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文化传统、近代科学主义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近代日渐兴起的科学主义的自觉回应中得以实现,而中国文化传统及科学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表现的倾向性,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还原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实质,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文化条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衰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文化启蒙、社会变革和传统理想嬗变、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分析与西方社会主义的共鸣,共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择与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文化的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自觉,这是文化现代性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会通重构、整合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蕴,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制度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但是,文化传统的消极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曲折坎坷,留下了思想文化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近代译书则起于鸦片战争前后,它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宗教,而且广泛地宣传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更重要的它还是中国在对社会主义追求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近代以来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中传统理想的嬗变、传统辩证思维的弘扬、对资本主义的判断,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这些历史前提中提出问题的破解,就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学的变迁反映历史的变迁。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来自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出现在西方,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扎根成长的深厚土壤则只是中国的。它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当代主流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翦伯赞,翦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政治进程,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文化进程。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进一步从文化的传播和进化规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从文化的交流、整合层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并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特征——时代化、大众...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灿烂的华夏文明;近代以来却急剧衰落,在社会变革中每每受到猛烈批判(比如五四时期)。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显得格外冷峻而意味深长。几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命运,便不断展开痛苦而冷峻的反思。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这种反思仍在继续和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新的起点、高度更深刻地反思、变革传统伦理文化,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变革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10.
“两个结合”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历史交汇点提出的重大命题,对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指引。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探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逻辑理路,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必然,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由国别史走向世界历史,由闭关自守到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从被动接纳到自觉学习,从鄙视西方器物的“奇技淫巧”到主动学习西方的政治思想.近代知识分子主动考察西方社会,可以称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肇始,考察这段历史可使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时的状态,更加清晰的看到从184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船政文化的开拓者们曾经造就亚洲最先进的近代造船基地和近代海军,培养出许多近代新型人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未能及时进行全面深刻的体制改革,中国近代船政创新惨遭失败;由于许多中国人深受君主专制主义观念的束缚,中国文化转型之路曲折漫长。认真吸取中国近代船政文化历史所提供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尽快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广义地理解应该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涌人中国,迄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中国化实践的文化思想史。有鉴于此,本文以一种宏观的文化视域,观照近代以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理据与实践经验,以及简略探讨了当下其所存在的文化内在张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定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文化理论为指导,确立了正确对待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原则和方法,从而科学地继承、批判地吸收、大胆地发展中国文化。毛泽东直接承继中国文化的有益内容,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同时,也使毛泽东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的文风清朗朴实,思想朴素而深刻,既能吸引人,又能打动人,在文化实践上建立了中国文化同毛泽东思想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回顾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转变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漫长历程,对前几年学术界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澄清.文章指出,接受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 ,却并未中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层面的转型都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起作用的是经济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情况的分析,从近代社会经济和阶级状况方面来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她的故乡生根发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顺应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形成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该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动力进行多视角分析,以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