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社论社评     
正必须承认,权力与商业之间至今没有真正立约。政与商之间需要构建平等的关系,在法治的框架下成为平等主体。不立约,就不会有规矩;不立约,就会缺少法治保障。2014年2月28日《关注"神秘的低调"背后的隐情》社论第一财经日报唯有培育社会和市场自我净化的自治自律能力,公权才能既受到监督,不被污染企业俘获,又能提高执法权威性和对污染企业的威慑力。治霾,需要权力与权利的合力护卫,当避对公权力的过度迷信。  相似文献   

2.
社论社评     
正调心态不应是"形势所迫",更不能阳奉阴违,而是要学会办事讲规矩、用权受约束。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2014年6月26日《要调心态,更要在状态》评论员人民日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固然需要人们改变观念,也需要多一些"工士"这样的教育创新,大胆推动职教改革。2014年6月23日《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社论新京报  相似文献   

3.
社论社评     
正2014年11月27日《年底突击花钱反证税费减免必要》社论新京报决策部门为缓解企业融资难政策频出,尤其是采取多种创新调控手段帮助中小企业,这些举措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正如央行所述,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力有所降低。与一些部门年底"突击花钱"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中小企业越到年底越是嗷嗷待哺。"突击花钱"是因为有钱花,钱太多,约束年末"突击花钱"也需要釜底抽薪,继续推进税费减免,加快清理不合理附加费。2014年11月22日《增长当稳改革必促》社论经济观察报  相似文献   

4.
社论社评     
正在经济增长遇到一些压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希望获得更多政策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是,真正能够推动经济持续长期增长的,是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市场化改革,这样才会享有改革带来的红利。如果继续"政策红利"思维,可能会削弱地方政府改革动力,浪费改革时机。2014年4月7日《真正能够推动持续增长的是"改革红利"》社评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5.
社论社评     
正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最需要"落地生根"。各级党委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树立问题导向,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2014年5月29日《让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鲜明主题》评论员人民日报虽然不同岗位对公职人员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但能否依法履职、尊重民众权益、提供好的公共服务,则是一致的要求。民众对"官员"形象的判断标准是极为朴素的:居其位,谋其事。  相似文献   

6.
社论社评     
正没有好的制度,国家难以实现善治;没有卓越的制度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会落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2014年2月20日《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这些人究竟做了些什么,侵吞了多少国民财富,这个网络还有哪些人,是否还有更重量级的人物,庞大的腐败网络又是如何被悉心勾结,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社论社评     
正深化改革是一场长跑,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不要奢望所有问题朝夕解决,更不能急功近利地一味蛮干。2014年6月17日《蹄疾步稳保持好耐力》评论员人民日报一再发生甚至愈演愈烈的替考舞弊现象,呼吁加快立法进程。只有依法惩治幕后公务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才能从源头、制度上杜绝考试作弊,捍卫考试制度的公平和公信。2014年6月19日《"作弊入刑"方能威慑替考参与者》社论新京报  相似文献   

8.
社论社评     
正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体量巨大的国企"动手术"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被改革的国企,都必须一方面踩准政策红线,一方面顺应公众舆论和时代潮流。2014年7月21日《政企分开仍是国企改革发力点》社论经济观察报"官不聊生"说明,通过反腐败等措施,改革已经切实发挥作用,而"官不聊生"论在一些地方的官场流行,或许说明,这种论调背后存在一些官员群体对改革、反腐等有抵触心理。对此,必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9.
社论社评     
正面对沉疴积弊、激流险滩,迎难而上、背水一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躲不开也不应躲的责任、推不掉也不容推的使命。新的一年,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才能赢得明天。2014年1月1日《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社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0.
社论社评     
正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如果党内都不能治理好,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没有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靠什么去打造一支过硬的先锋队伍,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2014年9月25日《新风劲吹,风气正起来》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地方政府与其冒着风险补贴上市公司,不如在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上多下些功夫。这才是真正关系地方形象和政绩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1.
社论社评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之际,在喜悦于喜人的反"四风"成果之时,思考如何以制度改革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如何迎接下一步的挑战,才刚刚起步。2014年10月9日《以制度改革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每日一评新华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12.
社论社评     
正尽管APEC中的有些非常规手段难以持续,但"APEC蓝"同时也证明,治霾并非只能"等风来",有些治霾经验如将治霾纳入政绩考核、大范围区域协作等,也可以复制。2014年11月12日《APEC之后,如何留住"APEC蓝"》社论 新京报  相似文献   

13.
社论社评     
正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担当,才能闯关夺隘、破冰除障;只有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才能善作善成,不断为改革事业注入动力、增添活力。2014年7月1日《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社论人民日报治愈顽症,不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勇于担当、认真落实,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唯有形成这样的合力,"牛皮癣"才能根治,审计曝光的新问题才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4.
社论社评     
正中国社会不是按照执政党+反对派的政治模式设计的,中国宪法倡导一个团结的大主流,做这个大主流的"反对派",与在西方持反对立场的意义截然不同。2014年2月12日《骂央视,反主流,这种乐子莫成瘾》社评环球时报地方上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创设"出"训诫罚",因直接与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15.
社论社评     
在陕西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链条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的微笑、他的手表和其背后可能的故事,都和陕西省的安全生产环境,和这起悲惨的事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美的去家族化既是美的和何享健的自我超越,也为民企去家族化提2012年8月31日《对"微笑局长"不妨一问再问》社论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6.
社论社评     
正改革有时并不难,关键是能不能真正清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际,用法治设限权力边界,做到法无许可不可为,政府功能回归其本职。2014年7月10日《用良性的法治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7.
社论社评     
正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乘势而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局面。2014年3月26日《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社论社评     
坚持法律至上,用法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我们方能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9.
社论社评     
作为法律事实的判断者和利益裁量者,法官无疑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牵扯与压力。这是当代法律人无可逃避的重负,更提醒着司法人员,公堂内外,能不慎乎?2013年8月7日《法官形象关涉“法治信仰”》人民时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正我们相信,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将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2014年11月18日《党的制度建设重要里程碑》评论员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