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将个人变成世界公民。为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政治格局中保护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中国须立足于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在积极参与全球公民社会塑造的进程中,促进世界政治民主化。同时,加强国家形象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来自国家软实力的支撑;支持、规范和引导各种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给予民间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公民社会以必要支持,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保护、援助制度建设,为公民世界公民权的分享和保护提供国家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敏 《江淮论坛》2000,22(4):25-31
冷战结束后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深化。一国的经济波动即刻传导其他国家发生连锁反应 ,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为所有国家所重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损惨重 ,60 %以上发展中国家经济陷于衰退 ,一些国家已陷入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因此 ,经济安全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首选课题。本文拟就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有关问题加以粗浅的探讨。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它是指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3.
对全球化时代中国贫困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后的全球化浪潮虽然带动了整个世界财富的增长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全球化贫困成为不争的事实。开放中的中国越来越深入的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 ,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深受全球化的影响 ,产生了一些新生的贫困因素。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内贫困事实 ,我国政府和社会积极努力 ,在扶贫实践和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必要进行深入考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层的出现以及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对象性犯罪之后,刑法中的平等就不能固守"凡具有脸孔者一律平等"的立场,而是需要引入一种弱势平等观念,即从社会正义出发,给社会弱者以更多的法律保护,给社会强者以更多的法律限制。立基于弱势平等,刑法应该正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对象性犯罪,并分别针对强者为谋取利益针对弱者的犯罪和弱者为维护自己利益而针对强者的犯罪,形成一种"重强、轻弱"的罪刑结构。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但使全球公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处于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此 ,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为解决全球效率与公平矛盾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用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深刻剖析了全球化的本质和进程。认为 ,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进程 ,到了 2 0世纪 70 80年代 ,其性质、结构和趋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进入了以交往实践为特征的新全球化时代 ,这一时代对全球化进程中最薄弱环节———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冲击 ,改变了国家利益的内涵结构。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和适应新全球化时代 ,如何重新审视发展战略成为本文研究的又一重心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已是确定不移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它既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对于各国来说,它既意味着贸易机会的增多、吸收外来投资的增大、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体系的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潜存着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的残酷结局。优胜劣败的可能性对各国来说都是存在的,但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时,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吃更多的亏。我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然会面对很多新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主题。全球化经济的强大已经增加了很多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当准确把握第三次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福祉和隐患;揭示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和劳动、单一经济效率和多元政治与多元文化诉求的矛盾,深刻理解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得"与"失";从全球视角中去寻找出一种协调机制,在享受全球化带给世界的巨大效率改进和财富增长的同时,通过政策选择,更有效地利用市场体制,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更妥善地解决国与国之间和各国内部造成的不平等程度上升以及各种政治体制、文化模式的冲突和融合的问题,从而使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能够更有效更和谐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  相似文献   

9.
立法在“分配正义”时,不仅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实现,同时也倾斜保护弱者,以维护社会实质公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是倾向保护弱者的法律,然而立法的价值追求能否真正实现,有赖于法律的具体实践。通过某省基层法院4563份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保护弱者的法律案件中,弱者获得了较高的胜诉率;特别是相对于中立性法律领域而言,弱者在保护性法律案件中获胜的优势明显。因此,立法保护倾向改变了弱者和强者在诉讼中的力量对比,部分推翻了“强者更容易胜出”的结论,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成效。  相似文献   

10.
论全球化进程中"民主赤字"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组织的活动日益活跃,而"民主赤字"的问题也愈加显著.为保证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从国家间层次以及全球民众的角度考察消除"民主赤字"的问题.具体地讲,必须适当扩大非政府组织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及国际组织决策程序中的参与度,并加强发展中国家参与能力的建设.而在这种消除"民主赤字"的进程中,加强非政府组织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事。”这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延伸。进入2 0世纪后期,随着冷战的结束,它已成为当今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起点的不一致,在经济全球化中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处于一种不利的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怀疑论对全球化历史发展的进程持怀疑态度,对全球一体化、全球市场化的平等主义、"国家终结"论和"世界永久和平"论展开了批评。全球化怀疑论不同于彻底反对全球化的反全球化思潮,它对全球化的批判比反全球化思潮更趋理性,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备受学界推崇的全球化概念,齐格蒙特.鲍曼提出了有力的质询。他指出,全球化绝不意味着社会秩序的整齐划一,相反,它是具有等级区分特征的社会空间。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扩张制造了新的空间等级秩序,这一等级秩序往往通过人们的空间流动能力加以体现,精英和强者往往自由地往来于世界各地,而普通的弱者却只能固守狭小的一隅。鲍曼的观点对于全球化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资本流动全球化的程度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的全球流动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目前对外投资额占世界总投资额的比重较小 ,但其增长迅速 ,而且在某些行业 ,某些国家已经影响较大。资本的全球化流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 ,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是利大于弊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以及世界范围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并不雄厚,面对迅猛的银色浪潮,既不能照搬他国模式,也无法全盘吸收他国经验,我们只能结合实际,正视本国现状,以求更好地迎接老龄社会以及处理将要面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既有发展机遇,又遇到巨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和实施引进外资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体制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仲崇东 《东南学术》2003,(3):102-106
21世纪 ,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并行的局面 ,置身于全球化的大背景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更多、更复杂的新任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文化因素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正逐步得以突显 ,伴随着经济强权而来的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不得不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 ,所以 ,在这种形式下 ,对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也就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世界各国的体制趋同、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套利活动、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等,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符合逻辑的解释。经济全球化是增进全球福利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后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所获得的好处要多于发达国家,中国则是此次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惠国。经济全球化当然也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主要源自边缘化、分工选择错误和动态转型滞后等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最近发展表明,实际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与虚拟的金融活动的全球化进程是不对称的,这种非对称性是导致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主要原因。面对来之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不应重走封闭经济的老路,而是应当借助于结构改革,选择正确的开放战略,在未来的开放中获得更大利益。  相似文献   

19.
林晓珊 《学术研究》2012,(7):56-63,104
消费维权运动近年来在中国城市中开展得非常活跃,消费公民权也成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要素。文章以消费公民权为分析框架,通过对2009年以来轰动全球的"丰田召回事件"的剖析,探讨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如何遭到跨国公司的侵犯,以及国家与消费者组织在消费维权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遭遇的尴尬。消费者自主性的提升和消费者力量的增强是一个有待重新检视的命题,消费者维权过分依赖于国家的出场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自主性中的"不自主"。消费公民权的伸张困境需要我们审慎思考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张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现代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殖民时代,西方列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没有殖民地,也就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①的原料依赖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资金、技术等的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加严峻,其中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体系中将更加边缘化。为摆脱这一困境,发展中国家更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