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批评家: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结合,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当下的文化批评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在这种状况下,必须认识到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差异。中国的文化研究在1990年代的兴起具有本土文化语境与西方理论影响两个方面的原因,但是其中本土现实的挑战是更为根本的。  相似文献   

2.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的文学批评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的趋势发展。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观点、方法的共存,表明了作家对文学性质及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文学批评的多元对立表现为作家对文学传统观念的反思,对艺术形式的探索。西方文坛多元对立的现象最终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反应。多元存在的社会最终也将表现在文学创作———小说创作之中。多元结构的小说是当今小说的突出特点。它从现实和语言的关系,从人们对现实的不同认识,揭示语言意义的不定性,反映当代人们对认识现实的可能性的怀疑。同时,多元结构小说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多元存在的文学现状,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文学立场并有所成就,而不至于失落在不定性的文学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形成了价值多元。其结果具有双重效应,积极效应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消极效应造成价值共识的难题。价值共识既和价值认同有所区别,更和普世价值、核心价值相去甚远。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价值共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其关键着力点在于培育主体价值共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性实践,担当着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建构新的人文精神的使命,但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大众消费文化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娱乐代替了审美,游戏取代了精神价值。文学批评要完成"精神守望者"的职责,必须坚守批评的精神品格,批评家必须通过加强人格修养和道德历练,保持评判的终极价值、理性的批判锋芒和永远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电影电视、广播这些传统主流媒体之外诞生并壮大了一个个新媒体。媒介多元格局的形成不仅给妇女群体的思想文化综合素质提升带来了便捷多样的途径,也给价值多元时代背景下的正面舆论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播客、手机短信等高度活跃的媒介资源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和文化繁荣,论文从媒介、价值多元时代妇女先进典型的培树与宣传入手,进行探讨分析,思考新形势下扬长避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汉语文学批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而是汉语文化圈内部的多元化。学术上的“无根”状态,摆脱不掉的中西碰撞和交融,生活世界与理论建构的疏离,精英文化在通俗文化冲击之下的日益“边缘化”,以及“现代化”焦虑症等,是汉语文学批评面临的真正问题和困惑。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当务之急不是建构各种理论体系,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对本土文化语境的认真反思、分析和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商品经济构成它的世俗基础,全球化趋势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进一步促成了文化多元格局的形成。它导致了绝对价值的遮蔽和消解,其历史后果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障碍、社会整合度的下降、人的精神焦虑、道德感的脆弱。面对文化多元时代的挑战,未来的选择应当是:恢复对永恒之物的敬畏、捍卫精神价值的至上性、重建人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8.
多元系统理论为文化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将文化翻译纳入了世界文化多元系统之中。后疫情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全新姿态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最强音。作为民族文化符号构成的云冈文化,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和宗教文化特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文化步入世界文化多元系统中心,在译介民族文化时应坚持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多种译法并存的翻译策略,不仅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有利于推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西方诗学思想的急切输入和运用,人们越来越失去了感受文学、体验当下的耐性,这严重制约着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北京、重庆、上海、成都等地的几位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意见,希望能够推动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整个现代中国的文学思想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从互联网走向物联网极大推进了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数据技术深度融合的场景下传统的从生产到消费的科层式结构出现了变化。当前,以数据为核心的消费(者)主导模式正在形成。从“互联网+”到“区块链+”,去中心化和扁平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样态和行动路向。在这一过程中,以消费(者)数据为核心和中心的消费者社会已经到来,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倾斜保护的消费者保护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产消者及其团体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传统消费者保护模式改革,具体体现为“科学合理增减政府治理消费者保护的功能和职权”“鼓励和推动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共同参与彼此权利保护”“构建以政府为引导,消费者(团体)和经营者(团体)为中心的多元合作保护”等。以“主动之举”避“被动之困”,充分释放法治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实现数据时代消费者保护的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逐步走向兴盛的同时,也开启了沉淀与反思:首先是理论层面的“断裂”,作为“西学东渐”的舶来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还需要我们自己的研究者展开进一步探索与努力;其次是方法层面的“回归”,女性主义批评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刻意忽视或疏远将造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缺失,这也是以往学术研究所忽略的地方;最后是视域层面的“和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不是女性研究者的文学批评,双性视域的交融,对进一步研究、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样式,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其产生之初,便引发学界对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媒体批评是顺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批评类别,无论对其持否定意见还是肯定性的认可,都值得当下文学批评家所关注并思考。文章试图对媒体批评进行学术性界定,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其价值作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当今“教师”这一古老道德主体面临着一些困境:“师德”内涵难以科学定位;教师人格的双重性与“伪道德”现象泛滥;师德建设的功利性和过强理性.针对这些困境,“教师”这一道德主体的可能抉择是:摒弃笼统模糊的“熔炉说”师德内涵,明确师德的科学定位;摒弃师德属“圣人道德”之观念,还教师是好公民与普通人性;师德的考核可适当量化与模糊化,进行更人性的公正评估.  相似文献   

14.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各种视域皆因悬挂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本体”作为诉求的终极目标,从而陷入了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的困境。惟有确立“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才能为它们提供公共的出场路径,确保其内在融通与和谐共进,摆脱因纷争无序而带来的存在性危机并完成各种研究视域切当的学术定位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习惯性思维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批评结果的最后产生,与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思维习惯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习惯性思维对古代文学批评的结论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这是研究古代文学理论所不应忽略的一环.要科学地继承古代文学理论的优秀传统并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理论体系,就应从分析研究古人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的思维习惯入手,把握其基本思路,科学对待其优点及缺点.只有继承其优点并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某些偏颇和保守的方面进行清醒的分析和必要的改造,才能建立起既具民族性又具时代性的理论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华和谐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对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意义重大。儒家倡导“仁和”为核心的仁爱和谐观,道家崇尚“人和”为特色的自然和谐观,佛教推崇“心和”为境界的和平和谐观,中华和谐文化传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了积极历史作用。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应当深入发掘和充实和谐文化思想,坚持“一元主导,多元辅补;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多元和谐文化观,摆正和处理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竞争机制与社会和谐、少数与多数、道义与功利、道德与法制等诸多关系,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提供战略性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应对决策不确定性一直是组织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深入反思了信息相对缺乏时期决策经验论者和决策环境论者对决策不确定性的理解后,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社会来临后决策信息论者和决策公平论者对决策不确定性认识的不足,同时探究了多元价值和大数据对决策不确定性的实质性影响。此外,还提出了三种应对决策不确定性的新策略:大数据分析策略、公平与信任策略和合作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建筑批评正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本文对这种挑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和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
王蒙不但是个风格独到的作家,而且也是个具有独立见解的批评家。他的批评具有真诚、开放、包容的批评姿态,历史与审美相结合的批评标准和个性、幽默、直观的批评风格。王蒙的文学批评很典型地体现了新时期这一后革命时代话语经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