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了王国维、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哲学背景;并从美学角度,分析比照两者所持美学观的相同点和不同态度,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作了系统探讨。以为王国维、叔本华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梁涓 《江汉论坛》2001,(11):90-92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美学思想中最值得重视、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作为最早研究和介绍西方哲学的中国学者,王国维的哲学美学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家尤其是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其"境界说"也不例外.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王国维"境界说"与权本华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指出"境界说"受叔本华的人生哲学、艺术直观说和超功利说及天才说等思想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在著述中多次使用天才这一术语,王国维在20世纪初将西方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审验两位大师的天才观,具有鲜明的共相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在于强调天才的直觉能力和崇高内美的品格,而且天才之作具有自然之特质。差异性在于王船山天才观强调天巧或神技,富有灵心的天才能够领悟天地神理,在诗境中呈现天人合一的妙合意旨。王国维天才观推崇绽出的存在性向,天才心灵对此在生存予以观照,呈现出忧畏罪性担荷等价值维度。王船山天才观彰显中国传统美学场域的内质元素,王国维天才观则凸显了西方存在主义场域的价值符码。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在著述中多次使用"天才"这一术语,王国维在20世纪初将西方"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审验两位大师的"天才"观,具有鲜明的共相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在于强调天才的直觉能力和崇高内美的品格,而且天才之作具有自然之特质。差异性在于王船山"天才"观强调天巧或神技,富有灵心的"天才"能够领悟天地神理,在诗境中呈现"天人合一"的妙合意旨。王国维"天才"观推崇绽出的存在性向,"天才"心灵对此在生存予以观照,呈现出"忧""畏""罪性担荷"等价值维度。王船山"天才"观彰显中国传统美学场域的内质元素,王国维"天才"观则凸显了西方存在主义场域的价值符码。  相似文献   

5.
余颖 《阴山学刊》2009,22(1):40-43
王国维是一位融合中西的学术大家,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他的文学研究中。在各西方美学家中,王国维尤好叔本华,因而叔本华的观点也必然渗透于王国维的文学研究中。以《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为例,从“境界”的生成过程、“境界”的形态种类、以及“境界”的艺术表现方式三方面考察,可以见出王国维在中国诗学理论的建构上对以叔本华为代表的西方关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7.
成也痛苦,败也痛苦;为痛苦而生,为痛苦而死,这就是王国维。在王国维看来,“解脱之事,终无可能”。他没有意识到,痛苦就是人生。他承认个人痛苦之“可信”,但无法承认个人痛苦之“可爱”。他拼命去寻找痛苦之源,遍寻不着,便陷入悲观主义。王国维找不到一个可以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天涯之路也难以望尽,投水自尽是他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梳理中国审美观照理论的生成过程中,重点探讨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对老庄艺术精神与叔本华美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王国维借鉴西方美学思想来研究和分析中国艺术精神,把中西不同的美学观念与思维模式整合起来,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照理论,从而成为中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谢开云 《船山学刊》2006,(4):182-183
王国维受叔本华、尼采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学术思想的现代性,他用现代学术思想阐释古典文学,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曹辛华 《学术研究》2002,(7):117-121
迄今为止 ,人们在论述王国维与胡适的词学观时存在着一种值得商榷的倾向 ,即不少学者多立足二者的共同之处 ,对二者的“同中之异”辨析不够。实际上 ,两人词学观的性质、目的、渊源乃至所采用的观念、方法以及话语等都有所不同。辨析王、胡二人词学观“同中之异”不仅仅有利于澄清20世纪词学史的误会 ,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揭示20世纪学术史存在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既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思想家,也是最重要的西方美学家。三位大家的美学思想每每能启发我们对于历史学的思考。本文系在读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与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作札记的基础上略作排比,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2.
尹泓 《中州学刊》2012,(1):188-191
1907年是王国维学术生涯的一道分水岭。自此以后,王国维的学术生涯经历了由哲学而文学再到史学的转变。造成这一转向的原因是多重的。从主体方面看,首要原因在于王国维内心承受着天才批评家与天才诗人双重角色的焦虑。这种焦虑的实质是创新的焦虑,即王国维受西方启蒙主义思潮影响的天才论与中国古典主义艺术传统的矛盾。矛盾的解决过程形成了学者的焦虑,而焦虑又变成学术转型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对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理解应该在现代性的知识学、价值学、本体论三个层面中全面地审视.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之知识学层面表现在学科独立论、审美自律论、美育自律论等;价值学层面表现在美育他律论、"审美功利主义"等;本体论层面可概述为:主张优秀的审美艺术之境就是一种对生存欲望与意志的超越之后所达到的悲剧之境,以悲剧审美、艺术为个体生命意义、价值的终极之源,以审美之悲剧化人生境界为本真人生样态.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文学语言观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笔可贵财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王国维是最早具有语言本质论思想的人,他明确地提出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思维方式一体化的观点;他虽然反对文学语言完全由文言变为白话的语言目标,但对白话语言的优势有着清醒地认知;语言建设论层面,王国维认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术语、概念,应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他的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贴近现代语言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初的苦难中,王国维着意于“人生之问题”的苦苦思索,为了寻求人生之“直接之慰籍”,王国维以叔本华、尼采等为参照,形成了“势力之欲为根柢”的文艺美学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境”说,建构了“势力之悟”的审美价值图式;而“境界”说则是对“意境”说中“意与境浑”这一最高审美层级的审美规定,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文学批评论著作中寄寓了自己的文体观念.本文从文体因革论、尚情论、尊体论三个方面来讨论王国维的文体思想,并尝试从新旧学术思想交替与融通的视角,分析王国维在近代文体批评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文学批评论著作中寄寓了自己的文体观念。本文从文体因革论、尚情论、尊体论三个方面来讨论王国维的文体思想.并尝试从新旧学术思想交替与融通的视角,分析王国维在近代文体批评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现象学元素,他对于直观活动的分析与胡塞尔的直观学说和意向性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相似之处.从现象学角度看,叔本华所说的观审实际上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在这种意向性活动中,意志把自身显现为理念,这也就是美.因此,美是意志的直观显现.  相似文献   

19.
站在近代这样的时代峰颠上 ,王国维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 ,在他的学术中已经透露出了现代的气息。在美学思想上 ,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功用”主义思想观 ,提出了他著名的“非功利”美学观念。在王国维看来 ,艺术是超功利的 ,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为日后中国建立独立的艺术精神提供了先验 ;在美学术语上 ,王国维由传统术语经由阐释而转为现代性和由西方引入美学术语这两条途径 ,提出大量的现代美学术语 ,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加以应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性的一个表现。总之 ,王国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中,言与行并重,有两种舒展的路径:其一,强调言说的智慧性,言的落脚点在行;其二,突显内在的道德性,追求言行不乖.王国维的意境论,向前者倾斜,它着眼于论说的智慧性意蕴挖掘.意境的功能有二:其一,是宣泄内心的苦痛,其二,则是民族文化出路的担当.在王国维身上,“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是统一的.对中国当代文论,过于强调知识生产趋势,以及目前文化语境中,言与行经常背离的现状,王国维的意境论,均有深远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