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日作为东亚地区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在两国关系处于“外交冷淡”的今天,需要明确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以及可能发生的冲突。中日两国“永不再战”、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共图繁荣;确保亚太和平与稳定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是两国合作的战略基础。而大国志向诱发的战略猜疑、安全战略调整引发的战略警觉、国民中不信任情绪的扩散则可能导致冲突。如何把握和扩大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增信释疑、求同存异,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化解两国间可能的冲突,是保障两国关系取得积极平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价值追求,超越了狭隘的国家理性。在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紧密的相互依存状态下,各国间和全球层面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使人类结成紧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所谓共同利益,主要体现为国家的共同收益、国家间的利益相互交融、机遇与成果的共享以及风险与挑战的共担等。从横向上来看,共同利益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个领域;从纵向上来看,共同利益包含国家、区域和全球等多个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间相互交织并彼此贯通,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共同利益体系。在当前国际关系实践中,共同利益是存在的、可见的,而且是不断增长的,但同时也是不均衡、不充分的。基于共同利益发展的现实状况,未来应着重从四个方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促进不同领域间的均衡与协调发展,通过新型国际关系来构建不同层次的和谐环境,以"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通过提升中国的能力建设来推进共同体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肯定共同利益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存在于一切人类和一切历史之中,因此,共同利益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就具有本体论价值。《费尔巴哈》历史性地阐述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产生发展的阶段性进程,明确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是实际利益(包括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发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实际利益的共同体形式(国家)在性质上是一种异化。共同利益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语境下理解共同利益、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以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现实性存在方式是什么、共同利益是如何历史性地异化生成为共同体形式的国家、国家虚幻共同体的双重矛盾和二次变换的演进根据是什么以及我们在研究共同利益问题时如何避免抽象化和绝对化等等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鑫 《理论界》2010,(8):11-13
生态共享是指生态方面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为全体人民共同承担、共同具有和共同享受,是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生态共享的社会要求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坚持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的统一,坚持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维护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基础是各民族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这些共同利益是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坚实基础.文章以中华民族共同利益视角,探析构建新疆各民族和谐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寻找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和谐关系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2017,(4)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兼顾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兼顾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而提出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人文交流、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第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第三,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第四,维护安全环境,建立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第五,积极推进国际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国积极推动和倡导"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为自身谋发展,也是为世界谋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确立的根据人类共同利益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各项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基础和最终目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正是出于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维护而提出并得以确立的,它直接体现了人类共同利益的要求,是人类共同利益的具体化。具体分析起来,人类共同利益有四方面要求:1.维护和平。二战以后,和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联合国宪章》在第1条第1款即庄严宣布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和平的要求已渗透到国际法的各个领域。资源的争夺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有对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资…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及其相关概念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红 《学术界》2008,(1):155-159
利益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存在,个人利益是指单个社会成员所享有的特殊利益,是满足单个社会成员特殊需要的客观存在.共同利益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社会成员所不可分割地享有的同一个利益.在国家产生之后,公共利益是指一国范围内全体社会成员或者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一国的地方政权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或者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利益.国家应当成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考验与挑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各国只有超越国家利益,站在全人类利益的高度,理性选择利益让渡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寻找各国特殊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某种契合、均衡或利益最大化,以求在生态环境危机处理上协调一致,统一行动,才能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东 《南方论刊》2012,(9):27-29,26
在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尽管中美两国领导多次重申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均表示致力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美间政治、经济、战略互信还未真正建立,在国际利益格局不断转换的情况下,中美经贸博弈既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也是政治、经济、战略互信缺失的反映。显然,在当前国际利益格局转换以及"中国因素"凸显的态势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必要的政治、经济、战略互信来支撑。此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和应对美日益强硬的、带有浓厚保护主义色彩的对华贸易政策倾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策性研究,更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确保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是相对于"私有"而言的,其表明了针对某一对象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人数.公共利益意指符合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意志,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利益;公共事务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事务;公共事业则指体现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关系到他们的共同利益的那类社会公共事业.公共利益是公共事务处理的目标追求,公共事务是公共利益的载体;公共事业在本质上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它与社会公共事务是可以等同的概念;公共事务与公共事业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同心圆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的重要理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美好生活与国际新秩序新机制的迫切需要与殷切期盼。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人民在人类社会共同体中具有主体性地位,蕴含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从国际现实来看,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本质上是对人民利益需求的全方面回应,符合时代潮流。不断凝聚人民的利益共识、构建人民利益共同体、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也就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因此,从人民视角出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立意与价值旨归,及其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完善国际治理体系、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扩展共同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和谐。而利益关系是人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是社会历史现象。消解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矛盾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把共同利益植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本质,通过扩展共同利益的社会空间,协调利益矛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时代,应如何解决国际矛盾、国际争端?邓小平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的历史条件,离不开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所提供的现实可能性。而在当今时代,随着各个民族和国家越来越深地被卷入世界历史,“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列宁语)的客观力量越来越强大,世界的整体性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依赖性日加强;而且经济越发达,对外经济联系越多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的依赖性越大。正是这种整体性和相互的依存性、依赖性,使国家之间形成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产生了更多的共同利益;既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利益,也表现为共同创造经济秩序和发展条件的需要。大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对抗已不是维护其经济利益的可靠手段,诉诸战争来解决经济矛盾,不仅不能确保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  相似文献   

15.
莫凡 《江淮论坛》2009,(6):81-86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兴起促使多元利益格局形成,这一格局成为价值认同道路上难以跨越的卢比康河。欧洲认同也面临多元国家利益难题,但是他们通过拓展欧洲国家共同利益推进了欧洲认同。与欧洲认同相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困难的症结是由分工产生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因而可以借鉴欧洲认同的经验建构利益机制,通过拓展人民共同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具体而言,利益共享、平衡和保障机制缓和个人利益冲突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统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调适价值观冲突,利益导向和整合调控机制拓展共同利益形成价值认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就可以通过人民共同利益之桥跨越多元利益卢比康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多极化国际格局趋势已经明朗.受深刻变化中的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国际安全战略思维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大国安全战略和策略重新调整,大国关系已由一种传统的利益趋同或利益相悖的简单或敌或友关系,逐渐演化成一种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竞争的非敌非友的模糊复杂的博弈关系模式.从2010年的全球安全形势看,这种复杂的大国关系在纠结中缓慢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安全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全球性总体军事安全威胁进一步降低,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且隐忧不少,军控和防扩散形势更趋严峻,防止战争依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军事安全以外的多种安全威胁程度总体不减,一些领域有所深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给国际社会应对带来的挑战压力是巨大的.国际安全形势正处于一个变化快和应对难的痛苦演化全新时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三大经济体的欧盟和中国,在疫情防控、经贸投资、气候变化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中欧重启务实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明智之举。在角色理论的基础上,德国如何平衡高期望和国家利益与欧洲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以新冠疫情、数字主权、绿色协议为例分析“欧洲的德国”发挥不同角色的表现。在欧洲一体化深陷危机之际,“欧洲的德国”趁势强化欧盟共同领导权,这是德国自我角色内化和他者角色期望所致。中国可以利用他者角色期望与德国产生互动,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德国成为欧盟共同领导者以及“不情愿的霸权国”,从而为中欧合作争取更多的主动和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前的社会矛盾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利益群体问题的研究日益引人注目。近两年来,不少论者就此作了探讨。今年五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五次社会主义辩证法学术讨论会,也以社会利益群体问题为中心议题之一,进行了讨论。现将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社会利益群体问题的内涵关于“社会利益群体”概念的表述,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1、由三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具有某行共同特点、共同观点、共同兴趣、共同要求、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活动方式、共同态度和共同些为准则而相互作用的联合体。2、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关系和心理、观念上的沟通,在某种利益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是该构想的先驱者和推动者,俄罗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位置,印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俄印金砖三国地缘相连,具有较多的共同利益和相似(近)利益,容易达成共识。三国互联互通、互补互利,发挥亚欧大陆和海陆复合大国的优势,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俄印金砖三国共同的内在需求和战略指向。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符合中俄印三国各自的利益,也是中俄印三国的共同利益。这就决定了中俄印三国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要求对环境利益进行平等分配是环境正义论者在环境危机,地球达到或接近极限,自然资源紧缺的状态下提出的.目前持有环境利益分配论的学者,如温茨、基斯等人多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依据要求平等分配环境利益,然而根据法学领域对“环境”性质的界定,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环境的人类整体性最大的特点就是环境所带来的利益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公共利益的实现应在限制私利、遵循“污染者负担、损害者补偿”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上,平等但有区别地进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分配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