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选段《晴朗的一天》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咏叹调作品,一直活跃在声乐舞台上与声乐教学领域中.这首咏叹调是整首歌剧作品的转折点,也是歌剧中最具戏剧性魅力的精彩段落之一.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这一咏叹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管窥普契尼歌剧中的戏剧性因素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爱情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文以普契尼的著名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等为基点,借助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对普契尼歌剧作品中演绎的爱情进行赏析,阐释"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歌剧主人公拉达梅斯为研究对象,以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作为载体,从人物戏剧形象、曲式结构和音乐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解析威尔第在歌剧《阿依达》中利用音乐元素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为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咏叹调的内涵,举一反三,了解威尔第咏叹调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威尔第的其他作品,从中找到作为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通道,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更为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歌剧《原野》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又被称为"国际歌剧史上一部伟大的爱情歌剧"。这部作品完美的结合了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以大胆的探索创新、精巧的整体构思、鲜明的音乐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许。在这部歌剧中,焦大星的情感是贯穿整部歌剧的线索之一,他的咏叹调《哦,女人》是男主人公最具有表现力的,也是演唱技巧较难的一个唱段。表现了焦大星人物"懦弱型"的性格特点以及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歌剧<波西米亚人>是普契尼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剧目,本文从其两位主角的咏叹调与二重唱、喜剧与悲剧的结合以及戏剧色调等方面细致阐述了这部歌剧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6.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歌剧是他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本文从莫扎特生平简介切入,通过分析其各个时期的歌剧特点、咏叹调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莫扎特歌剧的音乐风格、创作特征以及对美声唱法的影响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8.
叶长春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73-75,112
通过对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女高音咏叹调集的介绍以及对作品歌词、曲式、调式、乐句等的分析研究,从歌曲的歌词及音乐创作两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而凸显了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创作的特有风格。发现"巴洛克"时期歌剧咏叹调的歌词简洁明了,维瓦尔第将歌词与旋律结合在一起更加完美。同时歌集的旋律创作也充分展现了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所特有的ABA曲式结构、转调、繁复的长乐句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歌剧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路线。作为意大利的歌剧创作代表人物,威尔第借用法国大歌剧的创作手法,将意大利的传统歌剧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古典主义时期歌剧中以分曲式结构为主的创作特点被减少,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界限亦被淡化。文章以其代表作《阿依达》为切入口,重点探讨威尔第在歌剧中的创新表现。  相似文献   

10.
歌剧《伤逝》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伤逝》,《风萧瑟》是这部歌剧中"秋"的一部分,也是一首咏叹调女高音歌曲。本文从作者创作背景、音乐形象、演唱处理等方面对这首咏叹调歌曲进行分析,认为《风萧瑟》这首歌曲唱词优美简洁、富有诗意,旋律哀婉动人、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吕祖谦说:“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因此,《吕氏家塾读诗记》绝大多数的解说与《诗序》意见一致。有个别地方对《郑笺》有所订正,实际上并不是反对《郑笺》,而是《郑笺》尚不完善之处,仍按照《诗序》、《毛传》的思路加以补足,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更多地与特定历史语境关系深密,而经典一词则须观照文本美学的各项指标,经典决定了红色的特定质素,而红色也因其特殊称谓及其负载的意识形态信息宰制着经典的生产空间。只有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双重理论视角下考察“红色经典”的命名,才能在学理层面上廓清“红色经典”的经典性品质及其经典化线路。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角度看,儒学按其实存的状态可分为"主流版"与"生活版"两种,前者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令显学,后者为教化民众成为一个"好人"的隐学。分析儒学入"家"的路径,从中合理地引申出儒学"例外"原则,无疑对当下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界”“圈”“坛”三者作为类词缀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都附缀于代表某一行业、领域或表示具有同一特征的某一社会集群之类的字眼后。因此,“界”在组合上不受音节限制,基本上可以和任何行业结合,多用于严肃场合并且虚化程度不高;“圈”多与双音节结合,语用范围比“界”窄,多用于时尚的场合,且虚化程度最弱;“坛”基本上只与单音节结合,多用在文艺界和体育界,常出现在轻松、随意的场合,虚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度关注“预设”而淡漠了“生成”,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自由空间的缩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简化“预设”,而突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并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类”、“象”原理贯穿于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体系之中。“类”和“象”分别代表汉语结构单位纵横聚合的两个方向,它们所构成的座标系涵盖了汉语的所有结构单位的构成形式和语义。依据这一原理可以改进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三部曲"即"讲"、"看"、"议"三个教学环节,"讲"即导学和精讲,"看"即观看视频资料,"议"即议论和讨论。三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讲"是"看"和"议"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根本;"看"是"讲"的延伸、"议"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议"是"讲"和"看"的升华,是教学过程的精髓。在运用"三部曲"教学法时,要处理好教学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19.
“领”由本义“脖子”转指“衣领”,并由“衣领”发展成为计量有“领”之“衣”的量词,但其并未成为有“领”之“衣”的专职量词。南北朝时期,“领”可以和多种单件物品搭配,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量词。“领”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量上衣的,明代,这一功能最终被后起的“件”所替代,导致了量词“领”功能的整体衰退。  相似文献   

20.
“回”与“次”作为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而且意义相近的两个动量词,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在搭配上,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在修饰名词性词语时,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皆存有一定差异;在重叠方式上,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使用,而“回”在重叠方式土一般受到某种限制;在语用方面,“次”远远超过了“回”的出现频率,并且“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作品或场合中,“次”则没有这种局限。在具体运用中,可以在把握其基本用法、基本句法格式的基础上,区分其相异的用法。然而,由于“次”与“回”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区别,加之“回”有渐渐被“次”所替代的趋势,为了避免语言表达的累赘,在实际运用中,只须简明扼要地将它们的异同点区分开来就行,而无须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