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如盘,酒如丸──刘扬忠《诗与酒》书后胡晓明大凡古今中外诗人,多少都是与酒有点因缘的。“我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尼采喊道,“我是快乐之神!”尼采活得又醉又醒,又自由又痛苦,最终成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给我拿酒杯来吧!给我摆上筵席...  相似文献   

2.
从“人文”两字说起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研究员我五十年代末在京求学时,就读《人文杂志》,这一读就读了大半辈子,由英气勃发读到乐天知命。我是“人文”的老学生,“人文”是我的老老师。老师逢大寿之喜(复刊百期),我应执弟子之仪。现代信息社会使时空浓缩、心...  相似文献   

3.
悖论非存在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悖论非存在说张铁声1.引言悖论之存在似为不争之事实。众所周知,就连罗素(B.Russel)、塔尔斯基(A.Tarski)和哥德尔(K.Gdel)这样的大逻辑学家也不怀疑其存在。非但如此,罗素还在集合论中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悖论”;塔尔斯基则从...  相似文献   

4.
风诗新解(十一)晏方羔裘(唐风)《园有桃》的“谓我士也骄”、“谓我土也罔极”,“骄”与“罔极”皆用以修饰“我士”。此诗“自我人居居”及“自我人究究”中的“居居”、“究究”亦然。“羔裘豹祛,自我人”,意思是:那个穿带豹皮袖口的羔裘的人,是我的人。我的什...  相似文献   

5.
“我”之追问及审美体验中“我”之存在董志强(一)人之为人在于其具有反思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使生命主体把自己领悟为一种“此一”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把自己领悟为一个不同于和独立于任何他者的独特的、完整的、不可替代的存在物。生命活动的这种此一性,在死亡的境...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时代!──香港的“孝”与“不孝”(香港)黄展骥我偶看到古希腊史家的一篇神话,对它说的“第五世代”认为很有现实性和真实性,深有同感。史家希斯奥(Hesiod),写了《人类五纪》:第一世代为“金族”,是神的子民,不耕稼,以野果、美奶、蜂蜜为生...  相似文献   

7.
《诗经》读札(二)陈柏华《周南·卷耳》,《集传》谓其为后妃思念文王之作,今人则多以之为思妇怀人之诗,两说大同小异。仔细揣摩诗意,似还当以征夫思妇说之为妥。《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应为征夫想象中之情形。“嗟我怀人”即叹“...  相似文献   

8.
新理学:张东荪对冯友兰的超越张耀南,舒文1939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主要是运用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共相”(Universals)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学”。在冯友兰这部书里,“真际”等...  相似文献   

9.
或许我提了一个怪问题:杜诗中的幽默。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名炳千古的诗圣,诗歌星河中灿烂的北斗星,杜甫的作品博大精深,字字珠现,句句血泪。“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天言夺苏李人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庆之流丽……嘴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工部墓志铭》,元模)“由社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况舍家之好耶?”(黄庭坚,转自傅庚生《杜甫诗论》)历代对他的评论连篇累续,赞不绝口。可我却只拈出“幽默”一义,该不是有点煞风景吗?象杜甫这样以“诗圣”…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两年来的审美文化讨论热中,“审美张力”问题提得比较多。但到底什么是审美张力,似乎又不甚了了,于是就产生了企图探测一下的妄想。张力(tension),据艾伦·泰特说,它是“拆去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和‘内涵’(inten-sion)的前缀”的结果。①这个说法,对于我们理解它的多义性,是有启发的。但张力到底是什么,还得我们去探索。我个人认为,张力的原初意义恐怕应该是物理学上的。比如初民们的“断竹续竹”的行为,就同张力有关,尽管那时候还没有物理学。从一些中外文辞书的解释看,张力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论张东荪与冯友兰对理学的不同解释舒文,张耀南一九三九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的主要工作,是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学”,其所用的工具便是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共相(Wniversals),在...  相似文献   

12.
诠释学方法论的昨天和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实证主义、现象学等流派相比,“诠释学(Hermeneutics)”①舶进中国虽姗姗来迟,但学者们对它的认识似乎并不困难,且在实践中对其运用也不像实证主义、结构主义那样因“洋、中”之别而给人带来一时的不适。其原因是:这一学派的“美(其方法论要义)”与...  相似文献   

13.
图腾观念的起源──论“食物致生”“食物致孕”朱炳祥"图腾"(Totem)一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一支的鄂吉布瓦(Ojibways)的方言。印第安语Totem源于Ototeman一词,意为"我的亲属"(有译为"他的亲属")。从语源学上看,"亲属"...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可考的材料,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周代。它设立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防止国家官吏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失德失职,而导致国家政权败亡。周公曾告诫周成王要:“继今立政,其勿以检人,其推吉上,用励相我国家”;“其勿误于庶狱”;“庶狱庶慎”,“知之有毛心,灼见之有俊心,……立政,任人(行政官员)、准夫(司法官员)、牧(民政官员)作三事。”①周公的这几句话是讲于还政成王之时,其大意是:今后治理国家,不应用好险小人,而应用有德之土,来保佑我nl的国家。具体方法是,国主不应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具体的国家事务,而应让国家官…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辨邹文生陶渊明是一位很有骨气的人。他在当彭泽令时,浔阳郡督邮来彭泽县督察,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于是,当天就解去印绶,辞官回家了。对“五斗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氢”字不仅仅是对中国之“氨”的简化,它也包含着对中国之“气”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系列混乱现象的整理与超越意识。日本之“气”有“け(ke)”和“き(ki)”两种发音,代表了对中国之“气”理解与接受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け(ke)”表现的是古代日本人对中国之气的抽象性内涵的接受惶惑;“き(ki)”则将中国之“气”这→宇宙天地人生的本体概念,具象化为人生化、情绪化的具有描述与形容功能的词,并衍生出数量上远远超过汉语的“气”字词组。从语义的角度看,中国之“气”经历了四个发展演进的阶段:有形的云气之气(天气)→抽象的元气(宇宙本原之气)→人之气→文之气;日本之“气”则有“云气之气→可感知的神灵之气→人之气”三个阶段,它解构了中国之“气”的抽象化、本体论的性质,但未能实现从“天气”、“人气”向“文气”的延伸与转换。因而,与中国古典文论“以气论文”的“文气”论的深厚传统有所不同,“气”在日本文论中使用较少,且概念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7.
现代美学中的“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Shaftesbury,1671—1713)提出的,经过康德、叔本华、克罗齐等人的理论及其影响,这个概念已成为现代美学的一个关键性命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评述的:“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假如有一种信念是现代思想的共同特质,它也就是:某种注意方式对美的事物的特殊知觉方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①对中国现代美学来说,自从本世纪初“审美无利害性”命题被引进以来,它也一直…  相似文献   

18.
“秀色”,一个多么鲜丽的词汇:美好的景色或容貌!然而,由于“美丽的胴体”(?)频繁展览,“秀色可餐”的胡侃不绝于耳,“秀色”被污染了,贬值了,甚至变得惨不忍睹了。所以一见《秀色》(《小说月报》1997年第3期)篇名便觉扎眼,怎么,当年写《哦,香雪》的女作家铁凝也赶起时髦来了?于是,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挑剔阅读作品。随着文字的流动、画面的转换,人物的凸现、主题的清晰,我越来越觉得错怪了铁凝。《秀色》与觊觎、玩赏“秀色”之作不同,确实给人以“猝不及防之感”,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铁凝:《我看短篇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在央视为孔子(也就是为曲阜这个地方)做了则广告,广告词分外响亮:“历代帝王之师”!不知别人看了后有何感想,反正我是很不舒服的。不过我却颇能理解广告策划者、广告词拟稿人的心态,因为做“帝王师”正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士子)的最高理想,以此作号召,足以耸动人心。可惜,翻开“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我却发现,所谓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实际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迷梦而已。谈“帝王师”,孔子肯定绕不过去。老先生的平生行状尽人皆知,从主观上讲,他揣着他那套治国纲领奔走于东周各国,是希图获…  相似文献   

20.
对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沈湘平“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最早是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针对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重要范畴,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发展战略。我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