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这些新型社区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在《大众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22-23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到“十二五”末,完成1万个以上行政村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5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50%以上农户。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3,(30):20-21
自1999年义乌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到2012年,该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20多万,面积达到101平方公里,变成了特大城市。目前,义乌正面临着新型城镇化、城市化发展新机遇。为了抓住这个新机遇,2013年7月5日,义乌市出台《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左右,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1500万—1800万左右。按照一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现状,大部分新增城镇人口由外来人口补充,其中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具大,从其年龄构成上又以青壮年居多。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措施,引导城镇化的有序健康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输出作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这是需要不断探索和进行实践总结的。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强调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而且分别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路径。《纲要》所提出的这些重要举措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23-23
海南省4月下旬下发了贯彻实施《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通知,标志着该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开始实施。海南省2006年编制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全省性城乡总体规划后,又启动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并于2008年通过。根据该省新农村《规划》部署,到2020年,该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7月7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研究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针、目标、战略、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是农业部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从2004年起投入100亿元,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程总体规划覆盖953个县,扩建或新建中小学校7727所,新增校舍面积超过1380万平方米,新增寄宿生超过200万人。这一规划到2007年底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9.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4,(10):18-20
为了实现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河南制定了"两不三新"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路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并以此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河南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河南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这个大的政策背景下,持续关注、探讨研究河南的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对于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26):23-23
2009年7月下发《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10年底山东省每个乡镇都建设一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省财政自2009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山东省农机办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11):12-13
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11月修编完成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高度贴合中央精神,提出了"协调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为提升农村火灾防控能力和公共消防安全水平,2010年10月,山东省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消防工作体系建设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浙江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占全省GDP的54%;从业人员总数达到440万人。到2015年,实现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村(居)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用房满足工作服务要求,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50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4):30-31
继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后,截至10月底,全国共有12个省份编制了地方性的新型城镇化实施规划。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其核心就是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居住,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专项规划一览《"十二五"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城乡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奶牛存栏将达到350万头;生猪出栏4800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00万吨、160万吨和1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870亿元,年均递增16.5%。畜牧业增加值年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当前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包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等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在农村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试点方案,首批试点单位选择内蒙古、吉林、湖北、四川、甘肃和青海六个试点省份36个试点地区,第一阶段从2007年2月上旬到9月末结束,2008年扩大到15个省(区)左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也是和谐农村的建设,三峡库区广大农村也面临着同样而更为艰巨的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战略和任务。本文拟就三峡库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领导在视察各地时都广泛深入基层农村和社区,与干部群众座谈,就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内调研、考察活动共有68次,涉及28个省、市、自治区,到基层农村和社区考察调研55次,涉及113个基层农村和社区。其  相似文献   

20.
《决策探索》2011,(19):4-4
国务院目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