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制定了一整套独立自主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对于夺取全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以后,我们党又持续地把这一法宝运用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来。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朱德在理论与实践上,对军事统一战线的重大贡献:第一,深知军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利用一切机会,获得大量同盟者;第二,洞悉军事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巧妙利用敌人裂痕.解革命之危机;第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本文对抗日战争中的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这一时期揭示和实践应用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完整、系统的军事思想,不断完善的党建理论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系统等形成的基本完整的科学体系,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本文对抗日战争中的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这一时期揭示和实践应用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完整、系统的军事思想,不断完善的党建理论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系统等形成的基本完整的科学体系,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自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属性,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发展进程中,既与其他政党、群体合作,又坚持以“我”为主,独立自主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保持自主性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加强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和发挥自觉性的关键依托。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自主运用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实现了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保持自主性的基础上,继续使用好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从而确保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更加凸显、道路更加坚定、力量更加壮大。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解决土地问题是党发动农民参加民主革命的关键步骤,在土改中贯彻统一战线方针则是夺取这一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开展土地革命时,曾经成功地建立起了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新中国建立后,党又在全国广大地区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统一战线工作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获得了丰富经验,统一战线理论也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文艺统一战线,这一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首倡;但纵观中国革命文艺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毛泽东对文艺统一战线理论所做的贡献却是无人堪比的。文艺统一战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问题。不能持续稳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统一战线政策,正是造成某些时期文艺工作指导思想左右摇摆,革命文艺事业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此,研究毛泽东文艺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基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是抗日战争刚期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史及中共党史学界认为,独立自主问题,就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在现有的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讲义及有关论著中均采用这类提法。这种看法值得商榷。我认为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与独立自主问题,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独立自主问题仅是实现领导权的一个措施。现将这种相浅认识写出来,以就教于党史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苗光新 《南都学坛》2004,24(2):103-106
印度的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由苏东剧变造成的一个短暂的震荡后继续向前发展 ,特别是印共 (马 )的力量发展较快。印共 (马 )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信念 ,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印度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积极的统一战线政策和较彻底的土地改革政策 ,巩固和健全乡村评议会制度 ,推行新工业政策和各项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自 1 977年以来 ,以印共 (马 )为首的左翼阵线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达 2 6年之久 ,印共 (马 )还在喀拉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等邦连续或多次执政。印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对正处于困境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启示 ,这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方向 ,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内外政策 ,采取适当的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论证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成熟的标志。她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提出,而且要在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军事思想体系、党的建设理论及哲学等领域得到多方面的展开;此外,还必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两个侧面,予以完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随着革命事业的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及其统一战线的发展模式应时而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遵循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脉络,追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下发展模式的变迁,不断走向成熟与稳定,对于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其规律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是我党的重要法宝,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本文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重点论述,这些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新世纪统战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和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思想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与农民结成同盟军、与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等方面 ,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及毛泽东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红军长征时期,党通过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统战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支持,播下革命火种,奠定继续进行民主革命的基础,是党在艰难的情况下正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在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风险挑战下,更需要集中各种统战力量和智慧,运用立体思维整体建构统一战线制度体系。文章通过对江苏省统战组织成员的调查,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制度体系的建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内涵体系架构上,应发掘和梳理统一战线传统文化基因的历史逻辑,发挥其对完善新时代统战理论、改善统战治理方式的夯基固本价值;应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根据近期基层统战组织体制短板及治理难题,揭示有关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辨识思路;应明确统一战线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取向,强化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对化解社会矛盾的规范治理功能;应构建党的统战理论政策传播推广话语体系,引导提升统战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应加大防范公共安全危机的统战有效投入,推进新时代维护公共安全的统战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三大法宝”的特点,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三大法宝”概括为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劳动之间也有统一战线”,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它是我国统一战线性质变化和统一战线广泛性发展趋势在逻辑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各领域新的劳动群体出现的直接现实反映。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州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州是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革命统一战线由此发轫;广州是中国国民党改组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本营;广州是黄埔军校的创建地,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由此发端;作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发祥地,广州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广州以其独特的地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统一战线 ,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文化统一战线的思想和政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该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过程 ,论述了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以及归纳了文化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鄂尔多斯地区民主革命的中枢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屏障,又是沟通党中央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交通要道,更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试验基地及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和干部的摇篮。值国家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鄂托克前旗适宜以其丰厚的革命历史遗产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地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期在短期内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民族红色旅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