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佳 《中文信息》2013,(8):145-145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手段参与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与方式有很多种,网络政治参与便是其中的一种。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利用网络以虚拟的身份发表政治意愿,影响和监督政策决策,实施过程,监督行政管理活动,是一种间接或直接的地参政行为。  相似文献   

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在我国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目前政治生态条件下公民自发表达的无效,以及渊源于匿名性和平等性的网络参与在规避可能遭遇的实然表达所带来的政治风险方面的优势。但是网络政治参与在推动新型政治输入的情况下,也带来了一些诸如极端自由、网络话语强权等可能冲击社会稳定的新问题。目前,网络方面的技术困境和网民分散化,以及政府自身的网络规范缺失、决策封闭性等,都成为政府应对这些新问题的障碍。所以,政府维稳应着重于完善网络参与规范、推动网民理性化和实现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既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也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在通常情况下,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关系,有时政治参与也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因此,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既能够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能够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政治吸纳是政治体系基于功能实现而对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政治吸纳不同于政治参与,也不同于行政吸纳。我国政治体系的政治吸纳机制主要包括政党吸纳、人大政协吸纳和社会组织吸纳三个方面。政治吸纳能够从创造政治认同、促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政治调控等方面保障政治稳定。政治吸纳也是促进中国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吕明杰 《天府新论》2000,(3):46-48,,56,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既要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又应兼颐政治稳定,使两者协调发展.作者在客观分析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可能引发政治不稳定的三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促使我国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体魄 《兰州学刊》2004,1(5):29-30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政治参与既可以带来政治稳定 ,又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 ,政治参与中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革、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多角度地影响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心理 ,才能创设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 ,保证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步有序。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网络参与社会政治事务越来越普遍,网络也成为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一些规范性和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政治参与概念厘定是进行网络政治研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网络”侧重指互联网,“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的旨在影响政治过程的政治行动。文章对当前学术界一些似是而非、富有争议的定义进行了科学辨析,并对网络政治参与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要件和要素,以期为网络政治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重点分析了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和影响因素,以及线上线下、传统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的融合;国内学者系统研究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不同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状况,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和规范化对策。国内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都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尚未形成一套能够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有效、有序发展的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应然状态的研究,设计出关于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的可操作性指南。  相似文献   

10.
齐乐  任春雷 《理论界》2014,(5):28-31
善治是良好的治理,是国家和公民间的最佳状态;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影响和推动政府决策过程的活动,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两者作为我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建设中方兴未艾的课题和实践,因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善治视角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效应。我们应该从政府与公民两方面着手,为发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效应,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和有序性的统一,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网络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最终实现政府善治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网民的政治参与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网络民主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推进我国政府治理和网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如何面对我国民主的新形势,积极促进网民政治参与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民主的作用,积极引导网络民主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珊珊 《理论界》2015,(2):35-38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处于起步阶段,参与主体理性精神不够,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落后,网络政治参与渠道混乱,导致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具体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无规则性、去中心化。造成网络政治参与无序性的原因有少数网民的积极参与与多数网民消极观望的矛盾、政府高层的积极开放与基层的消极保守之间的矛盾、体制外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的多样性便捷性与体制内参与渠道的不多不畅之间的矛盾。因而,政府应当在保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制定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规则,改善网民政治参与渠道,维护公民政治参与的网络环境等措施来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在此背景下,积极建设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能够有效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平衡网络舆情导向,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言论责任感。建设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背景来整合资源,从选拔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和去“污名化”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白毅 《学术论坛》2012,(6):25-28
网络民主是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对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背景下,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是网络民主的核心内容,但却面临无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不均衡、心理不成熟、渠道不畅通、技术不完善等方面。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网络民主,促进网民均衡分布,提升制度化水平,提高网民民主素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并以此构建网络环境中公民政治参与秩序,推动网络民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革命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以革命方式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乡村社会的阶级冲突、革命政党的动员和组织、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通过投身群众运动、参加政治组织、谋求政治地位、监控基层精英、提供物质资源等方式,农民群众为革命政党和革命政权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性输入,使革命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参与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推动良好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视角,从思想渊源、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维度剖析封建社会下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政治文化及其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现状。网络扩大了信息受众 ,实现公民与政治体系的双向交流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孔道 ,培育了参与的公民文化 ,并使公民在网络生活中培养了政治责任感 ,在利益表达自由中铸造出独立的政治人格。同时 ,网络给政治参与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谢吉晨 《理论界》2007,42(3):35-36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核心。不断改善村委会选举,有利于解决农村中的政治和经济矛盾。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探讨现阶段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提出健全村委会选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网络科技高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人们利用网络参与经济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利用网络参与政治活动。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意识高涨。但是,网络给公民政治参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网络政治参与的一系列秩序混乱问题。在我国极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充分挖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探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网络政治参与时空重组语境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政治参与:内涵与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当代社会,网络化政治参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可以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公民政治社会化进程,也可能因为无序、非理性的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及其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