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情况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两党政权合作,也有两党军队合作;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第二次国共合作处于一个既有利又不利的国际环境中.从这些特点来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始终...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作为各国共产党的国际组织的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共产国际关于实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及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影响和促进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订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共产国际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也给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共旅欧统一战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先声,并在配合国内革命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大革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个胜利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取得的。国共合作抗战8年,始终无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无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双方仅仅是建立在抗日基础上的合作。但是,国共两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抗战主张,都发表了各自的抗战纲领,即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下简称《十大纲领》)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以下简称《建国纲领》),二者相比,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有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签署的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港澳回归后,我国的统一战线将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统一战线的爱国主义性质将会加强;(2)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将会扩大;(3)统一战线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任务将更加突出。根据这些变化,我国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应该有所改变:(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加强政治协商,密切港澳与大陆之间的各种联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3)做好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促进港澳的繁荣和稳定;(4)做好经济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战八年,始终无统战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协商的政治纲领。这种合作形式的出现,是由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研究这一合作特点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国共两党政策的影响,可以使我们加深了解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复杂斗争,正确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方针。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一特点,展望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这在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并求教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回报,中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政治大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支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建成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民族复兴也要借鉴前述历史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过一九二四年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采取了党内合作的组织形式: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直接参加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各  相似文献   

9.
论蔡和森对国共合作的贡献陶用舒1922年7月,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此后,他对中国革命的一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积极宣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努力促进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的根...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很多方面是通过国共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那时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重要特点。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共产党在湖北省党部中的领导作用问题,对于深入研究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特点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两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其中关于三民主义的论战始终是理论上斗争的焦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形形色色的假三民主义、捍卫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斗争中,也使自身在理论上取得重大进步,许多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王学峰撰文指出,学术界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中间势力,即游移于当权阶级、阶层与工农阶级之间的社会政治势力(主要由爱国人士、中间党派和地方实力派组成)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和评价,一般认为中间势力只不过是作为争取的对象而存  相似文献   

13.
实行“党内合作”是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惟一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党的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实行“党内合作”形式不是造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以其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行的共运史教材在介绍这次大会时,却认为大会“有错误”、“有许多不妥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是:第一,没有强调共产党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第二,在纠正过去把社会民主党视为“社会法西斯党”的偏差时,又产生了对它评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国民党之于合作是出于内外交困的逆境,中国共产党之于合作是因为远大的阶级目标和本身相对弱小的阶级力量,苏俄之于合作是根源于其国际环境的恶化与巩固新政权的需要。这一系列矛盾因素的彼此互动,终于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6.
马林是一九二0年八月共产国际委派驻中国的直接代表.他的来华对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这一合作的积极促成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其国共合作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三个基本条件: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是这一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当时的中国国情为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他本人在爪哇多年的实际工作为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分析和研究马林国共合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对学习和研究中国革命史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和抗争而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支援.今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坚持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民族的团结,同时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很多方面是通过国共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那时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重要特点。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共产党在湖北省党部中的领导作用问题,对于深入研究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特点是有益的。(一) 湖北省党部的建立,体现了共产党在组织上实现了领导权。毛泽东同志说:“当时各省的国民党,都是我们帮助组织的。”湖北省党部就是由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无条件投降”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无条件投降”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建构了同盟国对轴心处置的基本框架;第二,成为反法西斯联盟事实上的盟约,联盟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战争.同时,由罗斯福抢先提出这一原则,使美国抢占了同盟国内部的战略制高点,为美国战后的国际地位打下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五年八月,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对日作战,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武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回顾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