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描述了城乡差距扩大的各种表现并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据此提出,应从推进县乡财政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体制改革入手,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从而为缩小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迫切性,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列举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解决上述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环节上还存在诸如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大、地区间保障水平不平衡、低保标准低且覆盖面窄、保障对象界定困难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利于农村低保的发展,且农村低保还缺少资金来源和法制保障。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完善其资金筹措机制,合理确定对象与标准,并采取配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存在不均等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井口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40 年来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变迁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政府财政明显缺位阶段(1978—2002 年)、公共财政逐步覆盖阶段(2003—2013 年)和走向城乡一体化阶段(2014 年至今)。在农村改革启动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质仍然是人民公社时期政策的延续,政府财政并没有在公社解体后相应承担起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 从 2003 年起之后的 10 年左右时间,中国基本构筑起了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仍然留存了显著的城乡二元痕迹。 2014 年以来,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为标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一体化工作开始启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开始构建,旧体制的遗迹终于开始了彻底的消除。 但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战略是党在十八大以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表达的困境是制约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瓶颈。从湖北省12个城乡区域1126户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表达上存在供给不足及供给偏差的问题;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上存在需求淡漠的问题。这种困境根源于政府的理性设计与村民的感性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涉及到政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表达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对此,可以从构建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利益表达机制、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规制表达机制以及第三方供给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三方面促进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等状况依然存在。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仍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宁波的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差距仍可从财政支出、人均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比较。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仍需不断完善制度、丰富体制和搭建信息化平台,从而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之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本内容。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分步走战略决定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不容乐观,重点表现为资源占有不均、服务水平不等和权益保障失衡三大方面,体现为不同的身份群体之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身份以及不同的职业、性别等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不一,落差明显。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提出清晰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阜阳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阜阳市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以"民生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有了较大改善;但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城市、发达地区农村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主体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待提高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这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环境,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率为目标、以多元供给为集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逐步深入 ,制约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因此须对这些瓶颈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以推动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中的性别问题谈完善我国公共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公共教育政策总体上指向性别平等,但是,针对文盲女性人口比例过高、贫困女童入学缺乏保障、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女教师职业发展障碍等性别问题,公共教育政策显得乏力。应当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性别敏感意识,在性别平等理念下,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责任会计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后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是一个颇受政府和社会公众欢迎、具有发展潜力的会计学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施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对这些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环境法制不健全,人治重于法治;环境教育落后,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及不合理的政策偏向等五个方面,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本文对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认识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不能简单的以传统观点来解释。在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调控通货膨胀提出建议;特别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和经济虚拟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在反倾销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分析研究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均衡利弊利用好反倾销这把法律之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反击进口产品的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制度威慑,通过“冷战均衡”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防止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按照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下从事各种商务活动和行攻作业活动的分式.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处于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电子商务时代.  相似文献   

19.
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主要使用间接手段进行调控,辅之以直接手段,而在不发达市场经济尤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当局则倾向于采用直接手段进行控制。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规的过程中,央行逐步放弃了对贷款规模直接控制的传统方法,采用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直接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贫困问题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对比国内外有关贫困及贫困线测度方法的异同。中国贫困线的划分应根据具体国情,因家庭规模、收入状况及地区分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我国农村贫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