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也是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主义哲学用它表达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但是,什么是哲学家们所谈的“存在”?“存在”范畴的基本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哲学界还存在着极不相同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哲学存在范畴的意义就是有,它包罗万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被包括在“存在”这一范畴之中。有的同志认为:“物质和意识上面应有一个更高的概念,这就是存在”。有的同志认为,存在是“一个包括范围最广泛、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它能‘包罗万象’,世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及文化差异现象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将文化作为一个概念表述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现象,它包括知识、法律、习俗以及其从社会上获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由于各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不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说:“描写一个时代的两三千个出色人物不是一件容易工作,因为归根结蒂,这就是一个系代呈现出来,也是《人间喜剧》所包括的典型人物的总数。这一群人物、性格,这许许多多的生活,需要一些框架(请别见怪这个词儿)和一些画廊。”这里所说的“系代”、“框架’、“画廊”等概念,是指他所创作的数千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形式逻辑定义法的理论中素来有一种观点,即“单独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定义法来定义”。如《普通逻辑》认为:属加种差定义“对于单独概念和哲学范畴就不适宜用或不能用这种方法下定义。单独概念的对象是一个单独的事物,它并不是一个种,区别个体事物要把握很多属性,因而常用特征描述的方法来说明它,以代替下定义。”①人民大学编《形式逻辑》也认为单独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定义,因为“单独概念所指的是一个对象,虽然它有属概念,但它所反映的是某一单独的个体,而单独的个体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很多,人们很难概括地举出它的种差。”②类似的看法如苏联的楚巴欣、  相似文献   

5.
就齐文化概念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五种说法。 其一,齐国文化说。刘宗贤认为:“齐文化指先秦齐国的文化。”它可以“追溯到齐的封国”。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试论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  相似文献   

6.
中华大文化还有经史子集形式之外的“载体”———这就是《红楼梦》。红学是中华文化震动世界的三大高峰和三大显学之一。甲骨学代表了中华早期文化造诣;敦煌文化,可包括南北朝、隋唐这个极不寻常的文化历史大阶段;《红楼梦》,可包括宋元明清这一大段历史的文化精神实质。三者都代表了一个重要时代历史文化发展的辉煌遗产。其“学”的形成,在于它的内涵底蕴的极其丰厚与“重新发现”。三者并列无愧。《红楼梦》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文化状态的神奇表现。《红楼梦》是理解中华文化的总钥匙。从中国学术发展的本质看,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新国学”是时代推迁之势所带来的必然的演化发展。红学研究中有两条重要比喻未能引起重视。一是美国学者提出的《红楼梦》是“研究、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条主脉”的崭新命题。《红楼梦》不宜冠之“百科全书”,因似有“知识摆摊”之嫌;它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条生命精气贯注、运行流动不息的“主脉”。二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华林”。贾宝玉并非要做一个“华林挽歌”的撰辞人,我们的红学也不能是为了“歌颂悲雾”而不礼赞“华林”。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叫文化众所周知,“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1871)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萨庇尔(Sapir,1921)认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人类学家班内迪克特(Bene-dict,1935)说:“真正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他们共有的思想和标准.”布朗(Brown,1978)的定义是:“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上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科尔兹(Kohls,1979)则认为:“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制作的一切.”有些西方学者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出发,把文化分为正式文化和普通文化.正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历史、政治、哲学、科技成就等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各方面,称之为以大写的C开头的文化(Culturewith a capital C);普通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即把文化看作是一系列的特征,称之为以小写的c开头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我国学者裘克安(1993)则把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古代文化,一向以其卓异的风格、多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特别是作力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典籍(包括各种历史档案、图书二部分),更以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卷帙浩繁而使世人叹为观止。然而,自秦汉以后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历史档案、文化典籍的破坏和损失也是世界罕见的。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一、古代档案典籍的厄运秦汉至明清这近二千年间,我国各种档案、书籍屡遭破坏。破坏性大的主要有十次,俗称“十厄”我国古代的档案典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相当数量,如《夏书》、《禹书》、《殷书》、《周书》及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檮杌》等;《公羊传疏》中所记载的“孔子如周,得百二十国宝书”等事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到秦朝,这些档案、书籍经丞相李斯奏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放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于是,秦始皇三十四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经济学杂志》编辑巴里·佩特曼,在其主编的《社会经济学:概念与展望》一书中认为,社会经济学是一种边缘学科,它具有一个适合于一组有关学科的共同公理。这不仅使社会经济学比单科经济学更为广阔,而且比多科或跨学科研究,具有更高的水平。它是一门以“一般公理为基础”的边缘学科。社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河洛文化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中国当前史学和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河洛文化 ,内涵十分丰富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对于内容如此丰富的一种文化 ,我们需要作出基本的界定。笔者认为 ,河洛文化最基本的层面是两个 ,其一 ,单独地看 ,它是一种区域文化 ;其二 ,全面地看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 ,长期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河洛” ,本是一个地域概念 ,因河流而得名 ,因河流而扬名。众所周知 ,由中国古代的语言习惯所决定 ,“河洛”之“河” ,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三次大的文化热,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心态为切入点,认为文化论争中理论难题的突破有赖于新的文化理念的建立,进而提出一个由三对文化理念构成的文化注释的概念系统:(一)“人化”与“文化方向”的理念。这是对文化本性与社会价值的诠释,说明的是文化与人的主体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同质性的关系问题;(二)“文化设计”与“文化有机体”的理念。诠释的是文化比较和文化融合的问题,它派生出三对概念:文化自足与文化生态、文化的兼容性与包容性、文化内涵与文化效率;(三)“文化力”与“人文资源”。这是对文化与经济社会间的不平衡的诠释,它派生的概念是:两种资源的概念、文化的动力与活力的概念、文化合力与文明古国的文化出路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畅想后的畅想──启良《东方文明畅想录》述评周黎民“文明”一词是兼具历史性、连续性和地域性的综合概念,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既可泛指人类社会自民智初开以来一切文化成就的总和,也可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成就。文明为人们所创造,但人类对自...  相似文献   

13.
“文化小说”的兴起是文学创作中文化意识自觉的表现。它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现象。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曾涌起一股“文化寻根”的浪潮。由于这种“寻根”着眼于“文化”,许多作家不独揭橥自己的此种主张,而且写出了大批相应的小说,有人就称之为“文化寻根小说”。但这种小说仅属“文化小说”之一类,并非“文化小说”的全部。“文化小说”这个概念的外延比“文化寻根”为宽,它包括一切着眼于文化视角去观照生活的小说作品。阿城曾把他的小说《棋王》等作品称作“半文化小说”。而较早给这类作品命名为“文化小说”的,大概是评论家滕云。  相似文献   

14.
《关雎》是一首思妇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关于《关雎》有多种解释,我认为它是一首思妇诗。“雎鸠”二字,涵容着民族历史文化意蕴,它甚至带有生殖崇拜文化意味。傅道彬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指出《关雎》以雎鸠起兴,旧注“雎鸠”多误。他认为“雎鸠的意思是雄性的鸠鸟,雎鸠就是男根的原型”。《关雎》以雎鸠关关鸣于河洲求偶为兴,其暗示出来的男欢女爱意味是不言自明的。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集传》)。《关雎》首言雎鸠以喻雄性,象征君子。如果按照朱子之说,这显然言的是“他物”——神圣男根。那么雎鸠又引起谁的所咏之辞呢?我认为是诗的主人公:淑女。  相似文献   

15.
“意识”在《心理学》中是个极复杂的概念,它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反映在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心理学教材上,似乎得到了解决。如华东师大编写的《心理学》认为,“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是意识”;“九所大学”编写的《心理学》认为,“意识是反映形式的高级阶段”;章志光主编的《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它是社会的产物。”从中可见,这里对“意识”定义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诚然,他们在论述“意识”概念的外延和意识本身结构时,有的地方不尽苟同。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提出来,那是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之后,为时并不久。自从文化学学科诞生之日起,学者们对文化的解释就各种各样,也正是由于对文化的解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因而由此引伸出来的企业文化的定义也多种多样。有的人将企业文化归结为“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概括”,有的人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的共有价值观念”。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企业物质文化层,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切物质产品的总和,它包括  相似文献   

17.
“白马非马”是先秦时代的著名“辩者”公孙龙主张的命题,为论证这一命题,公孙龙专著了一篇《白马论》。古来学者大都指斥它是“诡辞”,而对它称许者寥寥。只是到了近现代,才有学者开始说“白马非马”原本是逻辑的,甚至是辩证的。我们决不能单以先人的评论为据,本文只想从《白马论》的分析中找一找公孙龙“诡”的巧处。 《白马论》的中心命题是“白马非马”,目前人们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认为它讲的是“白马不是(不属于)马”,故意将两个种属概念说成全异概念,并且在论证中发挥其诡辩的逻辑技巧;另一是认为它讲的是“白马异于(不等于)马”,是讲两个种属概念的不完全等同,因此“白马非马”并不诡辩。我们是赞同前者的意见,这里关键是涉及到对“非”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我国哲学界所广泛注意并作了多方面探讨的一个问题。一九八二年以前的讨论情况,有的报刊已经作过一些报道(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二年第九期),近几年来,讨论更向纵深发展,就如何建立比较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新体系,提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现将近年来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哲学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一种意见认为,目前的讨论是为了“体系”的需要而任意构造体系,是将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等一些“板块”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排列组合,是企图发现一种“绝对真理”,对世界作一次终极性解释,这正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所严肃批评的“假科学”。认为,我们不应探索什么体系,而应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从发生学的角度,《走出“荆公新学”》较早地对学界“新学”、“王学”互指现象提出质疑,但也存在偏重官学形式而将两者割裂的问题。实际上,从王学官学化、“新学”概念的由来、内涵及宋人态度等看来,王学与新学在历史上分别与两种“新学”概念相联系:一是见于史料、立于学宫、主要包括《三经新义》、《字说》的与“王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 ,而且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 ,其发生的影响或许比单纯的经济影响更为深远。最近 ,由谢贵安等编著的《旅游文化学》一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相关成果的同时 ,又以一种深邃的文化眼光剖析了旅游文化 ,形成新颖独到的理论见解 ,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旅游文化体系。(一 )谢贵安多年来致力于文化史的研究 ,并将这种研究延伸到旅游文化方面 ,撰成了这部具有独特文化观照视角的《旅游文化学》,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界定旅游、旅游文化乃至旅游主体 ,并对旅游活动做了更深的阐释。作者由对文化的核心做“人化”、“人文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