,这些国家通过国家立法、政府出面的信用担保、活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等手段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的很多成功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已加入WTO,大量的外国先进企业不可避免的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资金缺乏,产品竞争力差,以及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缺乏对外经营权等是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主要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进行联合经营等项对策。中小企业以此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经营,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李益民 《南都学坛》2006,26(5):113-114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贷款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缺乏等,可通过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完善贷款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等措施克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 WTO,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激励机制欠缺、中介服务薄弱等因素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 ,应拓宽融资渠道 ,完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 ,国家对中小企业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和完善的创新服务网络 ,达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