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祥海 《老友》2011,(3):9-9
熟悉于丹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口才,她的短信也很有名气。 据说她发短信极快,已经发烂好几个手机,而且她的短信是色香味形的大杂烩。她的短信常常是因时因人有感而发,是生活火花的碰撞,是智慧的闪现,虽片言只语,信手拈来,却充满了情趣,让人了解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于丹。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秘专业的公文写作课应该如何教?怎样使学生毕业后一上岗就能进入角色?目前,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就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认识和设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构成了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公文写作教学与其它写作课相比较,其“特殊的本质”是什么呢? 首先,公文是实用文体,它有许多规范化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文学写作的某些不同:一是具有特定的体式和制作程序。公文一般都有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或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盖印、发文时间、抄送机关等部分构成,而且各个部分的结构位置都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其制发又有拟稿,审核、签发、缮印、盖章、登记、分发、归档等处理程序。二是公文主要用逻辑思维,不用或者很少用形象思维。行文多用叙述、议论和说明的方式表达,很少用描写和抒情。其语言除多用书面语而不用口语、俚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底,于丹在海淀书城搞签售,其场面让媒体从业者、图书从业者乃至警察们都有些瞠目,书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得不动用当地警力维护秩序,一时间“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愿景于世间再现。说实话,于丹对《论语》的普及性宣传,很好地恶补了一下国人的缺欠。其富于感染的讲法也让人称道,但于丹的《论语》解得切与不切,崇古的背后又是些什么因素?  相似文献   

4.
3月3日下午1时,雨中的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拥挤不堪。前方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已经被人阵包围得严严实实,有的举着伞,有的干脆淋着雨。他们怀里大多抱着一个黄色塑料袋,里面装的是《于丹<庄子>心得》或《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将在这里进行新书签售。签售现场所在的五楼戒备森严。记者从安全通道上楼,被保安仔细盘问,又与组织者沟通之后才得以进入。简短的发言结束后,于丹新书签售活动正式开始。不一会,贴在外墙上“每人限签十本”的公告被撕下,再贴上去“十本”就改成了“五本”。记者站在五楼阳台往下看,“之”字形的队列井然有序。见此,大厦保安部门的一个负责人近乎感慨地说:“这就是民愿啊!”  相似文献   

5.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品三国》捧红了易中天。《论语心得》让于丹成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超女,如今易中天和于丹时代过去,一个自称“北京猿人”的纪连海相声加评书的独特演讲风格,再一次征服了广人观众,被称为《百家讲坛》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6.
继《于丹〈论语〉心得》之后,于丹又推出的一部新作《于丹〈庄子〉心得》。首印100万册,创造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界畅销图书首印的最高纪录。3月3日,《于丹〈庄子〉心得》在京首发,于丹创下了11小时狂签1.5万本的中国畅销书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别跟在我后面,我不想做你的先驱;也别走在我前面,我不想做跟屁虫。于丹小妹:你好。我是鲁国的孔丘,文雅点说我就是孔仲尼。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我想你也不会觉得我陌生,甚至对我还很熟悉呢。二千五百多年了,你是我发现的第一个有德、有才、貌美且非常了解  相似文献   

8.
于丹的《论语》讲座在历史背景知识、对孔子言论的理解和理论观点方面都有大量的错误。本文分析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纰缪,特别是于丹对别人批评的回应,探讨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和个人感受与客观事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与作家们喜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关,香港女性作家特别地关怀她们所熟悉的女性生活。由于香港在中国的独特性,香港女性作家笔下的那些女性人生对我们或许是有启发性的。香港女性作家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面对着女性人生的坎坷和困惑,香港女性作家以艺术的方式仿佛作出这样的回答:使女性成为女强人或把爱情作为商品。但这些没有使他们从生活和情感困境中真正地摆脱出来,归根到底,这是一个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能够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接受修辞学》一书为理论基础,分析于丹与李悦在《论语》战中所经历的一次接受与二次接受过程。在一次接受中,于丹从生活的层面、心灵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李悦从字词、语意的注解出发,指出于丹的14处错误。在二次接受中,于丹的传播渠道是口头的、复合的、官方的;李悦的渠道是书面的、单一的、复合的。在《论语》战这一文化现象中,我们看到了接受过程在修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被英国占领达155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史上彪炳显赫的盛事,也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的大事。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斗争过程,也是中英两国综合国力较量的过程。自从英国占领香港之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曾为收回香港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7,(10)
上大学时的一个暑假,于丹和两个师兄一起去新疆。他们先到敦煌莫高窟。在那里的几天,于丹和师兄几乎每天去看洞。这些洞让于丹感到激动,更让她激动和向往的是洞外的沙漠。于丹特别想去闯沙漠,可师兄总说要等到哪天不看洞,一早才能去。但是每天一早,师兄们一背摄  相似文献   

13.
经对香港督导者与本土督导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在督导策略上,香港督导者以启发式策略为主,而本土督导者以问题解决式策略为主;在督导功能上,香港督导者以发挥教育功能为主,本土督导者以实现行政功能为主;在督导关系上,香港督导者与社工间倾向"亦师亦友",本土督导者与社工倾向"朋辈或上下级关系"。另外,香港督导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优于本土督导者,本土督导者对内地的体制、文化更加熟悉。  相似文献   

14.
易杨 《今日南国》2007,(15):49-51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去熟悉部分香港政商界精英的成长历史、家庭背景和政治倾向,分享他们做人、为官、经商的成功之道,了解他们的亲情,爱情和内心世界,并感受他们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杨洪立 《中华魂》2008,(6):57-58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因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而一举成名,红遍天下。于丹讲《论语》,讲《庄子》,不是学究式的考证,也不是学术式的解读,而是拿出一两句话来,接着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7,(11)
于丹高中所在的文科班,同学之间关系特别好。毕业时,大家约定:今年下第一场雪时,无论在哪里,都得去一个男同学家聚会。那年的雪下得特别晚。到了寒假,第一场雪才姗姗来迟。爱好游山玩水的于丹照例外出  相似文献   

17.
说来也是有幸,狗年大年初一,我和太太双双游走在香港的大街上,和着六百万港人,过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春节。我游走香港街头,也把相机对着香港街头,记录着初一香港街头的点点滴滴。这里的过年风情,和温州的既相同又不相同,让人有种浓浓的港味之感。现从中选择几个镜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使用eviews软件,采用1987-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对中国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内地和香港实际工资差异、内地经济增长情况和内地市场对香港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9.
于丹档案盘点: 于丹,影视学博士,影视传媒专家,品牌研究专家。1965年6月出生于北京。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产阶层成为香港社会结构的主体阶层,其对政制改革既充满期待,又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因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以及和内地的融合程度等不同,香港中产阶层的政治取向又呈现出多元分化的特征。细化分析中产阶层多元的政治取向,对于开展对港统战工作,稳步推进香港政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