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书法是动感的造型艺术。线条的敛与放 ,是书法的观念元和技法元。线条敛放既要“以字为本”,又要兼顾视觉平衡。线条空间定位的不变定律是主次分明。线条组合布局的永恒法则是知白守黑。线条连断转换的基本要求是协调贯势。理性地把握“左放右敛”结字规律是横写式书法作品得以贯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科举书法是晚清帖学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书法有如下特征:结字讲究"平正端庄",执笔强调"指死腕活",笔墨上则推崇"羊毫浓墨"。其中,结字平正打上了道德烙印,紧执笔法和选择羊毫笔是受碑学书法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书家李邕以行书名于世,他不拘于成规,善于食古而化、变通前人之法。这种"变"体现在从点画用笔、结字取势到章法布局等各个方面,从而确立了其独树一帜的行书风格。尽管不断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李邕及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得到了与"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的殊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论书札记》为中心,阐释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关于书体与法度、用笔与结字、碑帖与墨迹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及其对发展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并提出"合度端庄,通达流畅"是"启体"最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书法线条质感包括线条形态的丰富性、线条的力感、线条的节奏感等内容.培养良好的对于书法线条质感的敏感,我们将更好地领略书法那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6.
一、书画用笔同法汉字是象形文字,最早的字是最早的画,最早的画也是最早的字,所以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中国画发展到后来,虽然出现了“没骨”“渲染”等多种技法,但线条仍然是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在用笔上,绘画向书法看齐,注重线条的表现功能,强调以书法入画,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书法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每个使用汉字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书法,把汉字书写得清楚、正确、美观,从而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它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简炼的线条造型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能够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等一样,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  相似文献   

8.
书法欣赏论     
书法欣赏需要具备书法关学知识、书法史学修养、博览古今书迹的阅读积累,以及书法临习和书法创作的切身体验。要“三观”作品、“五视”作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或情境。要着眼于笔画线条、结体造型、章法布局、墨色运用、署名落款、格调气息、师承创新及文字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铎的草书创作,手法上擅用涨墨,显得由浓到淡、由湿渐干,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章法上以茂密取胜,结字俯仰翻侧、欹斜反正,有着极强的白疏黑密的空间视觉效果;用笔上精微深入,加上结字、章法、墨法上的丰富变化,成功地解决了大幅作品"耐看"的难点,使书法的形式美得以更深的开掘,为明代书法演奏出一个响亮的尾声。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认识李震已多年,偶有茶叙清谈,聊聊艺术与人生,总觉不够劲道。最近,读到了李震的书法作品集《笔饶春风》,让我对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翻读《笔饶春风》,那字字千钧、雄强劲健的书法味儿令人震撼。看得出李震的书法基础厚实,颇有功底,字里行间的规矩、尺度、旋律、韵味,有文质彬彬的书卷文气,有大意淋漓的雄阔霸气,散发着一种"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书法是静态,但他的作品有一种流动的气势,可谓件件蕴活力,件件见丰神。他能用大笔写小字、也能用小笔写大字,无论是草书、行楷,横竖撇捺点勾,无一字不讲究,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单字结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通过线条的表现形式,展现力度与气韵,可形成独具特色的意象美。谭仁杰书法的意象美主要体现在线条、笔触及其运动的节奏感上。他的书法线条、笔触具有明显的刚柔、长短以及轻重、疾徐、枯润等变化,作品以榜书和行草见长而兼容各体,审美意象宛如云鹤而神态各异,或古朴清丽,或潇洒自然,或气势雄强。谭仁杰的书法多属于少字派作品,形式简洁,重笔墨表现,与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少字派书法有一定的渊源。其早期作品多使用侧锋,激扬大胆,增加了作品的美术效果和美学意象的丰富性,近期作品大量使用中锋,即使在“渴笔”处也能做到中锋行笔,适当使用侧锋,平静厚重,提升了作品的内涵。他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个性,以雄奇险劲、流动秀美的笔触,曲直疏密、黑白相间的布局,创造“云鹤游天、群龙戏海”的意境,作品内容与美学意象的高度统一是其书法创作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2.
赵松雪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此话颇有见地。学习书法,贵在能“化”,能“变”,不能变化,则终为“书奴”。用笔已为学书者周知,也有了一整套固定的、明确的法则,而结构则不同,是“因时相传”,因情因人的习惯而定,就象同一个风景、同样的材料,由于构图处理不同,色彩的比例和对比的不同,作画时的情趣的不同,便能画出不同趣味的画来。书法因袭而变,有的从前人的碑迹中得到启示,表现了自己独特的面目,如欧阳询和褚遂良,他们最初都宗法“二王”,而前者在结构上更多地接受了北碑峻挺峭拔的特色,后者则大量吸取了汉隶和南碑中洒脱雅健  相似文献   

13.
书法线条的非本质属性甚是丰富。我在《书法线条的质感、力感、立体感——论书法线条的属性》一文(载《淮北煤师院学报》1993年第1期)中,已对线条的质感、力感、立体感作了初步分析。本文将对线条的刚性、柔性、生命惑和节奏感加以讨论。刚性和柔性在书法线条非本质属性中,刚性和柔性是两种重要属性。因其有刚柔之分,才造成了书法风格表现上或“壮美”或“优美”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悠久的历史渊源,线条作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着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艺术。在历代绘画形式和各种画风的衍变过程中,始终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线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塑造形象的要求,成为画家表达思想、意念、情感的手段。中国画线条具有情趣性、书法性、时代性、节奏与韵律美等特征,这些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在属性。中国画的线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立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线条抽象形式,本文根据从古至今的一些有说服力的对书法的评述,一方面结合对书法的"局势"、"态势"、"笔意"的理解,逐步上升到书法的骨气、神韵的体验;另一方面从老庄思想出发,来理解书法境界的虚静与空灵,去寻求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书法的内涵,是心与自然的交融,是万事万物抽象出来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与绘画都是线条艺术,它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同源”艺术。绘画源于线条,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它们执笔、运笔的方式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绘画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书法创作是参考绘画的审美标准和规律进行的;书法线条的抽象体现在抒情和灵动的形式,它为中国绘画的形神一致、气韵生动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艺 《新少年》2021,(1):25-25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书法技能、审美情趣和意志品质,盖州市长征小学积极营造校园书法氛围,编撰书法校本教材,形成书法教学特色,不断引领学生"读好中国文,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书坛上,人们对一种似字非字的“书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类似字非字的“书法”有人称为“流行书风”,有人称为“现代书法”,有人称为“现代风格”,……等等。“名”既未正,其“实”亦尚无定准。有的随意拚凑字迹,不成句读;有的故意拆散正规汉字另行组合,不可辩认;有的干脆不写汉字,让人去捉摸一堆线条;有的分明是幅图画,定要说它是“书法”。但是,人们注意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抛弃“传统”为宗旨。 若问:何以要抛弃传统?回答是:“时代变了,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探讨了书法的审美价值、书法审美原则和方法、书法审美的一般程序等,较为全面地审视了书法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20.
老吴 《老友》2014,(11):47-47
正草书是一种书写务求简捷明快、线条务求活泼多姿的艺术。虽称简捷,但书写的萦带、使转、移位、增减、变形等都有严谨的法度,必须"不失其字"。如果为求简捷,任意省减点画、自选偏旁,或以简体字代草法(有些简体字与草法相同,就是从草书中来),使其与原字的结体相去甚远,让人难以辨识,则脱离了草书的本旨。草书之名虽有潦草、草稿之意,其本意仍在"实用"二字。至于狂草书法的浪漫性和抽象性,成为纯艺术的书体,则是发展到后期的事。总之,作为书法艺术,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